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事 赵云救主的真实过程

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在三国中被奉为神话 ,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赵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
建安十三年(西元二零八年) , 曹操挥师南下 , 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 , 自己带着十万百姓南逃 , 百姓脚程缓慢 , 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 。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 , 于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 , 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 ,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 终于在当阳长坡追到了刘备军 。
刘备留下二十名骑兵给张飞断后 , 自己带着孔明、赵云等人在三十余骑的护卫下逃走 。按照往例 , 刘备每次仓皇逃跑无不抛妻弃子 , 此时也不例外 , 惟独这一次刘备身边多了一个胆大心细的赵子龙 , 甘夫人和刘禅才没有被曹军俘虏 。
史册中关于赵云当阳救主的记载 , 就只有蜀书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 , 云身抱弱子 , 即后主也 , 保护甘夫人 , 即后主母也 , 皆得免难 。”和蜀书二主妃子传:“……(刘备)弃后(甘夫人)及后主 , 赖赵云保护 , 得免于难 。”这样两句话而已 。既没有百万曹军 , 也没有夏侯恩先送性命再送宝剑 , 更没有糜夫人投井自尽…… 。
然而 , 现实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 , 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十万慌乱的人群中、背后又是五千名号称曹军精锐中的精锐的虎豹骑 , 要怀抱一个婴孩并且保护一名女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 足可证明赵云的胆大、心细、武艺超群 。反倒是如果赵云面对的真的是八十三万大军 , 他还能够“怀抱后主 , 直透重围 , 砍倒大旗两面 , 夺槊三条 , 前后枪刺剑砍 , 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 那何只是神勇而已 , 简直就是神话了 。
史册对赵云的记载大抵如是 , 没有力斩五将的英勇 , 没有力敌万人的壮举 , 也没有担当过什么显赫的职务 。但从汉水空营退敌(注3)中 , 我们看到了赵云的胆识和急智;孔明兵败街亭 , 赵云率领佯攻箕谷的军队撤退 , “云身自断后 , 军资什物 , 略无所弃 , 兵将无缘相失”(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 又是一次胆大心细的表现 。凡此种种 , 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光芒万丈 , 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
景耀四年(西元二六一年) , 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据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 , 功绩既着 。朕以幼冲 , 涉途艰难 , 赖恃忠顺 , 济于危险 。夫谥法所以叙元勋也 , 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按谥法 , 柔贤慈惠曰顺 , 执事有班曰平、克祸定乱曰平 , 应谥云曰顺平侯 。
相对于关张死于个性上的缺失、马超祸及全族 , 陈寿对黄忠、赵云的评价是:“强挚壮猛 , 并为爪牙 , 其灌、滕之徒欤!”灌指灌婴(注4) , 滕指滕侯夏侯婴 。夏侯婴和刘邦是交情绝佳的老朋友 , 刘邦起兵之后夏侯婴便一直担任为刘邦驾车的工作;刘邦在一次大败之后 , 眼见背后追兵甚紧 , 于是将子女抛下车以求减轻车子的负担 , 夏侯婴却勒马停车抱回两个孩子 , 同样的情形连续发生三次之后刘邦才作罢 。
【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事 赵云救主的真实过程】陈寿或许因而以夏侯婴比拟赵云 。而灌婴、夏侯婴的另一个共同点则是并未遭到刘邦猜忌 , 一生隆宠 , 死于文帝之时 。比起有些人喜欢拿典韦、张辽来比拟赵云 , 陈寿的比喻实在恰当多了 。赵云的忠义固然和典韦相仿 , 但典韦拼死护主、力战身亡的悲壮勇绝几乎是三国志中仅见的 , 赵云不免相形逊色 , 而赵云的智略又显然胜过典韦;将子龙比作文远 , 赵云的功绩、声威却都远远不及 。
所以说 , 赵云是经过演义极其夸大的 , 总的来说 , 他有功劳 , 但远没有演义中那么夸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