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竟然希望自己早死 其预料到清朝灭亡结局
时已晚清 。
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 , 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 , 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 , 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 。然而 , 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 , 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 , 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 , 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底还有多长 。在《能静居日记》中 , 赵烈文详记了他与曾的这次谈话及此后曾国藩对清王朝命运的思索 。
只要没有紧急繁忙的军政事务 , 曾国藩晚上往往喜欢与幕客聊天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 , 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 , 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对赵说:
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 , 明火执仗之案时出 , 而市肆乞丐成群 , 甚至妇女亦祼身无袴 。”民穷财尽 , 恐有异变 , 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
【曾国藩竟然希望自己早死 其预料到清朝灭亡结局】天下治安一统久矣 , 势必驯至分剖 。然主威素重 , 风气未开 , 若非抽心一烂 , 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以烈度之 , 异日之祸 , 必先根本颠仆 , 而后方州无主 , 人自为政 , 殆不出五十年矣 。
就是说 , 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 , 势必会渐渐分裂 , 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 , 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 , 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 。但据他估计 , 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 , 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 , 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
听了赵烈文这番话 , 曾国藩立刻眉头紧锁 , 沉思半天才说:“然则当南迁乎?”显然 , 他不完全同意赵烈文的观点 , 认为清王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 , 有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后南北分治、维持“半壁江山”的王朝一样 。对此 , 赵烈文明确回答说:“恐遂陆沉 , 未必能效晋、宋也 。”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 , 恐将彻底灭亡 。曾国藩反驳说:“本朝君德正 , 或不至此 。”赵烈文立即回答道:“君德正矣 , 而国势之隆 , 食报已不为不厚 。
国初创业太易 , 诛戮太重 , 所以有天下者太巧 。天道难知 , 善恶不相掩 , 后君之德泽 , 未足恃也 。”赵的谈话确实非常坦率 , 他实际上否定了清王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 。清军因明亡于李自成、吴三桂冲冠一怒大开城门而入关 , 所以“创业太易”;入关后为震慑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汉人而大开杀戒 , 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 所以“诛戮太重” , 这两点决定了清王朝的统治缺乏“合法性” 。而清王朝后来的君王——可能他心中所指为康、乾、嘉——“君德”固然十分纯正 , 但善与恶并不互相掩盖弥补 , 何况“天道”已给他们带来了文治武功的“盛世” , 作为十分丰厚的报答 , 因此这些后来君主们的“德泽”并不能抵消清王朝开国时的无道 , 仍不足补偿其统治的合法性匮缺 。
对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番言论 , 曾国藩并未反驳 , 沉默很久后才颇为无奈地说:“吾日夜望死 , 忧见宗祏之陨 。”“祏”是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 , “宗祏之陨”即指王朝覆灭 , 曾国藩也预感到清王朝正面临灭顶之灾 。
当然 , 在一段时间内 , 曾对此问题的看法仍十分复杂 。虽然有时承认现在“朝无君子 , 人事偾乱 , 恐非能久之道” , 但有时又对清王朝仍抱某种希望 , 认为现在当朝的恭亲王奕为人聪颖、慈禧遇事“威断” , 所以有可能避免“抽心一烂”、“根本颠仆”的结局 。而赵烈文则坚持己见 , 认为奕“聪明信有之 , 亦小智耳” , 慈禧“威断”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 。要想挽救颓局 , 像现在这样“奄奄不改 , 欲以措施一二之偶当默运天心 , 未必其然也” 。“默运天心”颇有些神秘主义色彩 , 但在此更可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天道”、某种“历史规律” 。现在局面如此不堪 , 如无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仅靠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修补补 , 实在无济于事 , 而奕、慈禧均非能对体制作出重大改革之人 , 所以清王朝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
推荐阅读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倚天屠龙记赵敏原型 竟然嫁给朱元璋次子?
- 刘邦的储位乱局 刘邦更希望刘如意继承其皇位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日本人最想盗挖的中国帝王陵 竟然是他?
- 她是谁?六十多个妻子中的一个竟然这么厉害
- 温峤娶妻的故事 为娶表妹竟然自己做月老
- 西游记秘闻 高贵的王母娘娘竟然也玩出轨
- 司马懿最畏惧的人竟然是他的妻子张春华?
- 宋仁宗的皇后竟然是大街上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