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如何确保大数据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支招:为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这是我们认识数字经济的两个重要维度 , 以前我们谈信息互联较多 , 现在主要谈数据互联 , 而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 ”12月14日下午 , 在2021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 , 在数字经济时代 , 很多新基建背景下的万物互联网络攻击将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 , 对网络安全提出严峻挑战 , 必须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构建一套主动免疫可信计算 , 这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 。

模式|如何确保大数据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支招:为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
文章图片

“什么是大数据?”面对现场大数据行业的企业人士 , 沈昌祥现场发问 , 在他看来 , 大数据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进行处理的海量复杂的数据集合 , 具有多源异构、非结构化、低价值度、快速处理等特点 。 随即 , 他做了个比喻——“大数据是钻石矿” , 相当于数据废品和垃圾收集处理 , 从中发掘知识和本质规律 。
【模式|如何确保大数据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支招:为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信息安全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 , 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网络、系统、个人设备、供应链、数据等层面 。 ”认清行业安全症结后 , 问题如何破解?沈昌祥建议 , 要在大数据生态中构建一种新模式 , 让大数据在计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 。 这套被叫做“主动免疫可信计算”的模式是一种大数据在运算同时进行安全防护的新计算模式 , 它以密码基因抗体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 , 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 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 , 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
“这套模式可实现攻击者进不去 , 窃取密码信息看不懂 , 系统工作瘫不成 , 攻击行为赖不掉 。 ” 沈昌祥说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陈怡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