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 坏处多过好处
许多人都说 , 清朝是祸害中国的朝代 , 慈禧是祸害清朝的悍妇 , 光绪是惧怕慈禧的废物!
这话一点都不假 。特别是光绪掌政以后 , 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都看出中国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 , 纷纷持刀扛枪 , 意欲对中国宰割 。
但是甲午海战失败、把中国推向列强砧板 , 这绝不仅仅是慈禧光绪的原因 , 背后更有很多瞎鼓捣的人 。
翁同龢(1830~1904) , 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 。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 。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在光绪时期 , 因卷入“帝党”与“后党”的政治斗争被慈禧太后罢官 。
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 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 。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 , 评价甚高 。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
【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 坏处多过好处】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 , 通读《四书》《五经》 , 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文书院 。1845年应院试考中秀才;1856年考中状元 。
1865年 , 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 , 授读同治帝 。1875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 , 授读光绪帝 , 前后达20余年 。
翁同龢学识渊博 , 除了正常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必读课外 , 还特意安排了许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义著作 , 新学旧学兼顾 , 中学西学结合 , 循循善诱 , 引导光绪帝关心现实政治 , 留意中外大势 , 清除积弊 , 力振纲纪 。
翁同龢把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从政、从教的实践活动中 , 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 堪称近代教育的第一导师 。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绪帝扩大了知识领域 , 为以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
如此看来这翁同龢不是挺好的吗?但这人都有两面性 , 翁同龢好处虽有 , 坏处却更可怕 。
翁同龢以帝师自居 , 对光绪言语失礼 。据时人记载称 , 一次与光绪争执 , 翁同龢竟拿起砚台扔向光绪 , 虽没有击中 , 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 , 翁的跋扈是公开的秘密 。
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 , 他能总揽大权 , 并非因政绩过人 , 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 , 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源 , 因此翁同龢有极强的争宠意识 , 在具体问题上 , 经常窥伺上意 , 见风使舵 , 立场极为飘忽 。
在戊戌变法前 , 翁同龢的地位已经不稳 , 因他在甲午战争中是坚决的“主战派” , 结果清军惨败 , “洋务运动”多年成果虚掷 , 清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 。翁同龢主战 , 并不建立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 , 而是他看出光绪想借此战扩张自己的权力 , 故主动奉迎君意 。此外 , 翁同龢别有私心 , 刻意借此营造自己忠君、坚韧、不妥协的历史形象 。
他虽是光绪的老师 , 但却站在慈禧一边 , 天天给慈禧捧臭脚 。而且他是清流派帝党的头子 , 在朝中一呼百应 , 势力非常大 。只可惜 , 这么大的势力却不为国家命运着想 , 只想着排除异己 , 窝里反 , 起内哄 , 把光绪的脑子全都给搅乱了 。
他和以李鸿章为首洋务派针锋相对 , 在日军舰队入侵的关键时刻 , 他们不一致对外 , 却明争暗斗 , 结果让日本人钻了空子 。翁同龢主管的军机处掌管军事 , 不但不补充军备 , 反而克扣军费 , 致使北洋水师装备老化 , 弹药过期 , 直接导致战争失败 。
七千余水军葬身海底 , 中国被迫与日军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中国的面子彻底丢光 , 日本彻底疯了 , 以至后来大举侵华 , 糟蹋中国达八年之久 。
甲午败后 , 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 , 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 , 认为李接战不力 , 甚至提议将其斩首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明朝皇帝服饰具体介绍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 乞伏乾归有多少个子女 乞伏乾归的子女都是谁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