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创意短视频“云拜年”,见屏如面热情不减

在疫情之下的特殊春节 , 庆祝佳节的方式也与往年不同 , 面对手机镜头 , 录下新春祝福;不能见面走亲访友 , 那就隔屏传递祝福……见屏如面的“云拜年”成为了更多人春节拜年的新选择 , 制作创意拜年短视频成为了新风尚 。
春节期间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号召 , 选择足不出户“云拜年” , 各专业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意“云拜年”方式 , 向亲朋好友传递祝福 , 与同学分享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 , 虽然少了见面的热闹 , 但祝福的热情不减 , 让年味更加温馨浓郁 。
【专业|创意短视频“云拜年”,见屏如面热情不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摄影、动画、艺术与科技、广播电视编导四个专业的师生利用春节前的假期时间 , 各自基于专业的特性及技能 , 进行了创意拜年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 分别为:辞旧迎新篇、恭贺新禧篇、万事顺意篇、好事成双篇、四季平安篇、牛年吉祥篇 。 一大波祝福从年三十开始一直持续传递 , 不仅让视觉的全体师生感受到了SIVA大家庭的温暖问候 , 更是令人感叹这群“零零后”学生的创意与活力 。【辞旧迎新篇】
“辞旧迎新篇”短视频作品来自于摄影专业学生在疫情下自制的穿梭机作品 。 画面中赛车在雪地中飞驰 , 在风雪中前行 , 道路虽然坎坷 , 但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 终见朝阳 。 此番情境不禁让人想到疫情肆虐的2020年 , 全国人民亦是如此不畏艰难 , 与病魔对抗 。 面对新的2021年 , 我们蓄势待发 , 勇往直前 , 再创佳绩 。【恭贺新禧篇】
在B站上拥有12万粉丝的虚拟偶像“siva小虾鱼”带来的“恭贺新禧篇” , 送来了一大波祝福 , 由学生配音完成“一帆风顺”到“万事如意”的吉祥话顺口溜 , 可爱活泼 。 本次虚拟偶像小虾鱼是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上海电视台的技术团队共同打造 , 该短视频使用最新的虚拟制作技术、最前沿的动捕技术及自身开发的微处理技术 , 将当代艺术、三维动画、传统戏曲充分融合 , 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 其创意形式充分显示了动画专业师生的创意及专业素养 , 成为了众多视频中最吸睛的一波 。【万事顺意篇】
广编专业的拜年视频处处彰显着“零零后”学生的青春活力 。 广编学子从文案编撰开始 , 编写了如“祝您生活喜剧、妙笔生花”等极具广编专业特色的新春祝福语 , 并进行线上会议讨论确定视频制作细节 , 让在全国各地过年的同学们专门去当地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视频录制 。 广编学子青春的脸庞 , 搭配视频喜庆的音乐 , 让人感受到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热情洋溢 , 同时也突出了广编专业的独特创意与卓越追求 。【好事成双篇】
由动画专业学科带头人常虹老师制作的水墨动画拜年视频极为生动 , 常老师表示做个贺年视频的想法很偶然也很简单 。 原因主要有两个 , 一是想运用一些新媒体的手段来展现学院乃至学校的朝气与活力 , 二是自己最近也在测试运用比较简单的水墨绘画肌理效果与数字化的视听语言相结合的制作动画短视频的方法 。 于是便做了这样一个视频贺年卡 , 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轻松和愉悦的视听表达来传递一个富有活力的祥和信息 。 新年期间恰逢情人节 , 片中的两只蝴蝶也寓意新的一年好事成双 。【四季平安篇】
艺科专业拜年视频由光影视觉传达技术+UE4虚幻引擎技术+面部立体动捕技术三方面内容组合而成的 , 以裸眼3D光影表演的方式呈现新年美好前程 , 让师生们倍感亲切;通过光影转换的不同形态图案亦感受到了艺科结合带来的视觉新体验 。【牛年吉祥篇】
“牛年吉祥篇”由动画专业曹静洋老师主笔 , 她以自家孩子作为形象蓝本加上孩子童趣的配音 , 配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特聘教授陆成法老师的书法 , 制作出了童趣十足又生动形象的牛年吉祥短视频 。 此外 , 动画专业的师生亦共同制作了以中国剪纸为主要元素的“牛年有鱼”拜年视频 , 年味跃然纸上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