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王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正月十五月儿圆~元宵佳节 , 总是伴随着一轮满月 。
其实说到圆月 , 我们更熟悉、也更经常谈论的是“八月十五” , 这里的“十五” , 说的都是我国古代使用的农历当中的日期15号 。
八月十五是赏月的中秋佳节 , 正月十五就是我们春节末尾要过的元宵节了 。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也就是一月 , 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 ,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在这一天 , 民间习俗讲究吃元宵、汤圆 , 这些食物是不是很像又白又圆的月亮呢?
元宵、汤圆 , 都是又白又圆|图片来源:www.pinlue.com元宵节 , 月满冰轮 , 也是赏月的佳期良辰 , 但是有许多报道说 , 今年元宵期间的月亮不是“十五圆” , 是“十六圆” , 也就是农历16日月亮“最”圆 。
去年2020年元宵节就是这样 , 今年的月圆怎么还是“不按常理出牌”呢?
为什么“十五”的时候月亮圆?
俗话说 , “一年十二月 , 月月十五圆” , 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来推算一下 。
太阳是“阳” , 月亮就是“阴”了 , 所以月亮也有“太阴”的称呼 。
农历在日期上所采用的“阴历” , 依据的是古人对月亮每晚形状变化的观察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月亮或钩或圆 , 也被称为“月相” , 变化周期大约是29天半 , 古人据此制定了阴历月份 。 其中1/3/5/7/9/11月为“大建” , 每月30天;2/4/6/8/10/12月为“小建” , 每月29天 。
但是注意!古人实际使用的历法——“农历”中的日期并不是纯粹的阴历 , 大小月的设置有更加复杂的规则 , 比咱们公历中30/31天的设置复杂得多 。
阴历的每一天都是依据月亮的形状定的——月初和月末是朔月、新月 , 这时候的月亮基本看不到 , 或者是很细的月牙 , 但到了一个月的中间——15号 , 就迎来了圆月的时间 。
月亮真的会像肉眼看到的一样忽大忽小地一直变化吗?其实并不是 。
月亮的形状是由地面上的人观察月亮被太阳照亮的角度而决定的 。
月球对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光亮的 , 而背着太阳的半球面是黑暗的 。 就像示意图中那样 , 如果月亮在日地连线地球的背后 , 它被照亮的一面正好被地球夜晚的人们看个正着 , 这就是又圆又亮的满月了 , 而这天就在元宵节这样的阴历15号前后 。
地球、月亮相对于阳光照射的位置 , 决定了月亮能看到的“形状”|图片来源:www.gettyimages.es/detail今年元宵怎么跟去年连着 , 都是“十六”圆?
留意天文新闻的朋友可能有印象 , 2020年的元宵节同样是农历正月十六月圆 。
其实“十五圆”或者“十六圆”并非交替出现 , 2017-2019年的元宵节月亮均是“十五圆” , 但2020和2021年元宵节月亮则都是“十六圆” , 满月到底会出现在哪一天需要的是精确的计算 。
每个阴历的月份都会有一次月圆 。 不过 , 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形 , 最近约为36万公里 , 最远约为40公里远 。
受各种因素影响 , 例如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规律以及向心力公式 , 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距离地球近)、有时慢(距离地球远) , 从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 , 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 , 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 。
与月亮行走到何处无关 , 咱们昼夜交替的一天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 , 24小时是一天 , 13个小时可以差出半天之多 。 如
果满月以前月亮的“脚步”慢 , 则从阴历的“朔”(新月)到“望”(满月)可能要走16-17天 , 再加上阴历月份存在29天与30天的不同 , 就可能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现象 。
根据精密计算 , 2021年农历正月最圆的月亮出现在2月27日16时17分 , 这天是农历16日 。
椭圆轨道上天体运行速度的示意图|图片来源:https://junior-report.media/en/kepler-and-the-universe/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年份之间月圆时间的区别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是来自于变化的精确周期与24小时制的日期之间相差的若干小时;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大小月交替的不同;是我们下文要讲到的农历“闰月”设置;因此 , 连续年之间的元宵节是“十五圆”还是“十六圆”说起来会相当复杂 。
【元宵节|“圆”因来咯!十五的月亮为何还是“十六圆”?】现在的日历干嘛不跟农历对齐?
如此看来 , 农历的日期所基于的阴历非常便于了解当晚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 每年春节和元宵的日期也不会变来变去 ,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这种日期了呢?
这是因为阴历完全依据月亮变化的规律制定 , 这和农历指导农耕的“农”字不合 。
阴历的一年只有354天左右 , 但是决定地面气温变化的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 相差的11天多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没有固定的时间 , 不利于农民使用 。
如果放任12个月如此 , 只需17年 , 相同日期的冬夏就要反转;但如果设置一年13个月 , 一年又多出18天 , 同样会导致季节倒转 。
因此 , 我们的祖先找到了“闰月”的办法 , 每19年加7个闰月 , 保持正月初一春节总在冬末春初 , 大体上1-3月为春季 , 4-6月为夏季 , 7-9月为秋季 , 10-12月为冬季 。
设置了闰月的年份为闰年 , 闰年的12月多加一天为355天 , 而平年只有354天 。
闰月设置的年份由节气、中气决定 , 同时还要调整大小月 。
这些规则让人听了就头昏 , 所以我们就不再继续详细介绍了 。 在这种情况下 , 农历月份、日期想要与公历对齐 , 是完全不可能的 。 2021年的春节在2月12日 , 可2020年在1月25日 , 2020年出现了闰4月 , 也就是有两个4月 , 这些都与公历格格不入 。
(ps:2021年没有闰月 。 )
闰月表:并非每年都有闰月|图片来源:item.btime.com现在我们普遍觉得农历日期计算复杂 , 更不要说古代文化水平较低的老百姓了 。
因此 , 在古代 , 历法都是政府计算并制定后 , 再公布给平民百姓 , 有朝代甚至明文规定百姓不准私自观测天文、制定历法 。
相比于农历 , 国际推行的现行“公历”以365天 , 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 , 大家理解起来更加方便 。
统一的历法也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 , 辛亥革命后 , 民国曾在多方面与国际接轨 , 其中就包括了历法 , 也就是“公历” 。
圆月无论出现在哪一天 , 其实都是正常的历法现象 。
每一次“满月当空” , 都是一次难得的赏月良辰 , 趁着天气晴朗 , 赶快出门观赏吧 , 和家人一起共同迎接春回大地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