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兵|【不止游戏】士兵所佩戴的“狗牌”都有哪些有趣的细节?( 三 )

误解和矛盾 。 但也因此会带来一些麻烦 , 比如犹太身份的士兵就很不愿意把标识刻上去 , 原因大家也清楚 。 到时候不幸被德军俘虏 , 很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危险 。
不过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 , 二战美军的狗牌比现在使用的狗牌多了一个缺口 , 这个缺口一直有个传言 。 传言称这个缺口是士兵阵亡后 , 他的战友可以取下副牌带走 , 然后将主牌放入阵亡者的口中 , 而缺口刚好让狗牌更好的卡在阵亡士兵的牙齿上 , 所特意制作的 。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 然而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不对劲 。
实际上这个缺口并不是传言所示 , 而是当时的狗牌需要快速地印刻信息 , 于是军方用的是手持的压印机在薄钢板上钢印 , 缺口只有用于狗牌在机器上的对位标识 。 如果没这个缺口就对位 , 搞不好会把内容颠倒过来 。 至于将狗牌塞到嘴中可以卡在牙齿上这个做法 , 只是战场上的士兵们无意间发现了缺口狗牌的另一种用法而已 。
这个传言一直到了越南战争时期 , 美军升级了冲压设备取消了狗牌缺口 , 才跟着一起消失 。


我这手上刚好就有一个狗牌包 , 这里面有美军的也有德军的 。 我们先看美军现在使用的狗牌 , 其中有一个是有一圈黑色橡胶圈包裹的 , 而另一份是没有的 。
这个黑色橡胶圈干嘛的 , 原因是越战时期升级了这种取消缺口的兵籍牌 。 当时的美军主要是在丛林作战 , 越南的天气又闷又热 。 导致大部分士兵尽可能穿得很少 。 在游戏中也是经常见到穿个背心就上阵的队友 。
正是因为这样 , 裸露在外的不锈钢狗牌 , 在打起来后各种大动作下 , 很容易划伤士兵的皮肤 。 如果被划伤在加上湿热的环境 , 导致伤口溃烂产生非战斗减员 。
同时裸露的两片钢制狗牌在行动中 , 会互相产生碰撞 , 或者和武器碰撞产生响动 。 进而暴露自己的位置 。 正是这些缺点 , 导致美军很多士兵对此深恶痛绝 , 许多人私自将狗牌取下 , 以免这个“证明死亡”的狗牌提前让自己死亡 。 有些士兵还会金属过敏 , 为此自己弄包装比如套个塑料袋 , 所以后来在大量士兵的反馈下 , 军队就配发了这种橡胶圈用于包裹狗牌来解决问题 。
另外美军自越战后期对狗牌进行了调查 , 发现狗牌在受到爆炸冲击波波及时 , 更容易割破士兵的皮肤 , 相当于士兵身上自己戴个死亡破片 , 本来没死都被狗牌划死了 。 为了不让狗牌变成弹片 , 在1976年后美军规定了每片狗牌的重量为4.1克 , 材料也明确使用厚度为0.5mm的不锈钢 , 同时制作卷边 。 这些改动使得狗牌在遇到冲击波时能够发生形变 , 不再那么坚硬的划伤士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