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确保港珠澳大桥120年安全,国家将建野外科学观测站!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3日透露 , 《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2021—2025)》通过专家论证 。 该观测站目前已构建跨海集群设施结构安全和长期性能观测技术体系 , 今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交通行业跨海集群工程建造和运维关键技术进步提供重要基础性技术支撑 。

湾区|确保港珠澳大桥120年安全,国家将建野外科学观测站!
文章图片

观测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据了解 , 此次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周福霖院士、陈政清院士、张建云院士(在线)、杨永斌院士(在线)、王复明院士(在线)等11位专家参会 。 与会专家及来自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负责人和代表 , 听取了「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汇报 , 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该观测站定位合理 , 目标明确 , 实施方案可行 , 符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要求 , 同意通过该方案 。
该观测站依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建设 ,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和运营初期 , 该观测站结合大桥120年安全运营保障技术建成了海洋环境观测、材料腐蚀观测和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三大长期观测系统 , 逐步构建了跨海集群设施结构安全和长期性能观测技术体系 。
助力大桥120年工程安全 , 推重大科技实施
【湾区|确保港珠澳大桥120年安全,国家将建野外科学观测站!】同时 , 该观测站将紧扣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 , 聚焦重大交通工程安全需求 , 围绕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港珠澳大桥120年工程安全开展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及示范应用 , 取得的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基础数据与研究成果 , 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我国交通行业跨海集群工程建造和运维关键技术进步提供重要基础性技术支撑 。
面向工程安全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 , 该观测站还将开展长期稳定连续观测和试验研究 , 推进重大科技任务实施 , 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 为用好管好大桥、推动交通领域技术进步、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 (方俊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