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今天是2021年2月18日 , 大年初七 。 同时是我国法定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 。 神奇的是 , 我仿佛一秒前还在吃除夕的年夜饭 , 一秒后就已经收假了 。 (其实确实还在吃年夜饭的剩菜
曾经有一段看起来足够长的假期摆在我的面前 , 我没有珍惜 , 等我注定浪费时才追悔莫及 。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 我可能也不敢说出口:请假期再长一点 。 下面教大家一些延长时间的小技巧 , 相信一定会有帮助:
让地球再转慢一点
在让假期变慢前可能得先知道:我们是怎么感知时间过去的呢?
眼睛感受到环境的明暗变化 , 会传递给下丘脑中的钟表“SCN”区域 , 从天亮到天黑 , 我们会意识到一天过去了 。 SCN全称“视交叉上核” , 这是我们身体调节昼夜节律和激素水平的重要部分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SCN在下丘脑内(图中紫色圆球)| 来源:harvard.edu
随着年龄的增加 , 人的激素水平降低 , 反作用于SCN区域 , 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会变得迟缓 。 所以当你的脑海中出现“怎么一天就这么没了?”的感觉时 , 不一定是假期太短了 , 也可能是年龄太大了 。
我们都知道 , 眼睛感受到的明暗变化 , 实际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 。 我们要想使一天变长 , 或许可以使地球的自转变慢 。 那地球自转可以改变吗?
实际上 , 你感觉到的时间变快或许是真的 。 前两天有报告公布 , 2020年 , 地球自转的平均周期一度减小到一天小于二十四个小时 , 达到了过去五十年的最快速度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2020年地球自转平均速度相较之前快了一点 , 其实纵观整个地球三十多亿年的历史 ,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在减小的 。
宇宙大爆炸后 , 尘埃获得能量和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就已经给其赋予了角速度 , 后来演化成了各种自转、公转的星体 。 可以这么说 , 没有地球的时候地球就已经在自转了 。
影响昼夜交替 , 就是影响地球的自转 , 提到旋转的物体 ,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参量 , 就是角动量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角动量 | 来源:geekswipe.net
角动量是描述转动物体的一个基本量 , 对于一个绕轴转动的质点来说 , 如果用L表示角动量 , 用p来表示其动量 , r为其到轴心的位矢 , 那么定义其角动量为(其中的参量都是有方向的矢量):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对于一个宏观的、绕轴转动的物体来说 , 角动量是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乘积 , 用I表示转动惯量 , 用ω表示角速度 , 那么角动量就是: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从定义来看 , 其中的转动惯量I和物体的质量m、离轴的距离r有关 , 一个绕轴转动的质点的转动惯量I: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如果地球在宇宙中没有任何其他的干扰、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 那么它的角动量是不变的 , 就是满足角动量守恒定律 , 但现实中地球还会受到月球、太阳、自己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 。 月球的拖拽就是一个很主要的作用 。
月球和太阳共同引起的潮汐总是略微超前于月球 , 潮汐与地球之间的摩擦力产生了一个拖拽地球的力矩 , 这个力矩的作用使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变小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月球和潮汐 | 来源于网络
如果一个系统没有受到力矩作用 , 那么这个系统满足角动量守恒 。 地月系统可以大致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一种系统 , 地球的角动量越来越小 , 月球只好通过增加和地球的距离 , 也就是使r增大 , 来增大自身的角动量 , 使地月系统角动量总和不变 。
那我们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份子 , 我们和地球总角动量守恒 , 让地球的自转变慢 , 就是使地球转动的角速度ω减小 , 那么怎么才能让地球慢下来呢?滑冰运动员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技巧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滑冰运动员通过收起手臂使自己旋转加快 | 来源:lumenlearning.com
不考虑阻力 , 滑冰运动员收起手臂 , 减小了手臂转动半径 , 转动惯量I减小 , 运动员自身的角动量L不变 , 转动角速度ω就得增大 。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滑冰的时候 , 能通过自己的体态来调整自己的旋转速度 。
仔细分析滑冰运动员的运动 , 系统角动量守恒满足 Iω=I'ω'  , 要使地球变慢 , 就是需要角动量变小 , 即 ω'<ω  , 也就是说转动惯量增加 , I'>I , 而转动惯量I = mr2 , 那么我们只需要增加地球的质量或者转动半径就可以了 , 知道了 , 现在就召唤外星人!当然还有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技巧——比如增加自己的高空活动 , 就可以增加转动半径 , 或许能让地球变慢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西西弗斯每天推石头上山的原因找到了?
其实人类的活动已经在影响地球的自转了 ,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开采矿土改变地球的质量分布等等活动 , 都在影响着我们一天的长度 。
原子钟:休想在我眼皮底下夺走一秒
但是 , 利用太阳上山下山的时间来计算一天真的可靠吗?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 , 由于有公转的存在 , 太阳出现在地球同一位置上空两次时 , 地球自转的角度其实已经超过了360° , 所以天文学家通常用遥远的恒星来作为位置标定来定义“一天” , 也叫“恒星日”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恒星日比太阳日要短一些 | 来源:cornell.edu
等等 , 虽然地球转得或快或慢 , 但工作或者写作业的时间可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啊!那是因为在科技发达的现代 , 我们并不是用地球自转一圈来规定一天、而是用24小时来规定一天的 。 直白点说 , 我们用来计时的时钟并不直接反应昼夜交替 。 想到2020年比之前少了一秒钟 , 而自己打工的时间却没有减小 , 悲伤仿佛更多了一些……
那能不能从计时时钟上面做点手脚呢?
