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时光之旅”黑洞的10个解读(续)



“奇妙的时光之旅”黑洞的10个解读(续)


文章图片

【“奇妙的时光之旅”黑洞的10个解读(续)】

“奇妙的时光之旅”黑洞的10个解读(续)


5 正常活着
斗士选择了一个黑洞的入口 , 视死如归地进入黑洞 , 他实际上有多种选择: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 一个科尔类型的黑洞 。 也可能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理驱使下 , 选择在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旅行 , 银心黑洞它距离地球25000光年 , 它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430万倍 。 斗士在银心黑洞可能幸免于难 , 就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美好的时光 。 从黑洞物理学得到了一种设想 , 黑洞内的潮汐力作用在任何人的身上毫无意义 ,
黑洞的视界距离黑洞的中心点十分遥远 , 斗士在黑洞内的生活可能与平常人无异 。 黑洞好似巨大的“囚室” , 斗士以“囚徒”身份受到了“终身监禁” , 然而 , 在黑洞的视界之内 , 斗士由于饥饿和饥渴而死亡 , 最终也会由于撞击到黑洞奇点而死去 , 谁也不知道斗士以那种方式结束了生命 。 斗士进入黑洞的视界 , 在潮汐力“剪刀差”的作用下会立刻死亡 , 也许潮汐力变得没有意义 , 斗士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 但谁都不知道斗士活下来的机会 。
当斗士刚好进入了“科尔黑洞” , 理论上有存活的可能 , 这是独特类型的黑洞 , 1963年 , 罗伊·科尔最先提出了科尔黑洞的概念 , 他相信死亡恒星在旋转的双星系发生了塌缩 , 而离心力的作用是阻止了奇点的形成 , 一个缺少奇点的黑洞意味着不用考虑无限的引力 , 人们在科尔黑洞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

6 , 爱因斯坦的幸福时光
爱因曾经设想 , 当进入特定类型的自由下落运动时 , 人们抵消了引力的作用 , 这意味着当作自由下落的加速运动时 , 人们感觉不到自身的重力 , 任何以同样时间下落的物体似乎都不是在作自由下落运动 , 而是处于失重的悬浮状态 。 爱因斯坦引入了失重的概念 , 他将重力的作用效果等同于一个加速运动的体系 , 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广义相对论 。
从伟大而幸福的思想实验出发 , 同样最有福气的想法是斗士奋力一跳 , 进入了黑洞实验场 , 斗士开始作自由下落的加速运动 , 谁都不知道斗士下落到什么地方 , 但按照爱因斯坦的思路 , 斗士感觉不到自身的自由下落 , 他似乎舒舒服服地“悬浮”在黑洞的时空 , 最终撞上黑洞的奇点 。 在斗士自由下落的过程中 , 假如有人在旁边提醒斗士 , 确实看到了斗士的下落 , 这是观测的事实 , 无论斗士的周围有什么物体 , 它们都相对于斗士在作下落运动 , 但黑洞以外的人观测不到斗士的下落运动 。
7 , 白洞
黑洞吸入了任何进入视界的物体 ,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从概念上说来 , 黑洞引力强大到甚至光线也无法逃离它的吸附 , 但人们很少知道黑洞内粒子的终极命运 , 有物理学家相信 , 无论黑洞内的粒子有怎样的结局 , 假如它们从黑洞的一端喷出 , 那么它就是一个白洞 。 人们从未看见过一个白洞 , 无法断定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白洞 , 但从白洞的字面含义可以得知 , 它表示了一个与黑洞全然相反的天体 , 黑洞吸引了周围的一切物体 , 而白洞排斥了进入它的一切物体 。 黑洞和白洞 , 一个吸进物质 , 一个吐出物质 , 人们不可能逃出黑洞的“囚牢” , 但白洞刚好相反 , 人们的“越狱”不费吹灰之力 。
白洞吐出了物质 , 黑洞吞噬了物质 , 在白洞一端创造了一个替换的宇宙 , “黑洞进、白洞出”的理论非常奇异 , 一些物理学家开始考虑将白洞看成是宇宙的源泉 , 我们的宇宙也许通过白洞的“吐槽”而产生 , 看起来好像发生了一场宇宙大爆炸 。 斗士跌入一个黑洞 , 刚好从黑洞另一端的白洞走出 , 拍掉身上的灰尘 , 在一个新的世界 , 斗士开始了新的生活 , 但斗士不能忘记 , 他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宇宙 , 哪怕他对过去的生活记忆犹新 , 或许想到了一句歌词 , “就让一切随风而去” 。

8 , 虫洞旅行见证多彩宇宙
人们可能遭遇没有奇点的黑洞 , 比如:一个黑洞拥有了虫洞 , 设想在虫洞的旅行 , 在斗士的眼前展现了宇宙的万花筒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 斗士在虫洞的一端经历了如夏日炎热的宇宙 , 在虫洞的另一端经历了如冬日寒凉的宇宙 。 虫洞连接了不同的宇宙 , 好似宇宙之间过渡的“纽带” , 好像有一位宇宙大师不停地播放宇宙史的视频 , 一会儿是这个宇宙的历史 , 一会儿是那个宇宙的历史 , 人们的理性与情感反复变换 , 无所适从的大脑忽冷忽热 。 然而 , 虫洞“梦游仙境”的背景出现了坏的结局 , 不同的宇宙图像变化得越快 , 斗士将越快地走进死亡 , 在他周围的光线发生了大的蓝移 , 能量变得越来越大 , 他无法躲过高能量辐射 , 除非斗士在虫洞穿上特别的防护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