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借平定宁王游江南 刚离京王守仁已擒宁王

明代是比较盛产“奇葩”皇帝的,其中最“奇葩”的一位,要算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这位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中的“正德爷”最奇葩的经历,就是他的下江南 。而他此行闹出最大响动的地方,正是在明朝的南都南京 。让我们听南京大学博导程章灿讲讲明武宗在南京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吧 。
宁王造反,让武宗找到了南游的理由
只看正史上的尊谥,完全看不出明武宗朱厚照的“奇葩” 。《明史·武宗纪》称他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虽是北方天子,但以他的个性才华,却更接近于“江南天子”,而且“很有六朝气” 。他爱冒险,也爱恣游 。自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开始,他屡次微服出京,先是到较近的昌平、居庸关等地,直至远到宣化(张家口)、大同 。直到十三年正月才回宫 。其间只因太皇太后崩,才被迫回宫一次处理丧事,处理完了,又离宫远行,流连忘返,乐不思“京” 。
武宗游历了晋陕之地,意犹未尽,进而想游历江南 。很多廷臣上疏谏诤,他一概置之不理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攻陷江西南康、九江等地 。对明武宗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坏事变成好事 。他正愁找不到南游的理由,这下就名正言顺了 。
在南京亲导亲演“再擒宁王”的大戏
这一年七月,武宗亲自挂帅南下,带兵征讨朱宸濠 。然而,皇帝大军刚走到河北涿州,也就是说,刚离开京城不远,王守仁擒获宁王朱宸濠、平定叛乱的捷报就送来了 。如果公开这个消息,皇帝的南巡就要中止,于是,皇帝下令封锁喜讯,大军照常不急不慢地南行 。抵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十二月 。
在16世纪初期的中国,武宗与宁王两人,真心是一对冤家 。他们是同时代人,是一家人,也是政治竞争对手 。感谢周星驰和巩俐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精彩表演,连带着宁王朱宸濠也声名远扬 。其实,当年明武宗不世的戏剧天才,更让众看官大跌眼镜 。到了南京之后,这位凡事都要亲身体验而且身上充满行为艺术的创新细胞的皇帝,亲自导演了一幕“再擒宁王”的大戏 。在军队的包围圈中,宁王被放出来,再由一身戎装的武宗亲自上阵,亲手擒获,于是“圣天子大功告成”的捷报传遍各地 。
明武宗直到次年十月方才班师回京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南京的行宫,并不是昔日皇城明故宫 。文武百官生怕他一旦入住,便再也无意北归,所以让他住在太监王强家 。不知道他们当时编了什么样的理由,才说服了这位向来自作主张说一不二的皇帝 。
快园钓鱼不慎落水留下两个新名胜
明武宗皇后夏氏是上元(今南京)人,明武宗到南京,可以说是走亲家,但这显然不是他南游的重点 。他也寻访过几位旧家名臣,这也不是他南游的重点 。他的重点是江南的声色 。因此,当时南京的“风流教主”徐霖进入他的视野,不是偶然的 。
武宗曾经两次幸临徐霖家——历史上著名的快园 。快园位于南京老城南,大约在武定门东、箍桶巷西侧一带 。据说,明武宗第一次驾幸快园的时候,事先并没有通知 。恰好松江南禅寺有一僧来访,住在快园中,不巧得了疟疾一病不起 。头天夜里,病僧忽然对徐霖说:“圣驾马上要到快园来了,赶快把我的床移到僻静之地避一避 。”果然,“天色一明,诸宦官拥驾至矣” 。这或许只是传闻,但可以看出当时人对此事津津乐道 。
【正德帝借平定宁王游江南 刚离京王守仁已擒宁王】从故老相传的另外几件佚事中,也可以想见明武宗对徐霖的恩遇非同寻常 。一件是他与徐霖戏耍,剪下徐霖的美须髯,做成拂子 。另一件是据说武宗在快园鱼池中钓到一条金鱼,众宦官争相出高价购买,君臣玩得正high,武宗一不小心,失足掉到鱼池中,浑身衣服湿透,爬起来仍然兴高采烈 。自此之后,快园就多出宸幸堂和浴龙池两个名胜,身价陡增 。
君臣之间如此戏谑,忘形到尔汝,确实罕见 。好在徐霖虽然滑稽自雄,却也知道明哲保身 。武宗屡次要授他官职,他坚辞不受,布衣还乡,得保天年 。
明武宗在南京作逍遥游,不说他征歌渔色,只说他夜宿牛首山,也滋扰民间,差一点闹出大事来 。
这事发生在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正史野史说法不同 。《明史·江彬传》说那天夜里宿卫军士惊起,纷传江彬想要叛乱,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 。至于宿卫军士为什么夜惊,《明史》中没有细说,却暗指江彬很有可能与宁王勾结阴谋废立,那时宁王被关在长江中的一条船上,还没死 。这实在是连影子都没有的民间讹传,查无实据,却事出有因,它反映了当时南京的民心和舆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