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勇
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 理应多做“加法” ,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选择 , 而不能单纯做“减法” , 建了一条新路就要堵住多条老路 , 这在对老年人的服务中尤为重要 。
2020年11月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 部署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 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无手机健康码出行不便 , 网上挂号、移动支付困难重重……针对老年人眼前这条无形的“数字鸿沟” , 各个部门正在从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领域 , 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办事方式 , 设立专用通道和人工服务 , 以方便老年群体 。
当技术与人的需求发生冲突时 , 既要尊重技术 , 更要尊重人 , 想办法化解矛盾 。 我们不是不欢迎智能技术的推广 , 更不是要将老年人和智能技术彻底割裂开来 。 我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 智能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便利程度 。 推动智慧养老建设 , 等一等、帮一帮老年人 , 带他们跨入数字时代 , 既是一种人文关怀 , 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也明确要求:“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日前指出 , 发展智能技术必须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不抛弃 , 两条腿走路方能行稳致远 。
让老年人共享技术进步的福利和智慧社会的便利 , 离不开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
北京市日前专门为老年人起草了“友好九条” , 让公共服务、交通出行、智能应用对老年人变得容易 。 “十三五”期间 , 北京为老旧住宅楼加装了1843部电梯 。
在企业端 , 智慧养老领域的领军企业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的探索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 该企业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已在浙江、江苏、山东的五个城市运行 , 平台注册老人超过20万 , 导入120个社区 , 累计服务110多万人次 。 通过家庭智能网关 , 为居家老人提供24小时平安照护、服务一键呼叫等服务 。 通过手环等智能终端设备 , 老人的心律血压等信息也会及时传递到平台 , 监测到老人状态异常后 , 服务中心和老人家属将立即收到报警 , 救助及时跟进 。 老人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 可以利用平台选择保健康复、娱乐休闲等综合生活服务 。
深入观察日立解决方案公司的实践 , 从中不难发现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的四个“秘诀” 。
第一 , 打通信息联通的“最后一公里”是关键 。 例如 , 以往配备给老年人的手机有两个主要按键 , 按绿键是向平台寻求日常照料 , 按红键代表摔倒或遇到其他危险 。 然而 , 使用中还有不少老人分不清 , 因此干脆将手机按键合二为一 。 体会老人的使用感受 , 从老人视角出发 , 提供最简便的适老化智能终端 , 方能彻底拆除智能技术和老年人之间的围墙 。
第二 , 平台多费事 , 老人更省事 。 平台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 , 无论技术多么先进 , 老年人需要的只是服务 。 老人到社区 , 轻轻一刷手中的IC卡 , 就可以预约体检或棋牌书画等活动 , 背后的技术流程都交给技术人员 。 该企业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说 , 产品设计必须保证老人“最多三步”就能享受服务 。
第三 , “互联网+养老”并非凭空建“云” , 而是以踏踏实实的“落地”为基础 。 林桤说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要真正掌握各地老年人不同的养老要求 , 社区和技术人员挨家挨户上门了解 , 以实际情况为依据 , 智能技术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
第四 , 线上积累的大数据回过头来对线下服务大有裨益 。 智能手环记录的心律等变化 , 老年人在社区停留多长时间 , 喜欢参与何种活动 , 挖掘这些大数据 , 可以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和习惯爱好精准“画像” , 为医疗机构的老年人慢性病评估、政府部门的医保费用预算乃至为整个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凭借“在家安心 , 出门安全”的服务平台 , 企业抓住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 事实上 , 我国大多数老人并不在养老院 , 大多数城市执行“9073”养老模式(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 让大多数老人不必离开家庭还能及时获得生活和医疗方面的服务 , 这恰恰是技术的用武之地 。
智能技术是把“双刃剑” , 关键在于怎样合理应用 , 用不好容易给老年人“添堵” , 用得好就可能在悄无声息中给老年人生活“添彩” 。
当然 , 技术不是万能的 。 应该正视的现实是 , 在养老方面 , 我国的民政、卫生、社会保障系统并未完全打通 , 特别是“医”“养”多头管理 , 难成合力 , 仅仅靠技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 共享以数据为代表的各种资源 , 实现医疗平台精准管理和线下上门服务之间的有效融合 , 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 。
【养老|智能技术服务2.5亿老年人:不“添堵”,多“添彩”】技术在飞速前进 , 不变的是家家都有老人 , 人人都会变老 。 2019年末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 , 占总人口的18.1% 。 关心老年人 , 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 。 扶老年人顺利搭上智能技术的便车 , 从容感受智能技术的温度 , 功夫在技术内 , 也在技术外 。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