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携程二次上市隐忧:旅游业受挫严重,营收失速强敌环伺
文章图片
图1/2
文/张梦依
编辑/杨洁
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大军中可能又要新添一员 。 日前 , 据媒体报道 , 携程已在春节前夕向港交所提交了二次上市申请 , 保荐人为中金、高盛和摩根大通 。 携程对此回复称“不予置评” 。
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 , 携程也开始了一轮新的内部调整 。 2月22日晚间 , 携程CEO孙洁发布内部邮件称 , 经过管理层决议 , 即日起任命谭煜东为机票事业部CEO , 方继勤为商旅事业部董事长 , 张勇为商旅事业部CEO , 陈淡敏为财务副总 。 邮件还宣布 , 携程设立轮值制度 , 轮值期为一年 , 携程集团国际执行副总裁熊星担任首任轮值COO , 负责机票、酒店、商旅、IBU、技术 。
这意味着 , 走过21年历史的携程 , 正在开始谋求新的变化 。
早在2019年末 , 携程就曾传出回港二次上市的传闻 。 但之后随着疫情袭来 , 旅游业在2020年整体陷入一片凋敝 , 这件事也暂时不再被提起 。 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9月 , 携程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高达42.51亿元 。 而携程也同时还面临着飞猪等对手的强劲竞争 , 如何弥补流量短板、抢夺下沉市场、保住高端市场腹地 , 也成了携程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
现在 , 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正在减弱 , 携程开启赴港二次上市 , 是否能够为它带来新的破局?
携程回港
携程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 在业内流传已久 。 早在2019年11月 , 就有媒体透露称 , 携程已启动回港第二次上市的计划 , 包括携程CEO孙洁在内的携程高管已经见了不少香港的投行 。 2020年4月 , 又有消息称 , 继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后 , 港交所也在与携程、网易等公司洽谈二次上市事宜 。 到了今年1月 , 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披露 , 携程计划在港二次上市 , 募资至少10亿美元 , 中金、高盛、摩根大通为其承销商 。 但对于被传香港上市的消息 , 携程不予置评 。
不止携程 , 在近期 , 包括百度、B站、微博等多家公司都传出了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 在去年阿里、京东、网易等公司相继回港二次上市后 , 又一次中概股“回归潮”或许即将掀起 。
国信证券的投资顾问张权告诉AI财经社 , 自2020年以来 , 美国对中概股屡次打压 , 去年5月20日 ,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规定 , 若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未曾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的要求 , 则将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同月瑞幸又被曝出财务造假事件 , 引发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 , 也为中概股们增加了交易所监管收紧的风险 。 因此 , 选择国际化程度高、准入门槛较低的香港市场二次上市 , 成为了中概股们一个不错的选择 。 同时 , 在互联网企业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大背景下 , 香港市场也为它们提供了稳健有力的二级市场融资服务 。
此前 , 已有阿里、京东、美团、小米等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在港上市 。 张权表示 , 这表明 , 这类科技型价值股成长性好 , 也能够获得较高估值和股价 , “南向资金对这些互联网企业格外青睐 , 去年南向资金总流入有三成以上是流向了腾讯、美团和小米三家公司 , 携程选择在这一时段跑步进入港股市场 , 能够进一步提高市场吸引力 , 提升业绩和市场份额 。 ”
而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减弱 , 也增加了携程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市的可能性 。 根据携程财报 , 在2020年第一季度 , 携程的净营收为47亿元人民币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3.53亿元 。 第二季度携程继续亏损4.76亿元 。 到了第三季度 , 携程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 , 净利润为15.8亿元 , 实现了疫情以来首次盈利 。
2020年上半年 , 受到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 携程股价从年初的36.97美元 , 跌至三四月份时的20-30美元 。 随着旅游业逐步复苏 , 携程的股价也开始稳步提升 , 并在2020年下半年累计涨幅超50% 。 截至2021年2月22日美股收盘 , 携程股价为40美元/股 , 公司市值为235.37亿美元 。
但是业绩的复苏 , 并不意味着携程已经摆脱了危机 。
第二次残酷大考
携程旅行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 总部位于上海 , 于2003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上市之后 , 携程先后参股或收购途牛、同城、艺龙、去哪儿等 , 组建起了一个“携程系”在线旅游帝国 , 奠定了自己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
