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征讨方腊无历史依据 系小说家虚构

农民起义成败启示录
北宋宣和年间 , 宋徽宗为了装饰宫殿 , 构建园林 , 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 , 贪官朱勔等乘机敲诈百姓 , 大发横财 。百姓怨声载道 , 人人思乱 。方腊率贫苦大众 , 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 , 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 , 给北宋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
由于错误估计形势 , 低估宋军实力 , 起义军先胜后败 , 很快就被宋朝禁军镇压 。因《水浒》的广为流传 , 方腊起义也无人不知 。但宋江征讨方腊并无历史依据 , 只是小说家的虚构 。
受花石纲困扰百姓思乱
在北宋时期 , 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 , 一次是北宋初期的四川王小波起义 , 另一次是北宋末期的江南方腊起义 。王小波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第一个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 方腊也提出“等贵贱 , 均贫富”的革命纲领和“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 , 这些口号和纲领对后世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北宋末期 , 奸臣当道 , 吏治腐败 , 赵宋王朝内外交困 , 岌岌可危 。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很有天分 , 在治国方面却昏庸无能 , 他任用蔡京、童贯等佞臣 , 陷害忠良 , 穷奢极欲 。为了装饰宫殿 , 构建园林 , 宋徽宗先后下令设造作局和应奉局 , 派朱勔等人到江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 , 用大船运往首都汴京(今开封) , 每十船组成一纲 , 时称“花石纲” , 朱勔等人乘机大发横财 , 他们到处敲诈勒索 , 强行征收 , 把东南地区闹得民不聊生 , 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家破人亡 , 走投无路 , 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 终于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 。
宋史记载 , 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碣村人 。青溪地势险要 , 境内林木茂密 , 山谷幽险 , 有梓桐洞、帮源洞等天然山洞 。青溪也是富饶之地 , “民物繁伙 , 有漆楮杉材之饶 , 富商巨贾多往来” 。方腊家有漆园 , 朝廷设立的造作局“屡酷取之” , 方腊心中怨恨但不敢贸然发难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 东南地区“困于朱勔花石纲之扰” , 百姓怨恨 , 人心思乱 , “腊因民不忍 , 阴聚贫乏游手之徒 , 以朱勔为名 , 遂作乱 。”
史料还记载 , 方腊信奉摩尼教 , 宣和二年十月 , 他积极联络青溪一带的摩尼教徒 , 准备起义 。他们的秘密活动被方有常发觉 , 并向县官告发 , 方腊发现事泄 , 遂杀死告发者 。十月初九 , 方腊集合众人在漆园誓师 , 宣布起义 。
誓师会上分析天下形势
在誓师会上 , 方腊慷慨激昂地说:“天下国家 , 本同一理 , 今有子弟耕织 , 终岁劳苦 , 少有粟帛 , 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 , 则鞭笞酷虐 , 至死弗恤 , 于汝甘乎?”众人皆曰:“不能!”方腊接着说:“靡荡之余 , 又悉举而奉之仇雠 。仇雠赖我之资益以富实 , 反见侵侮 , 则使子弟应之 。子弟力弗能支 , 则谴责无所不至 。然岁奉仇雠之物初不以侵侮废也 , 于汝安乎?”众人皆曰:“安有此理!”
方腊流着眼泪说:“今赋役繁重 , 官吏侵渔 , 农桑不足以供应 , 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 , 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夫天生烝民 , 树之司牧 , 本以养民也 , 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 , 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 , 岁赂西北二虏(指辽、金二国)银绢以百万计 , 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 。二虏得此 , 益轻中国 , 岁岁侵扰不已 。朝廷奉之不敢废 , 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 。独吾民终岁勤动 , 妻子冻馁 , 求一日饱食不可得 , 诸君以为何如?”众人愤愤不平地说:“惟命(听从您的吩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