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大小周、996:当互联网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婷婷
来源:深响(ID:deep-echo)
2021开局 , 拼多多又成为了话题中心 。
在二级市场 , 拼多多依旧风光无两 。 截至12月30日美股收盘 , 拼多多股价上涨7.77% , 市值破2100亿美元 , 超越美团成为国内市值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 与风光相伴的 , 是一条“拼多多23岁员工加班后猝死”的传闻 。
1月3日晚 , 有脉脉网友在网上爆料 , 称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员工在凌晨一点半下班路上猝死 , 年仅23岁 。 这一消息在当晚刷屏朋友圈 , 但4日一早 , 这一脉脉爆料贴已无法访问 。
文章图片
图2/4
4日中午 , 网上流传出拼多多在知乎上的一则回复 , 再次引爆舆论 。 在知乎话题“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担哪些责任?”话题下 , 一个拼多多已认证的官方账号回复:“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 , 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 。 ”这一回复同样很快被删除 。
4日下午 , 拼多多就此事做出回应 , 表示公司同事一直陪伴家属 , 遵父母意愿 , 该员工于1月3日火化 , 公司也不对外发公告 。 “恳请各位关心张*霏的朋友和公众 , 不要相信各种网传截图和所谓的“拼多多回应” 。 ”
不过 , “知乎小管家”在傍晚时发文称 , 网传拼多多在知乎上的回应 , 确实是由知乎认证账号“拼多多”创建、并在不到一分钟后自行删除 。
除了这一段简短的回应之外 , 关于该员工具体的身体情况、工作强度等无法考究 。 参考《财新》提供的消息 , 该名女性员工凌晨下班为正常工作时间 , 新疆作息凌晨一点大约相当于北京时间十一点 。 卖菜业务员工多为晚间上班 。
文章图片
图3/4
抛开这一无法定性的个案不谈 , 互联网企业工作节奏过快、压力过大 , 导致员工健康受损、甚至猝死 , 这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 。
仅看近五年时间 , 相关事件就不胜枚举 。 2015年底 , 一名腾讯游戏员工猝死 , 事后其同事发布请愿信 , 呼吁高层领导重视员工过度加班现象 。 2016年 , 前阿里DT总监猝死 , 天涯副主编猝死 , 在对他们的评价中 , 也高频出现“工作拼”、“经常熬夜加班”等形容 。 近几年 , 依旧不时出现员工猝死新闻 , 涉及企业包括途牛、华为、商汤等 。
阴影不仅笼罩着“打工人” , 作为老板的互联网创业者们 , 在健康、生死面前也一概平等 。 2016年 , 春雨医生创始人因心梗猝死;2018年 , 互联网健康险服务平台大特保创始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 。 一系列互联网创始人的骤然退场 , 引发了对互联网创业者心理状态、健康状态的更多关注 。
很难直接讲明 , 上述事件的发生 , 与他们互联网员工、创业者的身份是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联 。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趋势是 , 互联网对员工时间的挤占、对员工身体与心理造成的负担 , 已经成为互联网“造富”光环之下的灰暗一面 。
此前 , 关于工作压力过大、员工不堪重负的情况 , 更多出现在制造业 。 富士康自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连续发生14起跳楼事件 , 招致全社会的口诛笔伐 , 也让各行各业不断反思富士康的工作模式 。
但似乎 , 十年过去 , 被捧上神坛的互联网大厂们已经忘记了曾经惨痛的教训 。
【|猝死、大小周、996:当互联网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联网人的工作时间正在不断延长 。 首先 , “996”正在取代8小时工作制 。 去年3月 , 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 , 程序员们联合抵制互联网“996”工作制 。 不过 , 程序员们获得的来自大佬的明确回应 , 只有马云所说的 , “任何公司不应该 , 也不能强制员工996” , 但“996是修来的福报” 。
此外 , “大小周”也正在取代“双休”制度 。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 , 快手在日前召开全员会 , 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启全员大小周 , 即大周工作六天、小周工作五天 。 更早之前 , 也有在脉脉上的匿名爆料称 , 拼多多有“超级大小周”制度 , 即大周工作七天、小周工作六天 , 以此计算 , 一个月仅有两天休息时间 。
即便工作如此努力 , 互联网人还面临着对前途的焦虑 。 35岁之后 , 还没有晋升为高管的员工将被淘汰 , 这已然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 。 互联网似乎只属于年轻人 , 这背后的一个逻辑似乎是 , 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 , 只有年轻的身体才能够胜任 。
文章图片
图4/4
种种现象指向一个趋势 , 互联网正在走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不仅是大家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 , 大厂的人数也正变得越来越多 。 截至2019年末 , 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人数超过10万人 , 截至2020三季度末 , 腾讯的员工人数超过7.7万人 。 2020年初 , 字节跳动就宣布员工人数会达到10万人 。
近两年 , 互联网企业市值疯涨 , 腾讯市值突破五万亿港元 , 美团逼近2万亿港元 , 拼多多总市值也已超过2000亿美元 。 但这背后推动增长的 , 似乎包含着更多的劳动力与更长的工作时间 。
这已然违背了互联网的初心 。
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曾经总结说 , 互联网强大的原因在于其具备四个效应 , 梅特卡夫效应、双边市场效应、传统经济中的规模效应和传统经济中的协同效应 。 基于这四个效应 , 互联网能够制造出非常难得的收益递增现象 。 通俗来讲 , 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通过创新 , 将效率与收益放大 。
讲究“效率”的互联网也开始依赖于人力堆砌时 , 其与制造业的本质区别似乎逐渐被磨平 。
当然 , 话说回来 , “互联网”、“996”、“大小周” , 都是个人对工作、生活的一种选择 。 “你选择安逸的日子 , 就要承受安逸带来的后果” , 只是打工人选择的余地 , 确实不多了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