但近年以来 , 携程的营收已经逐渐显现疲态 。 携程财报显示 , 2016年-2019年 , 携程实现营收分别为192.4亿元、268亿元、309.6亿元、356.7亿元 , 虽然总体呈增长态势 , 但同比增速却逐年下滑 , 由2016年的76.6%降至2019年的15.18% 。 “随着流量红利消失 , 携程渗透率与增速遭遇瓶颈 , 主营业务增速放缓 , 携程同时面临来自同行业以及产业上游酒店、机票领域的双重压力 , 盈利能力受影响 。 ”国泰君安证券曾解释称 。
文章图片
图2/2
进入2020年以后 , 酒旅和航空业受到疫情冲击 , 均一度陷入停摆期 , 主打在线旅游业务的携程也因此开起了业绩倒车 。 财报显示 , 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 , 携程营收分别同比暴跌了42.05%和63.65% , 同期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53.53亿元和4.76亿元 。
携程第三季度业绩有所回暖 , 但仍然难言乐观 。 第三季度 , 携程实现营收54.62亿元 , 但和前一年同期的营收相比近乎腰斩 。 截至2020年9月 , 携程前三财季的累计净亏损仍然有42.51亿元 。 此外 , 携程曾预计 , 第四季度营收将下滑37%-42% 。
这并不是携程第一次遇到考验 。 在2003年4月 , 受到非典爆发影响 , 携程的营业额和订单量也曾在一夜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 携程集团市场执行总裁章婷婷当时负责携程市场合作 , 曾形容当时是“恐怖境遇 , 市场合作的业绩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 , 顷刻间跌落到归零的境地” 。 与此同时 , 有关携程裁员、降薪的消息层出不穷 。
但非典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 2003年6月 ,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 , 并将北京从疫情名单中解除 。 当年夏天 , 旅游业迎来报复性反弹 , 携程也在年末顺利上市 。
但这一次 , 携程面临的考验显然更为残酷 。 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要更长 , 影响区域也更大 , 并且目前旅游相关行业的恢复速度还远不及预期 。 加之宏观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 , 携程的前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兴业证券也在一份研报中表示 , 2020年12月后 , 全国疫情有所反复 。 根据研报分析 ,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 , 2021年1月全国交通客运量下挫明显 , 较2019年水平或下降三成;在住宿方面 , 预订量跌近三成 , 这将导致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酒店RevPar(平均客房收益)或较疫情前水平下降近四成 。 加之全国各地提倡就地过年、减少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多地旅游景点关闭 , 行业整体承压 , 兴业证券因此下调了携程Q1收入预期至40亿元 , Non-GAAP 经营利润预期为-5.4 亿元 。
下沉市场难题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曾在携程第一届全球酒店合作伙伴峰会上说:“酒店业务 , 是携程发展到现在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 也是携程引领市场的基础之一 。 ”但目前在各路强敌的强势进攻下 , 携程酒店业务的市场份额和用户数量正在不断被挤压 。
一位业内人士向AI财经社表示 , 在去年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 , 低星级酒店的恢复速度快于高星级酒店 , 国际酒旅业务几乎清零 , 这也使得主打高星级酒店的携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 , 在线酒店的用户正在日益年轻化 。 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 , 30岁以下用户在在线酒店整体用户中的占比已经过半 , 其中 , 00后用户占比已经达到10% 。 而在00后和90后群体中 , 飞猪品牌受到青睐 , 占比为51.8%;而使用携程的年轻用户占比仅为46.3% , 并不占明显优势 。
对此 , 网经社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向AI财经社表示 , 携程在高星酒店业务中的优势较为明显 , 其主要目标人群为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年人 。 但他同时认为 , 现在年轻消费者的潜力在不断被挖掘 , 构成长期利好 , 因此携程在守住高星酒店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重视中低酒店的市场 , 以及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 。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在低端市场的进攻 , 2015年携程并购去哪儿后 , 将中低端市场划分给去哪儿 , 以加快获取下沉市场的份额 , 而携程主要整合去哪儿的高星级酒店资源 。 不过 , 从市场份额看 , 目前去哪儿在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订单占比仅为6.1% , 效果并不理想 。
【AI财经社|携程二次上市隐忧:旅游业受挫严重,营收失速强敌环伺】劲敌环伺之下 , 携程能否弥补下沉市场和流量的短板 , 已经成为在线旅游行业未来的看点之一 。
推荐阅读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Top10|2021年财富增长最快十大富豪:马斯克增加1098亿美元居首
- 销售额|【行情】OPPOFindN折叠屏首销战报出炉 7699起新任理财产品?
- 人物|马斯克称未采取避税手段,财富是“完全透明的”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Microsoft|微软成为雅虎财经2021年年度最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