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似乎从2014年开始 , 小米造车的消息就从未消散 。
去年更是接连曝出两次 , 不过每一次小米的态度都是斩钉截铁 。
回应“假的”二字断了世人的念头 。
而前不久 , 小米造车的传闻再次引爆整个网络 。 更是有媒体爆料 , 小米确定雷军亲自挂帅、实施造车项目 。 这一次 , 小米不再以二字回复 , 反倒是态度“暧昧”的说了句“等等看看 , 暂时没有” 。
文章图片
一时间 , 千层浪翻涌 。
小米“上车” , 让这条处在流量风口上的赛道 , 异常夺目也更显拥挤 。
不过仍为之欣喜 , 因为那个为发烧者而生的MI , 这一次似乎终于要来了……
小米“上车” , 并不是空穴来风? 诚然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0年底被引爆 , 而这一波猜想的舆论风口似乎对准了科技企业 。
小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回应态度 , 让一切显得欲盖弥彰 。 太多人发挥着脑洞 , 畅享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宏伟的蓝图 。
而小米集团也在这样的消息之下 , 得到了股价大涨的成绩 。
文章图片
其实 , 这一切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
从2013年参观特斯拉 , 到随后蔚来获得的第一批投资以及小鹏汽车在A1轮和C轮 , 我们都看到了雷军的投资布局 。
如今若要亲自下场 , 也无须太过意外 。
流量风口 , 谁又能置身事外? 新能源的“香” , 人尽皆知 。 恐怕连老百姓都能如数家珍 。
传统车企的调转“船头”、造车新势力的步步紧逼、恒大等品牌的跨界分羹……蛋糕本甜 , 抢夺更“香” 。
文章图片
2020年下半年 , 阿里、苹果、百度相继官宣 , 下场造车 。 而那个多次重申不造车的华为亦未能逃离传闻的困扰 。
不得不说 , 站在流量的风口 , 大佬们纷纷甘心入局 , 生怕来得晚了都没有热乎的 。
小米自然深谙其道 , 置身事外的不可能 , 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入市消息的真实性 。
雷军自己、小米科技、顺为资本已经渗透到了造车相关的上下游行业 , 似乎差的就是时机 , 然后好像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
科技巨头的进场 , 不仅仅带来了新鲜血液 , 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出行的一些新苗头 。
那不禁有人会问 , 本已疾驰的新能源市场 , 科技公司的出现能带来怎样的“动能”?
赛道拥挤 , 凭什么先声夺人? 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拥挤程度 , 毋庸置疑 。 但总有些正在辉煌 , 总有些面对凉凉 。
在造车领域并不占优势的科技公司们 , 如何能先声夺人 , 占据一席之地?恐怕“科技”二字是最好的“臂膀” 。
不得不说 , 上一个创造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 。 智能出行、智能支付 , 颠覆了生活的常态 。 而面对国外压倒性的雄踞市场态势 , 国产品牌大佬们愣是带着自己的智能手机 , 触碰到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 。
有专家指出 , 智能化已经是未来各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 智能汽车也极其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超级流量入口 。
文章图片
5G+AI+IOT , 作为下一代超级互联网可能呈现的模式 , 备受关注 。 5G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 , 将在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智能|当大家还在标榜做汽车界的小米,小米却要“上车”了?】5G将为汽车提供的高可靠性、低延时的信息传输通路 , 能更好的的解决当下的“协同”需求 , 而AI技术也将是智能汽车场景下的重要应用……手持成熟技术的科技公司如果愿意倾囊而出 , 将更多的智能应用技术延伸到智能汽车的研发和制造上 , 那下一步的智能支付 , 恐怕都不需要带手机了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