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集市图鉴/走!没人能空手走出山东大集



山东集市图鉴/走!没人能空手走出山东大集


文章图片



山东集市图鉴/走!没人能空手走出山东大集


文章图片



山东集市图鉴/走!没人能空手走出山东大集


文章图片

人间烟火气 , 有一种逛街叫“赶集”
集 , 人与物相聚会 , 是集花鸟文化展示、交易、休闲娱乐、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精神休憩家园 。 赶集不再仅仅只是逛街、采购 , 更是对于民俗与传统的追忆和延续 ,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儿时的留恋 。
在乡村 , 赶集是一件类似过节一样的高兴事 。 在约定的时间 , 圈定的地点 , 人流乌泱泱挤在一起 , 道路两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 热包子、炸油条、蔬菜、水果、干果、肉类、水产、衣服、茶叶……平时生活用品 , 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 , 没有你买不到 。
说起赶集 , 老一辈的人总是会打开话匣子 , 每逢开集 , 赶上几里路 , 或买或卖 , 交易还在其次 , 为的就是那份热闹 , 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 浏览着一摊一摊的货品 , 多日不见的乡邻驻足闲聊着 , 是乡间一道风景 。
【山东集市图鉴/走!没人能空手走出山东大集】


相比较商场超市和线上购物 , 熙熙攘攘的集市、热闹拥挤的人群 , 更具人间烟火气 , 你来我往的人群在寒暄和杀价中满载而归 。
现在的大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了 , 它承载着记忆 , 充满着乡愁 。
山东各个乡里镇里都有独具特色的大集 , 而且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
山东大集:乡村风情“活化石”
德国人海因里希曾在《山东德邑村镇志》中描述旧时李村大集的热闹景象:“人们去赶集不仅仅是买卖货物 , 而是过节 , 与朋友数人一起吃顿饭 , 聊聊天 , 谈谈新闻 。 在集市上可以听到各种事 。 甚至还有说书人 , 讲述长久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和神话 。 ”
赶大集 , 承载了很多山东人的童年记忆 。 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 热气腾腾的烤地瓜 , 香脆美味的“玉米棒” , 边买边吃 , 边吃边逛 。 集市上卖各种商品的会根据类别划分区域 , 卖水果的和卖猪头肉的往往都在街头 , 旁边是卖蔬菜的 , 卖蔬菜的旁边是卖谷物的 , 还有花衣裳、鞋袜、布匹等 。 再往前就是各种小吃了 , 烤串、包子、豆腐脑、麻馓子……食物的香味伴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也愈发诱人 , 烟火氤氲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



在文字记载的史料中 , 山东一些乡镇的集市上也有各种民间文艺活动与演出 , 柳腔戏是这里群众喜爱的小戏 , 拉洋片、说山东快书、变戏法、打渔鼓、打莲花落、练把式卖艺的也可偶见 。 这些大集是山东集市历史的“活化石” , 记录着山东各个地方的民俗风情 , 是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的根据地 。
在你来我往的集市上 , 山东人特有的文化性格 , 在热闹与喧嚣中 , 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来源: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编辑 左海燕 审核 李艳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