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睡眠时间是否达到8小时常常会成为我们衡量是否睡够的重要标准之一 , 但是最近央视做了一个睡眠的专题 , 专家明确指出了睡眠最重要的不是睡8个小时 , 而是睡够4-5个睡眠周期 , 那睡眠周期又是怎么回事呢?
睡眠周期
在很多人看来 , 我们睡觉是一觉睡到大天亮 , 但其实我们的睡眠并不是毫无波动的 , 在夜里时我们会先经历浅睡眠 , 然后到深度睡眠 , 之后会到快速眼动期 。 从浅睡眠到快速眼动期为一个周期 , 一般情况下一个睡眠周期为90-110分钟 。 在快速眼动期结束之后 , 人体又会重新回到浅睡眠期 , 然后又回到深睡眠、回到快速眼动期 , 重复4-5次之后我们就会醒了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也有人将入睡阶段作为睡眠第一阶段 , 入睡时间一般是在5-30分钟左右 , 如果超过30分钟 , 则被称为“入睡困难” 。
入睡之后 , 我们将会进入浅睡眠 , 身体逐渐会放松下来 , 耳朵和眼睛等感知系统会逐渐关闭 , 所以这个时期我们难以感知到外界的刺激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第三个阶段属于深度睡眠 , 相对于浅睡眠而言深度睡眠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 此时人体肌肉会放松 , 眼睛也不会动 , 基础代谢降低 , 思维活动也变得较慢 。 在这个时期我们通常更加难以感知到外界的刺激 , 不容易被外界吵醒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第四个阶段属于快速眼动期 , 顾名思义快速眼动期意味着我们的眼球会快速转动 。 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 我们的一些记忆会储存在感觉神经里 。 当我们在快速眼动期转动眼睛时 , 脑细胞之间的突触会释放信号 , 刺激了记忆从而使得我们做梦 。 由于被储存的记忆是片段的 , 所以我们的梦境一般是由多个不连续的片段组成 , 而且都非常离奇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多说一句 , 其实每个人都会做梦 , 但是只有在临醒前5分钟左右做的梦能够被人们记住 , 所以有一些人会忘记自己做的梦 。
4-5个睡眠周期
《睡眠革命》书中提到 , 睡够8小时并不针对每个人有效 , 我们应该注重的不是睡眠时间 , 而是睡眠质量和睡眠周期 。
一般情况下 , 4-5个睡眠周期是最为符合我们生理习惯 , 比如:如果你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 , 那么4个睡眠周期就是360分钟 , 也就是6个小时 。 如果你想要睡够5个睡眠周期 , 那就是450分钟 , 也就是7.5个小时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睡眠质量 , 包括:入睡时间 , 如果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 意味着入睡困难;打呼噜出现间接性停止;夜间醒来次数超过2次等 。 而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因素则有:太阳光线的刺激 , 房间的温度等 , 为自己打造一个合适的睡眠环境对于帮助我们入睡而言至关重要 。
对于入睡困难的人来说 , 入睡困难大多是不良习惯所导致 , 比如:经常性在床上玩手机 , 以至于当我们躺在床上时 , 身体机能难以进入到睡眠状态 。 还有压力过大 , 焦虑心理导致了心理紧张 , 反而会使得越睡越清醒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还有一种则属于睡前接受过多的刺激 , 睡眠的过程其实是逐渐关闭身体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 如果在睡前我们听了劲爆的音乐 , 过于兴奋等 , 则会刺激到我们的感知系统 , 从而导致我们入睡困难 。 反之 , 如果接受较弱的刺激 , 我们将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睡眠状态 。 比如:有时候枯燥无味地开会 , 或者听课对于我们而言接受的刺激较小 , 容易引起人们困倦 , 很容易进入到睡眠状态 。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
总结
【睡眠|你真的会睡觉吗?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4-5睡眠周期】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早睡早起 , 然而研究表明 , 晚睡晚起并不算是熬夜 , 而且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 , 作息规律也不同 。 有些人属于夜猫子型 , 早睡早起反而睡不着 。
研究表明 , 影响睡眠的因子一共有两个 , 一种是生物钟 , 也就是睡眠要规律 , 如果每天都是晚睡晚起那么对于身体而言并不算是熬夜 。 另一个则是睡眠周期 , 如果能够睡够4-5个睡眠周期 , 那么晚睡晚起也和早睡早起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