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记载 , 自1874年起 , 硫磺沟地带裂隙纵横、浓烟弥漫 , 石缝中的火焰常年不断 。
现实中的“火焰山”火灾事故不仅仅是在硫磺沟 , 在新疆的其他区域也有上演 , 到了今天 , 记录中的新疆重点火区已有八个之多 , 硫磺沟居首位 。
起名硫磺沟的原因 , 是因为硫磺沟南北12公里、东西10公里煤区 , 从1847年开始燃烧 , 因其燃烧而析出大量的结晶硫磺而名沿至今 。
【新疆火灾从1874年开始烧了129年,每年烧掉1.7亿,扑灭后惊艳世人】
硫磺沟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一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导致新疆地质活动异常剧烈 , 原本深埋在地下的煤层很容易暴露出来 , 暴露出来煤层一旦与氧气接触 , 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
再加上新疆气候干旱炎热 , 常年少雨 , 煤在40°C左右就容易发生自燃 , 一旦自燃 , 很容易导致煤田火灾 , 同时也是硫磺沟石缝会冒火的原因之一 。
另外硫磺沟煤田区独有的煤炭结构 , 与其它煤区不同 , 这里有因煤田自燃而产生的大量结晶硫磺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 , 不但会产生有害气体 , 更易发生爆炸 。
因此 , 硫磺沟大火扑灭难度极高 。
清朝时期 , 灭火技术不够完善 , 人们对于灭火的认知仅限于扑灭就好 , 没有考虑到煤井的特殊性 , 火越来越多 , 干脆不了了之 。
1912年 , 清朝的统治期结束时 , 硫磺沟的火依旧在燃烧 , 此时已经过了38年之久 。
此后的几十年间 , 中国处于动乱时期 , 硫磺沟的火没有得到进一步治理 , 大火经久不息 ,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 硫磺沟的火已经烧了将近百年时间 。 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硫磺沟与乌鲁木齐仅仅相差40公里左右 , 其煤井燃烧从而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 ,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化学气体 , 危害环境 , 乌鲁木齐首当其冲 。
根据统计 , 硫磺沟每年自然燃烧掉的煤炭约有176万吨 。
通过煤炭不完全燃烧的理论计算 , 得出了每年近10.8万吨的有毒有害气体及近1吨的粉尘的数据 , 这些气体和粉尘被风吹到乌鲁木齐的天空中 , 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起居 。
这些煤田火区煤炭燃烧后的产物 , 在低空领域制造了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 , 在云雨层又经过对流形成大范围的酸雨 , 甚至有了破坏大气臭氧层的迹象 , 影响极其严重 。
流经此地的头屯河已被四处飘散的煤灰污染 , 头屯河水库也因为粉尘的污染几近报废 , 空气中的煤烟粉尘已让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被迫搬走 , 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
硫磺沟煤田火区已烧毁了近220万平方米草坪 , 森林也被烤焦枯死 , 远远望去 , 山岭间光秃秃的看不到一棵树 。
《西游记》中对火焰山的描述为:此地无春无秋 , 四季皆热 , 周围寸草不生 。 此时硫磺沟的周围 , 情景及其符合 , 故而有现实中的“火焰山”之称 。
煤炭中的各种元素经过高温燃烧 , 发生化学反应 , 产生不同酸碱性质的化合物 , 渗透污染着火区附近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 这些水的水质已发生变化 。 本来带有微甜的重
硫磺沟的火灾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 不仅仅是为了拯救那些被无辜消耗掉的煤炭 , 亦是为了拯救周围人们的生活环境 。 灭火行动迫在眉睫 。
灭火行动建国以来 , 扑灭新疆的煤田大火 , 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项目 , 而新疆硫磺沟煤田大火 , 更是备受瞩目 。
根据统计 , 硫磺沟自燃烧以来 , 直接导致每年经济损失约1.7亿元 。
1999年 , 国家相关部门成立了《新疆硫磺沟煤田火区灭火工程项目》 , 对这场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大火正式宣战!
据当时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 , 硫磺沟有18个煤田着火点 , 火情复杂 , 工序繁琐 。
根据当时的灭火技术制定消灭硫磺沟煤田火灾共需要5个步骤:剥离平整、打钻、注水、注浆、黄土覆盖 。
硫磺沟的地势复杂 , 凹凸不平 , 想彻底灭火、杜绝自燃 , 需要先整理地势 。 首先采用推土机 , 铺平硫磺沟火灾区的地表环境 , 然后进行降温处理 , 降低火区的温度 。
处理完地表问题后 , 需要进一步处理地下火源的问题 。 在温度趋于稳定的地表开始向地下火源打孔 , 进行注水降温处理后 , 进一步注入泥浆 , 隔绝地下煤层与氧气的接触 。
推荐阅读
- 临死前和珅对隔壁的囚犯说:如果你没死,出去后请帮我办一件事
-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1.3亿天价
- “乾隆白菜”是什么菜?男主持人与女主持人意见不合,摔门而去!官方回应:已停职
- 神农架存在大量“未知生物”?多人称看到了驴头狼,是真是假?
- 和珅 查抄和珅家没找到一分钱,嘉庆说了两个字,两天拉出了几十车金银
- 乾隆 专家花17万骗走农民的“乾隆真迹”,转手卖出8000万,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