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文章图片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文章图片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文章图片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文章图片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单细胞生物能有多聪明?绒泡菌,在走迷宫游戏中,能轻松击败人类


我们总爱比较动物世界中谁的智商最高 , 其中黑猩猩、海豚、乌鸦、章鱼等动物被认为是各自领域中的“智商天花板” 。 有人可能会问 , 只有动物才有智力吗 , 花草树木 , 细菌病毒之类的生物就没有智力吗?

智力 , 是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 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 从狭义上说 , 除了动物之外的生物确实是不具备智力的 , 但广泛来说 , 人们在动物之外的生物中 , 发现了智力存在的迹象 。

多头绒泡菌 , 就是单细胞生物中的“智商天花板” , 在某些方面这种生物甚至可以超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 多头绒泡菌是一种黏菌 , 因此也被称为“多头黏菌” 。 但黏菌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单一类群 , “黏菌”这一词是是对几种行为相似的真核生物的广义术语 。 黏菌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真菌 , 它跟变形虫是近亲 , 在系统发生学上是一种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类群 。
多头绒泡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 它一般只包含一个细胞核 , 它不可能拥有大脑 , 但它却能表现出一种基本的智力形式——它能解迷宫 。

当科学家将一只多头绒泡菌放置在一个塑料迷宫的起点后 , 它会伸出数百根卷须 , 探索所有可能的路径 , 直到找到一条路径 , 到达终点出口 , 触及放置在终点的食物 。 然后它会收回所有通向死胡同的卷须 , 开始享用食物 。
作为人类的你也许觉得很简单 , 但你要知道 , 玩这个游戏的玩家一只单细胞生物 , 它全身上下就一个细胞 , 而我们人类的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多达1000亿个 , 比银河系的恒星数量还多 , 而且神经元之间形成的节点更是数不胜数 。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 如果通向终点的路径有多条 , 多头绒泡菌会知道哪条路线最短 , 进而节省能量消耗 。

科学家们还发现 , 多头绒泡菌表现出了记忆的能力 。 当多头绒泡菌解迷宫时 , 无论它的卷须到达哪里 , 它都会留下一抹黏液 。 使用这种黏液 , 多头绒泡菌可以避免它已经走过的道路 。 这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 , 尽管是初步的 , 类似于记忆的东西——一种外在的物质形式 。

在人类的生活中 , 我们知道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可能会有千万条 , 如何选择最快捷的路径 , 有时候我们人类都搞不清 。 在一次实验中 , 科学家们将多头绒泡菌放置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图上 , 并将燕麦片放在主要城市的位置上 , 以诱导它伸出卷须 , 实验结果显示 , 多头绒泡菌确实找到了城市之间最快捷的运输路线 。
比如 , 在实验中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和巴利亚多利德之间存在庞大的交通网络 , 在没有手机地图的年代 , 司机们光看着纸质的地图 , 是很难找到两座城市之间的最短路径的 。 但多头绒泡菌却能找到最优路径 , 实现最小化细胞质运输距离 。

此外 , 多头绒泡菌还表现出了记录时间的能力 。 科学家们曾经将多头绒泡菌放入一个长槽中 , 让它沿着槽移动 。 每30分钟 , 科学家就会降低温度和湿度(黏菌在炎热潮湿的条件下会茁壮成长) , 多头绒泡菌则放慢了移动的速度以减少能量消耗 。 经过多次的降低温度和湿度的操作之后 , 科学家们停了下来 。 结果令人惊讶 , 多头绒泡菌每30分钟就会减速一次 , 即使温度和湿度没有变化 , 这表明多头绒泡菌表现出了学习能力和记录时间的能力 。

同时 , 多头绒泡菌还会追求最理想的饮食 。 另一个实验是在圆形的容器中放置多头绒泡菌 , 容器外围的12个方位都放置了不同的食物 , 每种食物由不同的比例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组成 。 但所有实验中的多头绒泡菌都选择了最理想的食物 。 让人没想到的是 , 小小的一个单细胞生物 , 也会这样的“精挑细选” , 而不是“饥不择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