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苍蝇一网打尽 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 三 )


在这件事上 , 朱元璋快刀斩乱麻的风格体现无疑 。
二是在处理中案时 , 突出一个“狠”字 。
名案解析:空印案 。
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过程可表述为:当时朝廷规定 , 户部(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须每年审核各地方政府例行上报的财务报表 , 且要求非常严格 , 稍有不合 , 立即作废重报 。于是 , 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为了少折腾 , 就便宜行事 , 在进京时携带多份盖好了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 , 以便在与户部反复核对数字后 , 即可重新填制 。308
而造成“空印”的原因是 , 当时的通信、交通工具还不发达 , 汽车、火车、飞机统统都没有 。因此 , 远的省份来回一趟京城需要一二个月甚至数个月 , 且不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如果一旦报表数据有误或是稍有纰漏 , 又得“从头再来” 。长此以往 , 各地财务部门苦不堪言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 于是就出了这个对各方都有利的“空印”招数 , 并为各方所默认接受 。
【老虎苍蝇一网打尽 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头 , 朱元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件事后 , 认为这是个官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的惊天大案 。户部对地方政府报表的审核 , 是当时朝廷(朱皇帝)规定的制度 。执行制度“没有任何借口” , 必须无条件执行 。制度执行中有困难、有弊端 , 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 , 审批认定后方可“变通” , 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否则即是违规 , 违规则必受惩罚 。为此 , 朱元璋震怒了 , 下令将全国十三个省、一百四十一个府、一千多个县的主印官(一把手)共一千三百多人(其中包括监督不力者) , 不论清贪良莠全部处死 , 副职以下官员打一百棍 , 充军流放 。
在这件事上 , 朱元璋铁腕整治的特点展现无疑 。
三是在大案上 , 突出一个“准”字 。
名案解析:郭桓案 。
事件起因: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 , 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郭桓贪污 , 并检举其贪污行为如下:
第一条 , 挪公款 。应天、镇江等五个州、府 , 是朱元璋最早的根据地 , 也就是“红色老区” 。由于老区人民长期“无私支援”朱元璋的军队南征北战 , 为了回报这份恩德 , 朱元璋决定免除这些地方所有民田的夏税秋粮 , 官田则减半征收 。但是 , 到了征税的时候 , 这些州县几十万官田的夏税秋粮 , 竟无一粒收缴上仓 , 全部被郭桓等人勾结地方官员 , 私自瓜分了 。第二条 , 吃回扣 。户部本该收浙西地区的秋粮450万石 , 郭桓却只收了60万石粮食和80万锭银钞 。这些银钞可以抵200万石粮食 。剩下的190多万石粮食 , 就被郭桓伙同当地的官员私分了 。第三条 , 乱收费 。以郭桓为首的贪官污吏在征收皇粮国税时 , 巧立名目 , 扰民害民 , 收取的费用五花八门 , 多如牛毛 , 比如:车脚钱、水脚钱、口食钱、库子(即仓库保管员)钱、蒲篓钱、竹篓钱、沿江神佛钱(运输官粮的时候需要求神拜佛 , 以保佑官粮押运平安的钱) 。第四条 , 收红包 。郭桓等人收受应天等地富户徐添庆等人的贿赂 , 私自免除他们的马草(战马所需的草料) , 将负担转嫁给已经交纳马草的安庆百姓 。第五条 , 假充真 。郭桓还搞纳粮入水、纳豆入水的勾当——每年都有一些奸诈的大户 , 伙同仓库官在豆、粮中拌水 , 以增加斤两 。每间仓库容量不下一万余石 , 往往只因为一户刁民掺水 , 结果就导致官粮经湿热一蒸而全仓坏掉 。
对于这个举报 , 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 , 他立即成立了以国家检察院副院长(右审刑)吴庸为组长的郭桓案专案组 。专案组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后 , 很快向朱元璋汇报了调查结果:郭桓等人几年之内连贪污带盗卖再加上掺水毁掉的官粮 , 总共造成了2400万石粮食的损失 , 而这相当于当时整个国家一年的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