我们日常所见的钟表 , 基本上都是石英钟表 。 科学家发现 , 经过固定方式切割的石英晶体通电后 , 振动频率是每秒32768次 , 那如果有一个装置来数出这样一块石英振动32768次 , 就说明时间过了1秒 , 这就是石英表的计时原理 。
石英表的精度已经很高了 , 但是对于很多更高精度的计时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 于是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了更微小的原子 。
和石英一样 , 原子其实也有自己的振荡频率 , 特定原子的电子从固定能级之间跃迁会辐射出电磁波 , 这种电磁波的特征频率是不变的 。 1963年的国际计量大会上 , 科学家将铯原子基态的两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用时间定义为1秒 , 国际计量局便以此为标准时间的基准钟 , 铯原子钟的计时精度有多高呢?三千万年不差一秒 , 而人类的历史也只有三百万年左右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通过激光等手段使原子变“冷”从而大大提高其精度 | 来源:ablogtowatch.com
科学家说:还不够!铯原子钟的振荡频率的测量有一定的难度 , 从而影响准确度;随着科研技术水平的发展 , 现在研制出的振荡频率工作在光学波段的锶原子光钟 , 精度已经达到160亿年差1秒的水平了 。 科学家有多较真 , 我们就有多难对时间动手脚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爱因斯坦:我看你还可以努力一下!
一秒的长度被铯原子拿捏的死死的 , 我们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爱因斯坦:等等!
牛顿:选的参考系不同 , 运动的速度就不同 , 但时间是统一的 。 光:我看你还是不够年轻 。
《凹特曼大战小怪兽之狭义相对论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凹特曼从A地以速度v飞往B地 , 在初始时刻发出一束光至B , 小怪兽站在地面按照牛顿力学的原理计算 , 凹特曼发出的光速应该是v+c , 但他一测量发现 , 凹特曼和B的距离确实变短了(说明凹特曼在飞) , 但光速确实也没有改变 , 那是什么变了呢?只能是凹特曼的时间变慢了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总而言之 , 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 , 凹特曼运动的速度越快 , 他的时间相比于站在地面的怪兽越慢 。
虽然凹特曼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 但科学家做过 。 1971年 , 两位科学家将铯原子钟分别放到飞机里 , 在赤道附近沿不同方向做环球飞行 , 最后与地面的标准钟对比 , 向东走的飞机中的时间比地面要慢约几十纳秒 , 向西的要快两百多纳秒 , 所以环球旅行真的可以赚到时间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只有一个问题:买飞机票前记得买对方向 。
爱因斯坦又说:或许还有一个方法 。 于是他又联系引力场推导出了广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 , 所处的引力越大 , 时间过得越慢 。 意思是 , 如果生活在一个质量更大的星球 , 相对于质量小的星球 , 时间就会过得更慢 。 电影《星际穿越》中描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 主人公和同伴在距离黑洞很近的星球上完成了一个小任务 , 在远离他们的飞船中就已经过了七十年 。 这样的话我有一个危险的想法……(马斯克:你确实想 。 但作为太阳系质量第二小的火星好像确实不大行 。
当然 , 不管是哪种情况 , 你的时间都只是相对改变了 , 处于自己时空当中的你是不会有时间变化的感觉的 。
我不要你觉得 , 我只要我觉得
客观上让时间变慢 , 好像不是费力就是费钱 , 不如我们打打自己的主意 。
法国哲学家Paul Janet在1897年提出 , 人对时间的感知是呈对数变化的 , 同样的时间间隔在人的记忆中所占比重是不一样的 。 举个例子 , 一天对于出生一周的婴儿来说 , 只有人生的14.3%;而对于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说 , 大约就只有他生命的0.00005%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小时候时间过得更慢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图 我们的时间感知是对数累积的 | 来源:zhihu.com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来看 , 在你的心里感知中 , 昨天的假期一定长于今天的工作日(狗头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当然上面的理论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 这种“对数感知”更像是一种定性的规律 , 描述我们对很多事物认知的累积 。
还有一种理论 , 在我们对时间的认知中引入了“新鲜感” 。 生物学家David Eagleman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理论:当你的目光在两个距离不远的物体间移动时 , 你从来不会注意你的眼睛在动 , 也不会注意在两个画面之间是什么样子的 。
生物学家认为 , 我们的时间感受其实是有延迟的 , 我们“意识到一个东西的存在”总是滞后于“眼睛看到它” , 所以我们的记忆也就不是连续的 , 大脑便习惯于用时间片段上发生的事物来感受时间 , 当我们引入记忆的细节越多 , 这段记忆的时间间隔“看起来”就越长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这样来说 , 在一天中填满日程 , 可能当时会觉得时光飞逝 , 但起码日后摸鱼的时候回想起来 , 这天的记忆片段是很长的 。
经常有人用这样的话来描述时间:在你快乐的时候会很快消失 , 而在你痛苦的时候却很充沛 。 有研究表明 , 沮丧和抑郁的人会觉得时间过得更慢 , 所以 , 适当平板支撑可以延长假期——动作越标准 , 时间过得越慢 。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
本文图片

技巧的东西都学废了 , 就差拿假期练手了~
参考资料:
高布锡.潮汐能量耗散与地月系统演化[J].天文学报,2020,61(05):124-13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850205/answer/1153271013
https://mp.weixin.qq.com/s/dX5ru_xeTY5Vz5H6_bVpiw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3828984/answer/1726691722
https://medium.com/swlh/the-bizarre-reality-that-we-can-change-our-own-perception-of-time-d78619fbc49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21488/answer/123293771
Ricardo Cáceda, Jessica M. Carbajal, Ronald M. Salomon, Jordan E. Moore, Greg Perlman, Prasad R. Padala, Abdullah Hasan, Pedro L. Delgado.Slower perception of time in depressed and suicidal patients[J].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20(40):4-16.
【角动量|假期变慢小技巧】编辑:zhenni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