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如此耀眼,有哪些时代背景条件造就的?
“唐风宋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宝贵艺术结晶,是耀眼的东方明珠和文学瑰宝 。
(一)唐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条件: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诗歌的圣殿,唐诗在历史上处于垄断的地位 。总体来说,是因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促成了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物质生活富裕,使唐朝的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听闻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唐代经历了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贞观遗风(又称小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为唐朝文化艺术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
唐朝具备了更甚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条件,给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环境,使唐诗如一颗璀璨明珠,成就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巅峰状态 。
(二)宋词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条件: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根据首都及疆域变迁,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马上得天下,为了避免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官宦干政的局面,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 。
宋代儒学复兴,尊师重教,科技迅猛发展,政治比较清明廉洁,社会安定和平,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官宦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和规模在历史上较少 。这些社会物质条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宽泛,成就了宋词的蓬勃发展 。
宋代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因而宋诗略嫌式微,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详情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说起“诗词”,唐宋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
从“诗”的角度来说,“唐诗”和“宋诗”是整部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而从“词”的角度来谈,“唐词”和“宋词”都有极高的讨论价值 。
唐宋诗词的耀眼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它们正好处于特殊的时代节点之上 。

文章插图
唐诗与宋诗:前者创生,后者求变
诗坛三大高峰,一为开元,二为元和,三为元祐,是为“三元说” 。
【唐宋诗词如此耀眼,有哪些时代背景条件造就的?】前两个在唐代,开元中有李杜等人,元和中有韩柳白居易,最后一个时期是宋代,诞生了王安石、苏轼等人 。
但是,这些诗歌默认为近体诗,以律绝为主,之前的古风、乐府、杂言等不算其中 。
而这两个时代诗歌繁盛的原因是不同的 。
从时间上来看,唐诗正好是处于近体诗走向成熟的阶段 。
近体诗脱胎于南朝齐梁时期的“永明体”,是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了汉语音韵的秘密,提出了“平上去入”等声调的运用规律,在诗歌形式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规范 。
唐代从初唐开始就继承了这种诗歌创作方式,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个中好手,尤其是杜审言,也就是杜甫的祖父,更是在这一领域中很有声名 。

文章插图
一个新生事物表现得最为辉煌的时候,并不是其初生和鼎盛的时期,而是其走向成熟的阶段 。
在这个阶段里,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想法在其中试验,所以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
所以盛唐之所以被称为“诗歌”的盛世,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诗人众多和流派纷呈 。
其实这一阶段还不是诗歌鼎盛时期,事实上也很难找到一个诗歌鼎盛的时期,但从实际来看,无论是之后的元和还是后来的元祐,在诗歌名家和名作方面并不比开元时期逊色 。
国力蒸蒸日上,给文人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自信感,所以唐诗中往往蕴含着开放的倾向,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经常会在诗歌中流露 。

文章插图
到了元和年间,中唐时期国力有所下滑,社会弊病逐渐出现,盛唐时代的那股略显毛躁的气息出现了沉淀,所以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歌就较为稳重,白居易更是继承了乐府等诗歌的现实作用,像《卖炭翁》、《琵琶行》等等诗歌在当时有很大反响 。
近体诗到这一阶段其实已经走向了一个瓶颈,这不是诗歌体裁所带来的,而是受到了当时社会中的文学风貌影响 。之后的晚唐虽然所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唐代诗歌的风格还是比较统一的 。
真正打破了这一瓶颈的是宋代,这与时代变化有关 。
宋代积贫积弱是不争的事实,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使得整个两宋时代的文人在精神上都是比较苦郁的 。
这就像头上时时刻刻悬着的一柄利剑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

文章插图
长期处于“亡国”的阴影之下,所以宋人的诗歌就很少有唐人“开放”的气势,转而更注重内心的求索 。
所以,同是写庐山,李白想象九天银河泻地的壮阔,而苏轼探求庐山真面目的成因 。这就是时代背景的变化所导致的心理差异 。
宋诗的成就一点都不比唐诗逊色,历来“宗唐”、“宗宋”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
比如宋人方回创作作诗歌选集《瀛奎律髓》的时候,就把唐宋两代诗人的诗歌放在一起 。“宗唐”的人不满其中的“宋诗”,“宗宋”的人不屑其中的“唐诗”,所以《瀛奎律髓》也被很多人戏称为“箭垛式”的作品,双方都要攻击它 。
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宋诗之所以能和唐诗比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走出了与唐诗不同的新路 。

文章插图
虽然我们说文学的风格、种类等等是因人而异的,但其实大路就那么多,小路在研究的时候价值并不是特别大 。这就像分析某一篇文章的观点一样,早晚都有穷尽的时候 。
唐诗这一路数在有唐一代其实已经走到了极尽,后世几百年同风格的作品没有与之比肩的,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
所以,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积极求变,形成了与之互补的另一种风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其实从后来也能看出,无论是“宗唐”还是“宗宋”,之后的朝代没有脱离唐宋的影响,其诗歌成就自然就不及唐宋 。
“一直在模仿”和“一直被模仿”,这中间差着几个境界呢 。

