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为什么能爆火?人人都懂,但概念太超前



元宇宙为什么能爆火?人人都懂,但概念太超前


文章图片



元宇宙为什么能爆火?人人都懂,但概念太超前


【元宇宙为什么能爆火?人人都懂,但概念太超前】什么前几天JJ林俊杰购买了三块虚拟土地 , 价格超过70万人民币;什么神秘大佬斥巨资1500万在一块虚拟大陆上购买了一处虚拟地产...本以为有生之年能够感受到中国的房价文化已实属幸运 , 没想到还能亲眼见证大佬们用真金白银抄虚拟房产 , 魔幻 , 相当的魔幻 。
难道是因为现实的炒房已经无法满足大佬们的肾上腺?很明显不是 , 这一切来仅仅自一个网络新词—元宇宙 。 乍得一听 , 元宇宙?怕不是什么low的一逼 , 而偏偏又有人信的传销热词吧?那你可能还真给元宇宙想复杂了 。 目前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基本已经可以盖棺定论 , 即一个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虚拟世界 , 也可以说是虚拟社会 。 每个人身处领域不同 , 对元宇宙的认知百分百有差异 , 哪怕一枚键盘侠都可以说自己在玩元宇宙 , 那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我们紧跟元宇宙的定义 , “一个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虚拟世界” 。 借此 , 我们瞬间就可以联想到《黑客帝国》三部曲、2018年爆火的《头号玩家》、死侍小贱贱主演的《失控玩家》等电影 , 无一不是人儿在现实世界躺平 , 神儿在虚拟世界与他人斗智斗勇 。 电影的虚拟世界中除了吃喝 , 上天入地躲子弹、谈情说爱扒墙角 , 无所不能 , 而这正是元宇宙所要描述的未来 。
无论是在虚拟世界扮演自己 , 还是扮演小萝莉 , 元宇宙的第一要义肯定是创建一个虚拟角色 , 玩“角色扮演” 。 聊天交友也好 , 谈情说爱也罢 , 元宇宙的第二要义是社交 。 二者一结合 , 没有人不行 , 而且是人越多越好 , 多到能够形成一个开放世界的世界观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江湖里三文钱难倒英雄汉 , 元宇宙的存在势必离不开“经济”二字 。
于是结果也就出来了 , 角色扮演、社交、经济系统 , 以及虚拟世界需要的硬件支持 , 网络带宽等刚需 , 这几个要素一结合 , 开放式网游呗 。 元宇宙虽然描述的游戏场景更具有沉浸式 , 但在当下却处在体验上不去 , 门槛下不来的尴尬场景 。 既然享受不到最极致的元宇宙 , 那我可以负责任的给大家说 , 大家玩的《我的世界》沙盒游戏、曾经爆火的《第二人生》 , 诸如此类游戏都可以看做是元宇宙的缩影 , 是当下元宇宙的具现 。
1979年首个文字界面开放类游戏诞生 , 怎么个玩法可以参考一代人的回忆—QQ家园;1986年首个多人在线游戏《Habitat》诞生 , 1995年出现首个3D多人在线游戏;2006年多人在线创造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上线 。 基本上都遵循了元宇宙的核心 , 创建一个虚拟世界让我们乐在其中 。
如果说前面几个都是图有开放 , 没有画面 , 或者画面比较糟糕的虚拟世界 , 与元宇宙概念还是有有面上的差距 , 那2017年的《堡垒之夜》绝对上的是一个最赛格朋克、制作也属上乘的开放世界游戏 , 有炫酷的建模、有来自全世界的庞大游戏群体、有PVP、PVE的多种玩法、MC的开放世界观、和《失控玩家》这部电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 如果这个游戏不考虑现实 , 将屏幕里的3D全面替换为虚拟现实3D , 元宇宙可能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 当然 , 现在《堡垒之夜》也不火了 , 本质就是玩游戏嘛 , 谁都会有腻的一天 。

元宇宙中 , 角色扮演、社交、经济系统 , 开放的世界观、高度自由创建的多样玩法 , 这些元素在游戏中有最全面的展示 。 所以对于我们寻常老百姓来说 , 当下元宇宙仅仅是个游戏而已 , 未来元宇宙最多带上VR/AR头显加入沉浸式的体验 。 不过最尴尬的是 , 目前有了VR/AR设备的加持 , 你的“元宇宙”体验甚至还不如直接玩游戏...
目前VR游戏体验绝对称不上入门 , 制作不精良、五觉只有视觉、清晰度不行、延迟太高...结合元宇宙宽广的世界观和自由度 , 元宇宙到底怎么实现、何时实现 , 迷茫怕不仅仅是我们吃瓜群众 , VR/AR硬件商都要无语哽咽了 。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VR/AR近些年的发展 , 2016全球VR/AR头显/眼镜共出货200万台 , 2017年上述共出货420万台 , 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不足为过 。 但是到了2018年 , 随着技术上和内容上的短板被消费者认知 , 二者的出货量断崖式下降 , 后续销量始终不温不火 , 甚至可以说是生意惨淡 。 要知道2021年全球人口已经达到了78亿 , 而2021年AR/VR总出货量才突破百万级 , 历史出货量的普及率不足0.00037%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