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是:扫码点餐 , 不应该是唯一选择(百姓关注)
前不久 , 西北某市市民王先生到一家餐厅吃饭 , 当他呼唤服务员准备点菜时 , 服务员却告诉他:“请扫码点餐 。 ”王先生追问能否通过纸质菜单点餐 , 服务员说:“抱歉 , 我们餐厅只能线上扫码点餐 。 ”
眼下 , 很多餐厅都推出了“无接触服务” ,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完成排队、点餐、结账等多项服务 , 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营运成本 , 提升了营运效率 。 然而 , 有些商家因此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 , 这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到烦恼 。
“现在只要到餐厅吃饭 , 服务员就要让我扫码点餐 , 如果我坚持要通过纸质菜单点餐 , 服务员的态度立马就冷下来 , 好像我是个麻烦的人 。 ”在某保险公司工作的贾女士今年40岁出头 , 对于移动支付等消费新模式 , 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 , “但对我来说 , 在与服务员交流的过程中 , 挑选自己喜欢的菜品 , 这种用餐体验是扫码点餐无法替代的 。 而扫码点餐破坏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 甚至有种吃饭在赶时间的错觉” 。 在贾女士看来 , 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 , 而不应该成为唯一选项 , 应当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扫码点餐 , 而不是由商家“一刀切” 。
一些老年人也在面对扫码点餐时犯了难 。 “现在一到餐厅 , 听说是扫码点餐 , 我心里就直打鼓 。 ”陈先生今年70多岁 , 虽然也在使用智能手机 , 但并不熟练 。 “有一次 , 我跟老伴到餐厅吃饭 , 在扫码点餐上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 页面上的字太小 , 看不清楚 , 操作又很麻烦 , 一不小心就点错了 , 只好重新来一遍 。 ”陈先生的遭遇不少老年人都曾碰上过 。
还有些消费者不愿意使用扫码点餐 , 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 “有些商家扫码点餐 , 强制要求消费者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或者下载应用程序 , 然后没完没了地推送垃圾信息 。 ”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准备用餐的顾客 , 他表示有些商家把消费者用餐过程当作免费推广 , 吃过一次饭后 , 每天都在推送信息 , 烦不胜烦 。 此外 , 还有些商家在扫码点餐时 , 要求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等各种信息 , 或者要求开通访问位置信息权限 , 这让一些消费者感到不安全 。
对此 ,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 , 商家使用扫码点餐的方式可以理解 , 但不能滥用 , “在点餐方式上 , 消费者享有充分的选择权 , 既有权选择通过服务员点餐 , 也有权选择扫码点餐 。 商家不能只考虑成本 , 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 , 尤其不能忽视一部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 。 ”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扫码点餐 不应该是唯一选择】陈音江认为 , 扫码点餐还要注意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 有的商家过度采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 又没有采取足够安全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施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 有的商家甚至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 , 就随意给消费者发送广告信息 , “这些做法都损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
推荐阅读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http|抖音原来还能刷自定义评论!我知道网红怎么来的啦
- 人物|人民日报刊发比尔·盖茨文章:以创新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挑战
- 视点·观察|三只松鼠模特妆容惹争议 澎湃评论:别只盯着“小眼睛”
- 功能|B站上线妙评功能:不仅有评论区妙评,还有哔哩哔哩每周妙评榜
- 视点·观察|[评论]知网降价不等于知错就改
- 菜单|扫码点餐仍是唯一选项
- 印刷费用|扫码点餐“好经”莫念歪
- 地球|人民日报专访汤洪波:太空如墨,一度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