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贵族是如何过冬?用捣碎的花椒和泥涂墙
“长安大雪天 , 鸟雀难相觅……到处爇红炉 ,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 困融香汗滴……”这是晚唐诗人张孜描述长安贵族在寒冬时节的生活场景 。
在鸟雀难觅的大雪天里 , 长安的贵族人家用捣碎的花椒和泥 , 涂抹在墙壁上 。房间周围挂着遮风的厚厚帷幔 , 许多红泥小火炉劈劈啪啪地燃烧着 , 暖暖的椒房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权贵们品着琼浆玉液 , 欣赏着美人的歌舞 。穷人们如何呢?诗人笔锋一转:“岂知饥寒人 , 手脚生皴劈 。”贵族穷奢极欲 , 岂知为生存而艰难挣扎、饥寒交迫的穷人手脚的皮肉都冻得裂开了口子 。诗中描述的是晚唐时代 , 大唐已然盛世不再 , 而贵族在穷途末路时尚且过着骄奢淫逸的日子 , 盛唐时期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
盛唐时期长安城的冬天 , 贵族们几乎足不出户 , 藏在暖房中终日歌舞宴饮 。除大量消耗本土的人力物力之外 , 还会接受周围藩属国进贡的取暖器物及耗材 。据史料记载 , 唐开元二年(714年)冬至 , 交趾国(今属越南国)进贡了一只稀奇的辟寒犀角 , 犀角置于殿内 , 隐隐有暖气袭人 。每年寒冬来临 , 西凉国(今属甘肃)就会向唐帝国进献一种“瑞碳” , 这种木炭色青而坚硬如铁 , 每条长达一尺的瑞碳可燃烧近十日 , 燃烧时无焰而有光 , 热气使人不能过于靠近 。除此之外 , 帝王贵胄还有精制的手炉脚炉等小型近身的取暖设备 。唐玄宗有一只精美绝伦的酒杯 , 据说此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 , 薄如纸 , 杯的底部有“自暖杯”缕金字样 。取酒注入杯中 , 温温然有气 , 逐渐变得有如沸腾的开水 。今日已无从考证这种器物的工作原理 , 想来绝不会逊色于今天的热宝 。
唐代帝王冬季取暖极尽奢华之能事 , 王室贵族更是花样倍出 。唐天宝年间的隆冬时节 , 岐王李范感到手冷 , 这家伙并不靠近炭火取暖 。他采取的方法是 , 直接把手伸进妓女的怀中 , 谓之“暖手” 。这并不是偶然一次 , 而是整个冬季天天如此 。这位活宝王爷还有一副神奇的玉马鞍 , 冬季外出 , 这副宝贝马鞍缓缓生出热气 , 今日的电热坐垫也不过如此 。
【唐代贵族是如何过冬?用捣碎的花椒和泥涂墙】申王李成义在腊月里驱寒的方式是:以自己为圆点 , 以不透风的距离为半径 , 令妓女密匝匝围成一圈 , 谓之“妓围” 。宰相杨国忠从中获取灵感 , 他在宴请宾客时 , 挑选长得肥大壮硕的小妾婢女排队遮挡风寒 。南宋理宗时期嘉兴县长陈著《玉漏迟》词中“问雪楼台 , 肉阵不教寒透” , 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就是晚唐时期的贵族生活写照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