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 , 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重大科技攻关 , 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基层科技创新 。 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基础在基层 , 着力点在前沿 , 因此 , 科技支撑理应在基层用功 , 在前沿发力 。 没有基层 , 文旅科技就是无根之草 。 必须在继续组织国家级研究力量开展对于制约文旅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性技术问题展开研究的同时 , 加强对基层文旅科技创新的关注和支持 。
当前 , 文旅建设各领域正在向纵深拓展 ,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需求增强 。 与此同时 , 科技发展深入文旅建设各个层面后产生蝶变效应 , 一方面继续扩大了文旅建设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 另一方面则激发了文旅建设内在的科技创新活力 , 基层既涵养创新 , 又激发创新 。 而且 , 文旅科技主要是应用转化、集成创新 , 大量科技问题在基层 。
千百年来 , 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发生在基层 。 而且 , 无数发明创新和技术创新 , 或是出自文化领域 , 或是出自其他领域但很快应用于文化领域 , 可以说 ,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 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与文化科技相关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虽然研究机构、高校逐渐成为研发重镇 , 但基层文化科技创新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 事实上 , 许多制约文化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 , 是研究机构、高校联合基层文旅单位、企业共同研发的成果 , 实践证明 , 创造在基层 , 希望在民间 。 以舞台艺术为例 , 在设施设备、灯光音响、舞台背景等方面 , 既有重大技术的集中攻关 , 或对其他领域重大技术的转化应用 , 也有无数文化领域的“本土”创造 , 而这些创造 , 大多是在基层涌现出来的 。
未来的文旅建设 , 将更加依托科技的支撑 。 基层文化和旅游 , 在科技方面需求是什么 , 基层最知道 , 也最早知道 , 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促进基层文旅科技创新 , 应该关注并支持以下“三小”:
一是小发明 。 历史上的许多发明 , 一开始都不惹人注意 。 有些小发明 , 会像小树苗一样长成大树 , 衍生出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 有的甚至改变了历史 ,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 。 有些则不会成长 , 它一直是小发明 , 就用在需要用的地方 , 像螺丝钉一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 这些小发明 , 聚沙成山、聚水成海 , 不动声色地发挥着作用 , 如同河面底下的水流 , 沉稳而强劲 。 如今 , 文旅建设和科技创新高潮迭起 , 文旅科技触须深及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各个角落 , 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在互动中各自攀升 , 为各类小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各类小发明将会像春风里的野草一样生长 , 文旅建设的各个领域也将因此充满活力 , 给企业、给行业时时带来惊喜 。
二是小企业 。 企业是文化科技创新的主体 , 小企业也不例外 。 文化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 , 旅游企业更明显 , 这是当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特征 。 因此 , 多年来 ,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小微文化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是对市场反应敏锐、机动灵活 , 而且 , 因为创意是文化产业中的本质属性 , 内容上的想象力也会形成企业的活跃氛围 , 刺激创新思维 , 由此产生科技创新的成果 。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 , 各类创意、创新、创业平台的出现 , 更给小微文旅企业施展身手创造了机遇 。
三是小能人 。 科技创新从来是英雄不问出身 , 与是否出自名门无关 , 与是否有名气无关 , 与是否有高职称无关 , 甚至与是否有高学历无关 。 实践出真知 , 创新出能人 。 文旅产业发展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 很大程度上是靠无数这样的基层能人推动的 。 他们深扎在一线、经验丰富、反应敏锐、心灵手巧、重在实战 , 而且深知创新的难点和痛点 , 创新成本相对较低 , 因此往往能够一招制胜 , 或是有四两拨千斤的收效 。
所以 , 未来一段时期 , 应该更加重视基层文旅科技工作 , 从政府部门到文旅企业 , 采取切实措施 , 促进基层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的涌现 。
首先 , 要形成有利于基层文旅科技创新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 要充分认识基层文旅科技的重要性 , 肯定在科技创新中小发明、小企业、小能人的价值 , 鼓励发明、引导创造 , 倡导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激发创新潜能 。 要尊重发明创新的规律 , 特别要理解基层文旅科技创新的不易 , 包容失败 , 为不断尝试、反复试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 包括资金、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
其次 , 加强对基层文旅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 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 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时 , 加大对基层文旅科技工作方面的比重 , 在条件成熟时 , 要考虑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基层文旅科技创新 。 要加强项目支持 , 特别是在涉及基层文旅工作的项目中 , 要安排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 , 把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在基层工作中 。 要加强人才支持 , 支持科研人员下基层 , 更要注意对基层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 , 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有所安排甚至有所倾斜 。 特别是 , 近年来 , 在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生存和发展方面 , 在支持文旅领域的“双创”活动方面 , 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项目 , 在今后可以考虑加大创技创新的权重 。 此外 , 基层文旅科技创新 , 应该享有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税收政策 , 不能因为其小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
再次 , 因地制宜形成有利于基层文旅科技创新的机制 。 科技创新的机制自身也要创新 。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文化遗产保护等 , 情况各异 , 各地更是千差万别 , 要结合实际促进科技创新 。 要形成适应基层需要的信息服务、项目对接、人才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 。 要参照国家为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的发明创造收益和成果转化收益落实给基层科技人员 。 基层很多科技创新并非出自专业科技人员之手 , 但只要是攻克了技术难关 , 都可以同等享有这样的政策 。 文旅科技创新大多是综合性创新 , 要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等方面与基层的协同创新机制 , 支持基层科技创新 。 也正因为是综合性创新 , 所以 , 除了文旅部门、科技部门要给予基层文旅科技支持以外 , 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环保、交通、卫生健康、工信、住建等部门也应通力合作 , 协调行动 , 共同促进基层文旅科技创新 。
【基层|加快形成自上而下的文旅科技支撑体系】只有加强基层文旅科技发展 , 才能有效推动科技支撑力量的下沉 , 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文旅科技支撑体系 。 (孙若风)
推荐阅读
- 景区|票付通旅游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快智慧建设迎接新征程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IT|现代确认将挺迟开发内燃机以加快向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身份转变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三体宇宙CEO:三体有形成独立元宇宙的可能
- 电子|高交会论道:巨型柔性电子产业正在孕育,宜加快布局抢占先机
- 第一医院|三明启动“云查房” 让基层百姓“零距离”共享专家医疗服务
- 治理|大数据与智慧化如何真正赋能基层治理?
- 技术|宁波鄞州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晋江市|晋江市工信局: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统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