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楼天子赵佶 风流君王的纨绔生活

【揭秘青楼天子赵佶 风流君王的纨绔生活】徽宗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 , 北宋第八位皇帝 , 元符三年(1100)即帝位 , 54岁去世 , 在位26年 , 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皇帝的典型 。
徽宗时代 , 北宋王朝已走过它辉煌灿烂的历程 , 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 , 国势日薄西山 。徽宗侥幸获得皇位后 , 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 , 意欲调和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 。其后 , 以继承其父神宗的政策为由 , 重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 , 大兴“党狱” , 变乱法度 。他穷奢极欲 , 大肆搜刮江南奇花异石 , 用船运往都城开封 , 称“花石纲” 。徽宗好大喜功 , 遣使约金攻辽 , 以取燕京 , 致使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在靖康之难中为金人俘虏北去 , 转瞬之间由皇帝沦为阶下囚 。
青楼天子:风流君王的纨绔生活
元符三年正月 , 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 , 没留下子嗣 。显然 , 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 。神宗共有14子 , 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 。赵佶虽为神宗之子 , 却非嫡出 , 按照宗法制度 , 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
哲宗去世当天 , 向太后垂帘 , 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 , 哲宗皇帝无子 , 天下事须早定 。”宰相章惇当即提出 , 按向太后像
照嫡庶礼法 , 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不料向太后不同意 。章惇只好改口说 , 若论长幼 , 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 。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 。然而 , 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赵佶 。赵佶并非向太后所生 ,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向太后坚持立赵佶为帝 , 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 可能与赵佶在向太后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有关 。
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住处请安 , 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 , 因此向太后偏爱他 。哲宗病重期间 , 向太后对谁继承皇位 , 早已胸有成竹 , 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见 。她语气坚决地说:“老身无子 , 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 , 不应再有区别 , 简王排行十三 , 不可排在诸兄之前 , 而申王眼有疾病 , 不便为君 , 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 , 向太后办事公平 , 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 , 显然是在偏袒赵佶 , 为其继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 。
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 , 他认为“端王轻佻 , 不可以君天下” , 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 , 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 。双方为此僵持不下 , 互不相让 。关键时刻 , 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 , 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 。章惇势单力薄 , 不再争辩 。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 , 他就是徽宗 。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日 , 自幼养尊处优 , 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 。据说在他降生之前 , 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 , “见其人物俨雅 , 再三叹讶” , 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 “生时梦李主来谒 , 所以文采风流 , 过李主百倍” 。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 , 但在赵佶身上 , 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 , 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 , 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 , 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赵佶迷恋声色犬马 , 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 , 花容月貌 , 又精通文墨 , 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 , 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 。但赵佶并不满足 , 他以亲王之尊 , 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 , 寻花问柳 , 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 , 几乎都与他有染 , 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 , 长期据为己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