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蜀为什么会亡国?两位末代君主又有何异同?

我们知道唐朝灭亡后,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前蜀政权,前蜀偏安一隅,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大发展,然而前蜀政权却仅仅存活了三十五年左右就被后唐灭掉了 。同样由川蜀地方官孟知祥建立的后蜀,虽然也繁盛一时,却也只有四十年的光阴 。说来可笑,前后蜀的投降书都是同一人撰写的:前蜀降后唐的降表是李昊写的,后来后蜀亡时,这位先生居然还在世,又为后蜀修了降宋的表 。蜀人对李昊的投降行为十分反感,于是夜晚在他家大门上写了 “世修降表李家”六个醒目的大字 。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其实在前后蜀时期,成都已经几乎是全国第一繁华的城市了,它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仓禀充实、文化昌盛、百姓也安居乐业 。然而就是先天条件如此优越的前后蜀,为什么还会“亡”得这么快呢?
原来虽然前蜀的开国之君王建很有作为,但后主王衍却是一个骄奢淫逸的败家子 。王建死后,他一接位,就置江山于脑后,日夜宴游,享乐腐败 。
《新五代史》记载“衍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其中 。”可见王衍不体恤民情,为了一己私欲,动用了多少民脂民膏,修建了这么多供自己和权贵享乐的地方 。更有甚者王衍还曾经让人把他喜欢的楼宇包裹上了彩色锦缎丝绸,被称为“重采楼”,风雨打湿了就织品,就全部换上新的,可想其自私和奢侈腐败的程度 。
另外王衍为人作风也荒淫无度,令“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喝醉了酒就让宫人们脱掉衣冠,更是在脸上抹上朱粉,号“醉妆” 。“国中之人皆效之 。”王衍经常“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宫人衣服,皆画云霞,飘然望之若仙 。”“醉妆”这种妆容体现出王衍纵情酒色,作风极不端正,当时道教、佛教是民间信奉的教派,而王衍在青城山道家圣地为所欲为,可想其无法无天 。并且这种作风上行下效,让整个统治阶级都腐败不堪 。
同时王衍还不分忠佞,不听劝诫 。史载王衍“尝以九日宴宣华苑,嘉王宗寿以社稷为言,言发泣涕韩昭等曰:“嘉王酒悲尔!”诸狎客共以慢言谑嘲之,坐上喧然 。衍不能省也 。”就是说王衍在宣华苑宴饮享乐,而嘉王宗寿为人忠直,就痛哭流涕地劝王衍关心社稷百姓,但反遭韩昭等人的取笑,而王衍也完全不能体会到忠臣的良苦用心 。所以从这以后,忠臣再也不愿不敢直言,前蜀的国势也开始江河日下 。
当时后唐新成立,国力并不强,然而后唐庄宗李存勖却是从小追随父亲李克用南征北战的铁血男儿,最初李存勖并不敢打川蜀的主意,然而在知道了王衍是这种纵情酒色的昏君,知道了蜀中权贵大臣也都腐败不堪的情况后,准备平蜀 。当然他为了具体摸清前蜀的虚实,先派李严作为使节人蜀 。李严回来报告说: “王衍只不过是无知小童,大权尽握在一班大臣手中 。但此辈只知扩充家产 。不知抚恤百姓 。君臣上下,穷奢极欲 。依我看来,只要大兵一到,必然望风瓦解 。”后来,唐庄宗兴兵征蜀 。果然从出发起,到攻入成都,只用了七十五天,其势如摧朽拉枯 。
还有更可笑的,史书记载后唐魏王领兵进入成都时,王衍和满朝权贵都吓破了胆,一时不知所措,为了保住性命,王衍不惜低三下四直接打开城门投降,更是在升仙桥(今驯马桥) 率朝中百宫主动迎接 。一向善于“化妆”的王衍,坐了一辆白马拉的车,身着素衣,下车后,牵着用草系住头的羊,然后用绳子拴拉自己,口含玉石,车马跟随后面,以此苟且求生 。魏王当然是下马接受了玉石,为王衍解开绳子,并烧了他的乘车,意思是放王衍一条生路 。而王衍和一帮权贵却不顾亡国之恨,还在东北方向手舞足蹈对敌军谢恩 。想来这样的统治群体,怎么会不亡国呢?
而后蜀开国之君孟知祥,刚称帝就对故旧将属过于宽厚,这些大臣变得放纵横暴,为害百姓乡里:往往夺人良田,毁人坟墓,欺压良善,全无顾忌 。其中以李仁罕和张业名声最坏,据猜测永陵的被盗很有可能就是后蜀初年李仁罕等人所为 。
后蜀的孟昶即位初年大力整顿了朝中贪腐欺压百姓的现象,改善了地方吏治 。而孟昶本人初年也是衣着朴素,励精图治的 。他曾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一度让后蜀国势强盛,将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 。但是他在位后期,正逢中原政权迭兴之际,各家逐鹿中原,无暇顾及川蜀,正好“关起门来做皇帝”,晚年的孟昶贪图逸乐,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无度,朝政十分腐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