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通过疫情压力测试,中国这个领域已经连续11年世界第一!
_原题_:通过疫情压力测试 继续致力“强链”“补链”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世界第一
本报采访人员 倪 浩 本报驻德国特约采访人员 青 木张 静孙壹臣
在3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指出 ,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增加到31.3万亿 , 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 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 。 路透社当天报道称 ,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作了一次实战的压力测试 。 尽管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抽身 , 但仍将致力于“强链”与“补链” 。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肖亚庆表示 , 中国制造业类别最为完整、配套齐全 , 并深度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 , 不仅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
根据肖亚庆的介绍 , 包括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计算机、医疗仪器、信息化学品等在内的位于上游的高技术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获得快速发展 , 其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4% ,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15.1%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万亿元 , 同比增长16.9% 。 占GDP比重由2.5%提升到3.7% 。
在5G建设和半导体芯片产业方面 , 中国5G网络建设布局较早 , 基站总量、网络质量、通信装备制造水平都达到全球领先 。 目前中国5G基站超过71.8万个 , 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 5G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4G用户高出约50% , 单价降到每GB 4.4元 。 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 。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表示 , 2020年中国芯片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 , 年均增长20% , 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 。 另外 , 中国在芯片产业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 , 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 。
2020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 , 累计销售550万辆 。 肖亚庆指出 , 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 市场竞争激烈 , 技术上、品质上、消费者感受上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
针对弱项短板增强韧性
肖亚庆表示 , 在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的实战压力测试中 , 中国在彰显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之外也暴露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短板和弱项 。 “我们已经开始对41个大类的工业和下面的细类进行认真的全面梳理和分析 , 绘制重点产业链的图谱 , 找出空白点、弱项和短板 。 进一步增强中国制造产业链的韧性 。 ”
“我们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 , 卖出了‘土’的价格 。 ”肖亚庆在发布会上对中国稀土开采加工中的资源浪费、破坏环境、利用率差等问题做出了说明 。 1月份 , 工信部发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目的就是用来规范稀土行业中的相应问题 。 中国对于稀土行业的规范的举动 , 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反应 。 3月1日 , A股稀土永磁板块大幅上涨 , 涨幅名列所有板块之首 。 港股中国稀土最高涨近26% 。
“中国去年已落实对先进芯片的集成电路企业减税 , 会加强提升中国芯片业的材料、工艺、设备产业链 , 并会着力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 。 ”田玉龙表示 ,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20% 。 受消息面影响 , 当天A股芯片股拉升 。 截至收盘 , 中芯国际上涨4.70% , 半导体板块也表现不俗 。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20年集成电路产量2614.7亿块 , 增长29.6% , 继续站稳2000亿水平线 。
推动全球制造业复苏
【压力测试|通过疫情压力测试,中国这个领域已经连续11年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在新冠疫情来袭的不利局面下亮出优异表现 , 不仅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实力与韧性 , 也用事实证明中国制造业的良好表现正在带动世界制造业复苏发展 。
“德国制造的春天来了” ,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称 ,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上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 对9000名经理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2月德国制造业出口预期继续明显好转 , 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首次回升 。 ifo总裁富埃斯特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强劲的工业活动 , 特别是中国市场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 推动制造行业的需求增加 。
根据韩联社3月1日的报道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 , 韩国2月出口同比增加9.5% , 连续4个月保持增势;进口同比增加13.9% 。 面向中国、美国、欧盟的出口增加 。 其中对华出口增幅连续两个月超过20% 。
《日本经济新闻》称 , 中国的钢需求出现扩大 , 东京制铁时隔10年重启对中国钢材出口 。 日本财务省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 受中国旺盛需求影响 , 日本1月出口总额为5.7万亿日元 , 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6.4% , 连续2个月保持增加 。 报道称 , 尽管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呈现减少 , 但日本对率先从新冠疫情中获得经济复苏的中国的出口增加37.5% , 为1.2万亿日元 。 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半导体设备和塑料等较去年同期增加37.5% 。 ▲
推荐阅读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单孔|荣耀 Magic V 折叠屏手机通过 3C 认证,确认支持 66W 快充
- 产品|数梦工场通过CMMI V2.0 L5评估,再获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认证加冕
- IT|川崎测试货运无人机机器人K-Racer X1
- 调整|三星国行 Galaxy Z Flip3/Fold3 5G 测试者获推 One UI 4.0正式版
- 未来|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公开道路全无人测试
- Word|微软 Office Word 安卓测试版已支持朗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