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法知识点,涂山环保( 三 )


③BOD容积负荷的实际取值范围
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有机废水 , 如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等 , BOD容积负荷宜取1.0-3.0Kg BOD/(m3·d);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 , 如印染废水等 ,BOD容积负荷取0.5-1.0Kg BOD/(m3·d)更为稳妥 。
3、接触停留时间
①接触停留时间同处理效果有很大关系
在相同的进水水质条件下 , 若接触停留时间愈长 , 则处理水BOD值愈低 , 处理效果亦就愈好;反之亦然 。
这是因为 ,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同微生物机体的化学过程紧密地联系着 。 不论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 , 还是将比较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细胞物质 , 都需要一定时间 。 特别是被吸附与附着在生物膜上的有机物经氧化分解和细胞合成作用全部转化为稳定物质(有机物无机化)所需时间较长 , 一般为数小时乃至数十天 。 因此 , 处理效果对接触停留时间的依赖性很大 。
②接触停留时间同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有关
在原水水质和处理水质都相同的条件下 , 一段法同多段法相比较 , 所需要的接触停留时间是不相同的 。 一般地 , 二段法或多段法的总接触停留时间短于一段法 。
对于BOD浓度较低的城市污水 , 宜采用二段法工艺流程 , 总接触停留时间1.0-3.0h , 一氧池接触停留时间约占总接触停留时间的2/3 , 二氧池约占1/3 。
对于中等浓度的工业废水(如BOD浓度为150-300mg/L) , 接触停留时间宜采用3-6h 。
对于高浓度的工业废水(BOD浓度为500mg/L以上) , 接触停留时间宜采用8-16h 。
3

填料选择
(1)填料的作用及要求
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 , 同时兼有截留悬浮物质的作用 。 因此载体填料是氧化池的关键 , 直接影响着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效能 。 同时 , 载体填料费用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的基建费用中又占较大比重 , 所以填料关系到接触氧化技术的经济合理性 。
通常 , 对载体填料的要求是:
①生物膜的附着性
表面粗糙度是能否很快形成初期生物膜的主要因素 。 表面粗糙度大 , 挂膜快;表面粗糙度小 , 挂膜慢 。
生物膜附着还同微生物和载体填料表面的静电作用有关 。 一般微生物常带负电 , 若填料表面的电位愈高 , 则可以推测生物膜附着愈易;反之亦然 。 由于微生物可以视为亲水性粒子 , 所以在亲水性填料表面易附着微生物 。 于是 , 有的塑料填料在使用前先进行了提高表面亲水性处理 。
②水力学特性
载体填料的水力学特性包括空隙率、比表面积、形状尺寸、填充率等 。 空隙率影响水的实际停留时间和生物膜量 。 空隙率愈高 , 氧化池阻力愈小 , 同时需要填料少 , 降低造价 。 但是 , 空隙率高时机械强度和比表面积都比较小 。 比表面积影响氧化池单位容积的生物膜量 。
若载体填料的比表面积大 , 则不仅对溶解性底质 , 而且对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 。 但是 , 比表面积大的填料带来的问题是 , 流经填料内的水流阻力增大 , 能量消耗随之增大 , 同时易于堵塞填料 。 为了防止堵塞 , 就要提高反冲洗强度 , 这样使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受到冲刷 , 微生物的食物链变短 , 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就大 。 因此 , 一般固定床氧化法载体填料的比表面积宜在一至数个100m2/m3之间 。
填料的形状尺寸除了同空隙率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以外 , 也是影响填料间水流态的重要因素 , 一般用雷诺数Re表示 。 Re小于2000为层流 , 大于2000为紊流 。 若填料间紊流愈甚 , 则水与生物膜接触效率愈高 , 生物膜更新愈快 , 增大了去除污染物质的能力 。 但是 , 为了提高Re , 势必要增大流速 , 从而增大能量消耗 。 若比表面积小 , 则Re值大 , 提高单位生物膜表面积的净化效率 。 因此 , 从这一点考虑 , 则采用比表面积小的填料是有利的 。
若空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形状尺寸均一 , 则水流阻力小;反之亦然 。 从节能观点来看 , 填料间的水流阻力愈小愈好 , 这是一个方面 。 但另一方面由于填料自身具有整流作用 , 阻力愈大 , 则填料内流速分布比较均一 , 因此克服氧化池内流速偏差是有效的 。
③经济性
影响填料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材质、填料形状与厚度、加工工艺过程等 。 不言而喻 , 采制价格低廉、厚度小、加工工艺简单 , 则成本低 。
当建设资金充足时 , 可以考虑一次性采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价格又较贵的填料;若建设资金比较短缺时 , 建议可以先使用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填料 , 如软性纤维填料 , 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 而以后再逐渐更换成其它更为理想的填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