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乌头赤石脂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心痛彻背 , 背痛彻心 , 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
【诠释】心痛彻背 , 背痛彻心 , 这是心绞疼即心胸相互牵引作疼的症状表现 , 至于当时还有什么症状出现 , 文中未曾论及 。那么 , 只可从药物组成意义上分析和推测 , 本条心疼较为严重 , 不仅是心背彻痛·更主要的是心疼阳脱症状 , 如心疼憋闷 , 口唇紫绀 , 四肢逆冷 , 额出冷汗 , 精神恍惚 , 呼吸微弱 , 脉沉紧或微细欲绝 , 此乃阴寒闭阻 , 血脉瘀滞 , 心阳欲脱候 , 故宜乌头赤石脂丸 , 温阳散寒 , 敛汗固脱 。
【金匮要略乌头赤石脂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治法】温通心阳 , 峻逐阴寒 。
【方药组成】蜀椒1两 , 乌头1分(炮) , 附子半两(炮) , 干姜1两 , 赤石脂1两 。
【服法与禁忌】上五味 , 末之 , 蜜丸如桐子大 , 先食服一丸 , 日三服 , 不知稍加服 。
【经方方论】本方证是阴寒痼冷 , 寒饮凝滞候 , 症见心背彻痛 , 手足欠温 , 心疼面白 , 皮肤湿冷 。值此 , 急用乌头温经止痛 。配附子、川椒、干姜 , 大辛大热 , 驱遂阴寒 , 回复阳气;佐赤石脂 , 敛汗固脱 , 收护心阳 , 以防阳亡手撒 , 二便失禁 。如此则阴寒散 , 阳气振 , 正气固 , 心疼止 。
【经方新用】
(1)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心源性休克 , 加人参18克(另煎兑人或冲服):炙甘草30克 , 能迅速复脉 , 止疼有捷效 。
(2)乌头赤石脂丸治疗心绞疼急性发作 , 上方去赤石脂 , 配川芎15克 , 丹参30克 , 汉三七6克 , 血竭3克 , 立解 。
(3)乌头赤石脂丸治寒厥腹痛 , 便泻急作 , 手足逆冷 , 脉象沉微 , 上方加人参一味 , 即可痛缓脉复 。
【按语】胸痹一证 , 始见《金匮》一书 , 称胸痹者 , 位胸不通而得名 。胸藏心肺 , 居于阳位 , 主司气血 , 调节和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仲景认为胸主一身之宗气 , 宜通达而勿郁闭 , 宜宣畅而勿凝滞 , 如此则气血通畅 , 其病休矣 。
仲景对胸痹病机的认识是“阳微阴弦” , “阴居阳位” , 痰饮凝聚 , 胸阳不布 , 气机痹阻而成 。因此 , 仲景创制了一系列温阳启闭 , 蠲饮宽胸的方剂 。诸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等 。只要胸中阳气宣展 , 绝无阴闭凝聚之嫌 , 而咳唾胸痛 , 心痛短气 , 胁下逆抢心 , 心痛彻背等证 , 均可迎刃而解 。这不能不说是仲景对胸痹证的治疗是一个创建 , 为后世胸痹证的研究治疗奠定了辨治基础 。同时仲景也观察到胸痹有虚证实证的不同 , 上述方治皆指实证而言 。如偏于虚证的人参汤 , 阳衰寒闭的乌头赤石脂丸 , 病情危急的薏苡附子散等 , 皆属此例 。后世医家在《金匮》所论胸痹病机理论的指导下 , 认识到本病脏腑亏损为本 , 寒痰阴邪为标的因果关系 , 也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心肌循环的缺损和血瘀脉络的梗塞 。当然里边还有痰浊血脂的沉积 , 阻碍了正常心肌血液的灌输和滋养 , 因而形成心肌缺血和心梗 , 所以后世医家研究的通补兼施 , 芳香温通 , 活血化瘀 , 代谢血脂等等治法 , 丰富和发展了本篇的施治内容 , 为今后研究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
由于历史性原因 , 仲景还认识不到心肌因缺血而致心痛 , 所以在组建温通心阳方药的同时 , 缺少活血化瘀药和通络止痛药 , 此是美中不足 , 若与上方适当配合此类药物 , 其效更佳 。另外 , 心血缺如 , 心阴亏耗 , 同样导致心肌劳损 , 那么 , 养心血 , 益心阴 , 同等重要 。单纯一味的温阳通痹 , 恐燥劫心阴 , 当然纯阳虚证用之固属无疑 。而纯阴虚者又当何如?故尔补气养阴 , 恢复供血 , 滋养肝肾 , 降低血脂 , 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尤其当今之人 , 阴虚者多 , 阳虚者少 , 劳心者多 , 劳力者少 , 所以怡心养神 , 适当锻炼 , 节制饮食 , 劳逸结合 , 对胸痹证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推荐阅读
- 乌头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 金匮要略抵当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温经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小柴胡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竹皮大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竹叶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