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未解之谜 墓主身份遭质疑
西汉海昏侯经考古学家的证实墓主是刘贺,但这个回应引起了很多考古爱好者的强烈质疑,因考古学家在墓主身份确定之后并没有立即公布,所以他们认为墓主的身份有问题,那如果真是这样海昏侯墓的墓主不是刘贺那究竟是谁呢?
近日,考古学家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墓主身份成谜,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 。有人对海昏侯墓墓主身份发出了质疑,他认为海昏侯墓墓主很可能不是刘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采访人员针对此事采访了考古团队的领队杨军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杨军是怎么说的 。
采访人员:考古团队最初对外宣布于2015年的12月25日公布墓主身份,后来又推迟到2016年1月上旬,最终确认身份已经是3月份了 。为什么确认时间一推再推?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或者说专家组人员对墓主身份提出了别的说法或者是异议?
杨军:我们搞考古的最讲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文物的发掘情况而展开 。这次证明墓主身份,有三个直接证据: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在内棺 。考古人员在棺内发现了遗骸的痕迹,而在遗骸腰部位置,发现了一枚“刘贺”名字的玉印 。另外两个直接证据,一是专家组在出土的墨书金饼上,释读出“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字样,“贺”字直指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年号,正是刘贺生活的年代;二是出土的许多木牍上,记有海昏侯与夫人写给汉宣帝和皇太后的奏章,其中有刘贺的落款,并自称“海昏侯臣贺”,“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也都清晰可见 。
除了“刘贺”玉印是在考古现场当场挖掘并发现的以外,另外两个证据都是我们在现场提取之后,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出来的 。我自己也是在春节之后,从实验室那边得到这些消息的 。
在汇总了这些证据之后,国家文物局就派出专家组前来认证 。2月24日到27日的这几天时间里,专家组结合上述信息,对墓主身份进行反复的论证,最后确定墓主身份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无疑 。
采访人员:27天的帝王经历,给刘贺在汉书中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罪名,并说他在这27天中一共做了1127件坏事 。但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有诸如编钟、琴、瑟等礼乐用器,也有孔子像及孔子生平的屏风,以及各式漆砚、棋盘等文物,向人们展示的刘贺应该是一个受儒家思想教化、爱好音律、情趣高雅的“文艺青年”的形象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加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信息的解读,刘贺的形象有可能被“翻案”呢?
杨军:考古就是要被材料牵着鼻子走,要通过这些出土文物,发掘它们背后的信息,让文物说话 。过往我们对刘贺这个人的了解,都是通过文献记载,而文献记载里的刘贺,确实是一个非常荒唐、胡作非为的人 。
从目前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翻案”不好说,但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文献资料记载的刘贺的另一面 。从历代墓葬的发掘可以了解到,随葬物品一般为墓主经常使用的东西 。比如在回廊文书档案库中出土了两方砚台,而这两方砚台可以肯定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 。
主椁室西室出土了一件绘有孔子像并记录孔子生平及弟子情况的漆器屏风构件,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 。而通过对墓中出土的简牍进行初步释读,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儒家经典著作 。这印证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西汉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也起码说明了刘贺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
采访人员:刘贺的一生,既做过昌邑王,又当过27天的皇帝,最后被贬为海昏侯 。那么,作为“废帝”,他的丧葬礼仪与规模,和一般的诸侯王有什么区别吗?
杨军:目前我们对于海昏侯墓的定位是“典型的西汉时期列侯墓” 。汉代对于丧葬的礼器、规模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 。因此,在制度有明文规定的地方,比如封土规模、黄肠题凑、金缕玉衣这些层面,海昏侯墓都没有,因此说它是一个典型的“列侯墓” 。但是,在制度未明文规定的地方,海昏侯墓都尽量给自己充盈帝王之气,比如墓里大量的铜钱、金器,这在一般的列侯墓里是很难看到的 。
再比如,海昏侯墓出土三堵悬乐,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 。那么在海昏侯墓出土的三架悬乐,明显高于“候”的官职 。还有我们在海昏侯墓主椁室里提取了十个青铜鼎 。关于墓葬里鼎的使用,西周时期有严格规定,帝王家也只能用九个 。但是到了汉代,用鼎制度衰落,“鼎”的政治意义逐渐被剥离了,主要起到厨具兼餐具的用途 。海昏侯墓的建造者在墓里放了十个鼎,也是为了显示其身份的特殊 。
推荐阅读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传统神话故事之哪吒闹海
- 周康王姬钊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周康王陵墓在哪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清太宗皇太极的一生挚爱是海兰珠吗?
- 少见的灵异怪事:史上盗墓者所遭受的八大报应
- 恐怖 昭陵圣号碑惊现“石碑幻影”!
- 历史上盗墓贼为何不屑于偷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
- 揭秘守墓“活死人” 不能见活人只能吃贡品
- 唐哀帝李柷怎么死的?唐哀帝李柷的陵墓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