文章插图
唐词和宋词:前者水平存疑,后者极为繁盛
“词”这一文体到底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代确实已经有了“词”的出现 。
无论是出土的敦煌曲子词还是白居易等人的作品,都已经坐实了这一点 。
关于唐代词作的争议,其中还是主要集中在“唐词”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上 。
从实际来看,唐代见到最多的词大概就是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这种非常短小的作品,形式单一,水平和宋代相比着实不高 。
但是因为可能处于“词”尚未成熟的阶段,从历史局限性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 。
而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菩萨蛮》等等作品,虽然质量极高,王国维更是说其“八个字”就能关“千古登临之口” 。
但是,这两首词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李白真的不好说 。

文章插图
一个是因为数量太少,给人的感觉就是李白突然写了两首词,不知道前因后果;另一个也是因为这两首词在创作手法上实在是太成熟了,和同一时期甚至之后的时期都有脱节,不像是唐人能写出来的作品 。
所以,唐代“词”的水平到底如何,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这两首词并不具有代表意义 。
而相对比来说,宋词就和“唐诗”一样,正好走在通向鼎盛的道路上 。
“词”这一文体何时成熟,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宋词虽然繁盛,但年代太短,尚未完全兴起便造亡国之祸,元明两代又不重此道,直到清词出现才说明这一文体的成熟 。
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

文章插图
刚才说过,宋诗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两宋文人内心的苦郁所造成的,那么不能借“诗”来抒发的情感自然也要有一个宣泄的地方,于是有着“游戏娱乐”功用的“词”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
这也是宋词繁盛的原因之一 。即时代背景下,用作情感分流的载体 。
所以宋词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脉络和唐诗比较像,一时间作者众多,流派纷呈,不仅仅在上层社会有晏殊这样的代表,同样在市井之中也有柳永作品的流传;豪放、婉约之争也是贯穿了两宋词坛;格式、声律在周邦彦之后也得以固定 。
从实际来说,宋词之所以能如此繁盛,其实和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毕竟如果从根本上来说,“诗”与“词”的创作方法是相通的,只是体裁的变迁,并不能算作创作手法的更新 。

文章插图
“唐宋”两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其发展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为何会涌现出如此多的名家名作,其实和“时势造英雄”的过程差不多 。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
其他网友观点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
唐诗宋词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中如此耀眼,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从哲学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学艺术作品同样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 。

文章插图
(一)唐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军事全盛时期,它的温文有礼、文化辉煌和威力远被,曾一路遥遥领先于世界,被称为盛世天朝 。
二、唐文化特有的气质,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它造就了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异彩纷呈、辉煌璀璨 。
三、唐朝是儒、释、道三家的鼎盛时期,唐朝的统治者既尊崇儒学,又扶持道教和佛教,使三家思想交相辉映 。

文章插图
后人从唐朝的文学艺术中,能够感受到大唐气象和盛唐精神 。《全唐诗》作家2200多人,作品48000多首,诗人之众,诗作之繁,实为中国诗史之奇观 。
初唐时,“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后世留下千古绝唱 。
盛唐时期名家辈出,宛如星汉:“诗仙”李白的惊世名句如天河之水;“诗圣”杜甫的诗句感时伤世,悲天悯人;超凡脱俗的孟浩然、王维;瑰丽悲壮的边塞诗 。
中晚唐时期的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这些千古名篇名句至今依旧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成为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
(二)宋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宋朝自从赵匡胤建国以后,宋朝的历代皇帝推行“扬文抑武”的政策,对文人特别优待,所以文化人在宋朝生活是比较舒适的和自由的 。

文章插图
二、另外,宋朝一直是我们历史上经济比较繁荣,民众生活比较安定的时代 。北宋时期,虽然在北方常与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国发生战争,但是,国内大部分地区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 。所以,包括哪些词人在内,主要是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作者都是“婉约派”,苏轼除外 。

文章插图
三、后来,金灭北宋,宋室南渡,南宋建立 。南宋一直在前期受到金国,后期受到蒙古的南侵,中原故土丢失,人们生活颠沛流离,十分痛苦,所以,词作者们和广大百姓一样,希望恢复中原,还我河山 。所以南宋的词大都是“豪放派”居多 。如陆游,辛弃疾等 。
推荐阅读
- 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师承何处 扁鹊医术如此高明
- 明朝才女冯小青的婚姻生活为何如此不顺?
- 揭秘纳兰容若为什么会如此受康熙宠爱?
- 为什么清朝皇女夭折率如此之高?原因是啥?
- 假君子刘备也如此 古代小妾竟可以用来下酒的
- 迷恋人奶的慈禧太后却对她的奶妈如此残忍!
- 《白色月光》笑笑说谎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张鑫又为何如此教她?
- 大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什么非要如此抠门?
-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考试也会作弊? 惊闻
- 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如此憨厚竟然吃过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