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轶事 国父孙中山正在旧金山刷盘子?( 二 )


孙中山住进温家的日子里,小温徵德和她的几个姐姐还负有轮流为孙先生望风和送信的任务 。其时旧金山清政府的领事还有相当势力,华侨也多,各色各样的堂口也复杂,相互之间时有格杀和械斗 。清领事也收买了一些堂口大佬和师爷,伺机暗杀和绑架革命人士 。温徵德从李是男、黄伯耀口中得知,当时清政府驻华盛顿公使馆就直接雇有侦探,跟踪孙先生 。所以孙先生每到一处讲演结束,即由同盟会负责掩护,迅速离开 。李当时属垅西堂,黄属江夏堂,这两个堂口都派有枪手担任警卫 。当时全美致公堂都拥护孙先生,旧金山洪门致公堂是华侨中最大的堂口,办有《大同日报》鼓吹革命 。但是整个旧金山致公堂里没有一个同盟会员,同盟会旧金山支部和旧金山洪门致公堂之间没有统一组织,这让孙中山深为郁闷 。所以当他秘密来到旧金山后,即召开大会,发展会员,而且亲自带领同盟会员一起加入致公堂 。这样的举措当然会给他的人身安全带来风险,但他已顾不得许多了 。
当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其时正在美国一家餐馆打工 。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中山时年46岁,正值壮年 。据党史所载,他那时正在北美“致公总堂”支持之下,组织个“筹饷局”,到处巡回讲演革命,筹募军饷 。但据一些私人记述,中山此时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 。武昌起义期间,他正在科罗拉多州典华城(Denver,亦译但维尔或敦复)一家卢姓唐餐馆中打工,当“企台”(粤语,即茶房) 。他原先对“武昌暴动”的消息,并未有太强烈的反应 。因为同样的起义他已领导过十次了,何况这次的发动者和他并无直接关系呢!可是一天他正手捧餐盘自厨房出来为客人上茶时,忽然有一同事向他大叫一声说:“老孙,你有份‘电报’ 。”说着,那同事便把那份来电丢到“老孙”的餐盘中去 。中山拆阅来电,不禁喜出望外 。原来那电报(显然是黄兴打来的)是要他立刻束装回国 。因为革命情势发展迅速,“中华民国”可能即将成立;一旦成立了,则首任“大总统”,实非君莫属也 。—果然,两个多月以后,企台(跑堂小二)老孙就真的做起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了 。(见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孙中山先生当年在餐馆打工原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在清末民初劳工并不神圣的中国社会,如说孙总统曾在美国当茶房,怕引起国内守旧分子的误会,所以讳言之 。在历史学家唐德刚看来,“在美打工,何损于孙国父的日月之明?相反地,孙公的打工正可说明先贤缔造‘民国’的艰难,足为后世子孙追念耳” 。而这样的艰难曲折,通过孙中山于辛亥革命爆发前,在美国诸多城市留下的跌宕起伏、充满凶险的行迹,已足可让我们领略到洋溢在他身上的为革命殚精竭虑,倾尽献身的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