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随笔】Before Your Eyes( 二 )


这样的故事太过幸运和完美 , 以至于让我觉得这其实是无能的升华 。 将不合愿的劳动升华成所谓的实现自我 。
3
影子工厂的 Lynri 也是相同的背景:天资禀赋、家庭美满但身患绝症 , 他们同样在实现愿望的路上遭遇设定中不可扭转的事故 , 并且除了含恨妥协以外没有第二次实现的机会 , 最后他们却可以在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实现美好的结局 , 真正让我感到厌倦和遗憾的正是这种不断涌现为了刺激多巴胺设计的动荡起伏的故事 。 但同时 , 每天都在上映的普通人的故事在大家心中的确无法产生吸引力甚至更深刻的感悟 。
当初 Vlog 的兴起让我看到了人们求同存异的渴望 。 每一个观看着他人生活的人 , 都想从中体验与过去不一样的活法 。 现代社会里一个个相互疏离的自我 , 渴望在虚拟世界与他人重新联结 , 其中还不会因此牺牲个体的自由 , 完美的解决了作为社群性动物来自本能的欲望 。 如果那样的方式称得上美好的话 , 那我们克服社交困难 , 努力从磨合中达成协作的勇气还能产生甚至能以何种方式产生?
社交焦虑就和主角的梦一般 。 当画面从钢琴具体的轮廓 , 以点面的形式缩减剩下 88 个琴键上 , 玩家弹奏的时候 , 镜头进行急促的移动 , 想要演奏不断 , 玩家必须在镜头移动范围内快速敲出考试要考的高难度曲子 。 随着弹奏的范围越来越小 , 令人感到压迫、紧张、呼吸困难 , 我难以想象这部分用眼球捕捉游玩会是怎样的体验 。
【母亲|【随笔】Before Your Eyes】其实我更加希望 , 人们借助科技与虚拟空间 , 从身心上再次与人产生相互信任与理解的联结 。 而不是从虚拟空间中做着泡沫般的美梦 。
祝我们的未来不会因为忘记过去而重蹈覆彻 , 不管是为了实现个性 , 为了突破障碍 , 还是为了缅怀给我们带来精神价值的亲人 。
母亲|【随笔】Before Your Eyes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