三国曾打败关羽刘备的一流名将是谁?

陆逊 , 字伯言 。东吴名将 , 曾经是东吴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在奇袭荆州白衣渡江之时颇用奇谋 , 在火烧连营、大战夷陵时颇用其智 。那时的孙权曾依仗他为江东的肱骨之臣 。不过在此以前 , 陆逊曾经很低调 。
陆逊本是个默默无闻的书生 , 他的父亲叫陆骏 , 曾经担任过九江县的都尉 , 也就是九江县的公安局长 , 在当时属于微末小官 , 根本不值得一提 。陆逊十岁的时候 , 父亲去世了 , 不久 , 祖父陆康也死了 , 其实陆康死于孙策之手 。当时陆康任庐江太守 , 而孙策在袁术手下效力 , 袁术唆使孙策派兵攻打庐江 , 陆康怎是孙策的对手 。陆康死后 , 陆逊 , 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一下子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
其一 , 不事张扬 , 默默无闻 。尽管陆逊年龄很小 , 但是风雨的浸染让陆逊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本事 , 而且他的家族名人辈出 , 他的叔父陆绩比较柔弱 , 尽管也和陆逊年龄相差不大 , 却是当时着名的学问家 , 曾经也做过文职 , 陆逊的表兄顾邵是顾雍的长子 , 在那个时候 , 顾家和陆家都是东吴的名门望族 。陆逊注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 他不喜欢张扬 , 不喜欢吹嘘自己 , 只是喜欢默默的做事 。
其二 , 牛刀小试 , 入赘豪门 。孙策死后 , 孙权继承父兄之基业 。开始广纳贤士 , 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入孙权幕府 , 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 。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屯田都尉 , 兼海昌县令 。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 , 他开仓赈济贫民 , 组织生产自救 , 缓和了灾情 , 因此深得民心 。这只是牛刀小试 , 但孙权却发现陆逊是个人才 , 不久为了拉拢陆逊 , 便让自己哥哥的女儿下嫁给陆逊 , 从此陆逊成为江东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 。
其三 , 疑兵之计 , 平定山区 。陆逊天生就是喜欢打仗的好手 , 而且往往是不费一兵一卒的 。这就需要谋略 。当时丹阳一带的居民在曹魏军事力量的威逼利诱之下 , 有很多人都纷纷投降 。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 , 敌我悬殊 。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 , 很快击破对方武装 。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 , 编入户籍 , 种田纳赋 , 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 , 得精兵万余 , 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 。
其四 , 投其所好 , 暗中下套 。陆逊的军事才华孙权是看在眼里 , 喜在眉梢 。不过 , 当时有名将周公瑾等 , 陆逊一直在后防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 不久 , 蜀汉大将关羽战曹仁、斩庞德、擒于禁 , 威震华夏 , 江东孙权也大为恐慌 。不过陆逊找到当时的守将吕蒙 , 说:“羽矜其骁气 , 陵轹于人 。始有大功 , 意骄志逸 , 但务北进 , 未嫌于我 , 有相闻病 , 必益无备 。今出其不意 , 自可禽制 。下见至尊 , 宜好为计 。”因此陆逊和吕蒙联合演起了双簧 。此举逼得关羽败走麦城 , 荆州自此成为孙权的掌上玩物 。
其五 , 临危受命 , 击败刘备 。孙权杀死关羽 , 为自己带来了祸患 , 不久 , 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 , 兴师动众 , 进犯东吴 。危急中 , 陆逊成为东吴统帅 。尽管他早年立下大功 , 却很低调 , 因此在当时仍不知名 。不可一世的刘备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 。当蜀军频繁挑战 , 吴将皆急欲迎击时 , 陆逊耐心劝止 , 坚守不出 , 欲使蜀军师老疲惫 。陆逊说:“备举军东下 , 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 , 难可卒攻 。攻之纵下 , 犹难尽克 , 若有不利 , 损我太势 , 非小故也 。今但且奖厉将士 , 广施方略 , 以观其变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 , 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 , 势不得展 , 自当罢于木石之间 , 徐制其敝耳” 。诸将不解 , 以为陆逊畏敌 , 各怀愤恨 。但是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人刮目相看 。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 , 孙桓扼守夷道 , 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 , 遂行各个击破 。吴军继施火攻 , 火烧联营40余寨 , 蜀军死伤惨重 , 蜀将杜路、刘宁投降 , 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 。刘备败退至马鞍山 , 依险据守 。陆逊即集中兵力 , 四面围攻 , 蜀军土崩瓦解 , 被歼数万 。刘备趁夜突出重围 , 后卫将军傅彤战死 。刘备逃奔秭归 , 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 , 以阻塞吴追兵道路 。蜀军“舟船器械 , 水步军资 , 一时略尽 , 尸骸漂流 , 塞江而下” , 可见蜀军损失之大 , 失败之惨 。吴军获胜后 , 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