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是什么时候的事 海上之盟过程与结果
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使金国变得强大起来 。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盟政策,是与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关 。
【海上之盟是什么时候的事 海上之盟过程与结果】北宋在中原建国后,一直担心辽国会对自己形成威胁 。当时辽国十分强大,并位于北宋的北方,时常侵犯北宋领土 。长此以往,北宋和辽国形成了敌对局面,北宋一直将辽国看成心腹之患,而辽国也一心想要吞并北宋 。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因为北宋和辽国都不具备灭掉对方的能力,所以只能通过盟约来约束对方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两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公元1115年,位于辽国东北方向的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反抗辽国,并建立了金国 。此时宋徽宗认为辽国国势迅速下滑,北宋和金国联盟必定能灭掉辽国 。
在蔡京等人的主持下,北宋向金国主动示好,宋徽宗想要借助和完颜打骨打合作的机会收回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位于长城以南,常年被辽国所控制,从地理位置来说,燕云十六州十分重要,所以这也成为北宋提出建立海上之盟背景之一 。在北宋努力之下,宋金两国签订了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签订后,宋金两国合作灭掉了辽国,但是不幸的是宋朝也迎来了末路 。
海上之盟是什么时候的
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签订的盟约,双方目的都是为了灭掉辽国 。海上之盟成立时间需要从金国建立开始说起 。1115年,也就是宋徽宗年间,当时女真部落处于辽国北方,完颜阿骨打率兵攻打辽国,辽国因不敌金国,便节节败退 。随后,完颜阿骨打趁机建立了金国 。
宋徽宗一心想要和金国合作打击辽国以收复被辽国霸占2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1118年,北宋徽宗派遣马植从山东蓬莱渡海和金国谈判建立盟约一事 。金国了解北宋意图后,便和北宋一直保持友好往来的关系 。两年之后,即1120年,北宋朝廷再次派遣马植前往金国商量海上盟约相关事宜 。在双方商议下决定,北宋和金国各自按照自己的攻击路线派兵攻打辽国,金军占领内蒙古宁城境,而北宋占领北京和山西大同 。
除此之外,北宋为了拉拢金国,还决定将每年给辽国的岁币都交给金国,并且金国也承诺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北宋 。北宋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谈判,最终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 。宣和二年,在马植和金国使节“五来二去”几经周折之后,海上之盟最终签订 。
马植从金国回到汴京,瞬间成为宋徽宗的心腹大臣,而北宋和金国也正式成为对付辽国的盟友 。金太祖完颜打骨打统治金国期间,北宋和金国一直保持友好往来 。自金太祖去世后,金国和北宋渐渐反目,由此海上之盟也破裂了 。
海上之盟过程
宋金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与金国之间缔结的的共同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 。盟约签订之时因宋金双方在地理上受辽国阻隔而无法进行陆上接触,所以需要在海上往来,故因此而得名 。据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十分繁复,当时,因两国朝野均存在反对之声而导致谈判过程非常艰苦,然而此盟约的历史影响亦十分显著,当被后世所铭记 。
具体来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主要分为三步,而率先抛出橄榄枝的,乃是当时的北宋统治者——宋徽宗赵佶 。
公元1118年,适逢北宋的重元年,在享受了澶渊之盟带来的战争福利多年之后,辽国已现颓势,精明的宋主看到了辽弱金强的国际形势后,萌生了联金灭辽的军事构想,遂派使臣从海陆前往金国,与金国君主密谋军事联合事宜 。至此之后,金宋之间的外事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双方围绕这个核心战略思想进行了多次私下会谈,基本确立了双方的“合作”意向 。
由此可见,海上之盟过程的第一步,进行得很顺利,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两国形成战略同盟的构想,获得了双方的首肯 。
然而此时,宋朝朝野之中以太宰郑居中为首的反对派的声音却日渐高涨,致使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公元1120年,宋徽宗命赵良嗣再次使金,商议盟约事宜,依然未果 。数年后几经周折,才算完成了整个海上之盟的签订过程 。
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虽然合力消灭辽国,然而这对北宋来说仅仅是悲剧的开始 。
辽国一亡,北宋唇亡齿寒 。强大的金国随即发兵征宋,终于酿成靖康之祸,继而将北宋推向了灭亡的境地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