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
【诠释】太阳病,出现桂枝汤的证候,治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医不依此而反下之,此误下之治也 。使在表之邪因误下而内陷阳明,遂致利下不止,此利非虚寒之利也 。而是协热下利证,便秽灼肛,黏腻不爽 。脉促者,表未解也,陷下之邪有欲出之兆 。若证见喘而汗出者,乃热壅于肺,肺气上逆,治宜葛根黄芩黄连汤,领出陷下之邪从外而解,清泄肺热以止喘咳 。
【治法】解肌退热,止咳平喘 。
【方药组成】葛根半斤,甘草2两(炙),黄芩3两,黄连3两 。
【服法与禁忌】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
经方方论】本方以葛根为君药,解肌升清,退肌表之热,又可领出陷下之邪转出阳明而解;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利,尤其协热下利,热在胃肠,出现便秽黏腻灼肛,非此方不能为之 。治法虽属表里双解,但仍以清里热为主,表证兼之 。如果里热壅肺,出现无汗或少汗,咳嗽而喘,服此方亦有良效 。
【经方新用】
(1)葛根黄芩黄连汤加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杏仁12克,荆芥穗12克,薄荷6克,治疗风温上感,无汗而喘 。
(2)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疹后利,外配炒扁豆30克,炮姜6克,木香6克,槟榔炭10克,芍药10克,甘草6克 。
(3)葛根黄芩黄连汤治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毒热下利 。配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生地榆20克 。
(4)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下利便脓血 。配汉三七4克(冲),白芨15克,五倍子10克,椿皮30克,赤石脂30克 。
【医案举例】
例1赵某,男,48岁 。下利始发,身热恶寒,体温38.8℃,头痛烦渴,肚腹疼痛,下利灼肛,里急后重,大便日行4~6次,脓血杂下 。便检:脓细胞(十十十),红细胞(十十);血检:白细胞计数16800/立方毫米,中性细胞78% 。舌质红,苔黄腻,按脉滑数,沉取有力 。
辨证:湿热毒痢,灼肠下血 。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导滞 。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
组成: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12克,秦皮30克,白头翁3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当归12克,木香12克,焦榔片12克,山楂炭30克 。每日1剂半,水煎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
复诊:服药三日,身热退,下利大减,脓血少许,脉象转缓,继服3剂愈 。
例2毛孩,7岁 。风温新感,身热而咳,咽于口渴,舌苔微黄;医以泻肺之药下之,大便日行三四次不等 。黏腻灼肛不爽,汗出喘咳,呼吸急促,身热依然 。听诊:呼吸音粗,左肺下叶有少许啰音;血检白细胞15200/立方毫米,中性细胞82%;胸透:左肺下叶有片状阴影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两寸尤甚 。
辨证:温毒内陷,灼肠迫肺 。
治法:表里双解,清肺安肠 。
【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
组成:葛根15克,黄芩8克,黄连5克,甘草8克,杏仁6克,天虫12克,银花30克,冬瓜子20克,桑皮20克,鱼腥草20克,鲜苇茎30克 。每日1剂,水煎150毫升,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
复诊:药服3天,热退神安,喘咳明显好转,下利止,黄腻菩退,脉转平静,继服原方3剂愈 。
例3陈某,男,38岁 。企业经理,外事繁多,以酒会友,酗酒成癖 。酒乃热物,多饮则口干渴,喜冷饮,肥甘厚味,充其肠胃,这种饮食失宜,冷热共饮,积聚胃肠,脾不得运,灼肠下利,腹痛后重,黏腻灼肛,舌深红,苔黄腻,脉滑数 。
诊断:此酒利也 。
治法:清热燥湿,厚肠止利,解酒升清,导滞除重 。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
组成: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12克,甘草12克,白头翁30克,秦皮18克,木香15克,榔片12克,大黄9克,山楂炭3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温服 。
复诊:药服4剂,神清气爽,身感舒适,无烦闷躁扰之苦,下利减少过半,腹痛坠感好转,舌转淡红,脉趋平缓,热毒积滞大为消减,继服上方5剂愈 。嘱患者戒酒,以防反弹 。
【按语】葛根黄芩黄连汤是为太阳病误下而致协热下利的救误之方 。同时,要把握病位在胃肠,性质属湿热,病机因陷下,治法宜外解 。如果湿热久积胃肠,菌株孳生,毒波肌表而热邪不退者,同样适宜 。另外,时邪趋里内迫于肺而致咳喘证者,服之效果亦佳 。
推荐阅读
- 建昌黄芩是哪儿的特产吗?建昌黄芩介绍
- 黄岑的介绍-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经典医案、方论
- 中药美容 黄芩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伤寒论牡蛎泽泻散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伤寒论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伤寒论五苓散证方证,理中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