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演变 , 在5G、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共同驱动下 , 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战略性技术加速发展 , 并与社会各行各业创新融合 , 引发链式反应 。
近年来 , 中国政府提倡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发展方向 , 光学镜头作为一种基础性光电元器件 , 是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穿戴设备等产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 , 受到政府、终端厂商以及众多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
成立于2002年的欧菲光(002456.SZ) , 在影像模组、光学镜头和微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 目前该公司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发力 , 3D Sensing(3D感知)模组业务从智能手机领域拓展至智能家居领域 , 应用需求呈跨越式发展 , 产生显著溢出效应 。
近日 , 欧菲光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快报 。 数据显示 , 2020年 , 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484.04亿元 , 同比下降6.87%;营业利润11.03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长67.9%;利润总额10.65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长6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长72.7% 。
由于2019年底安卓触控业务独立发展 , 欧菲光的营业收入同比略降 , 但受益于光学影像业务快速发展 , 光学镜头出货量的增加 , 欧菲光盈利增长势头强劲 。
在全球智能化的今天 , 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从智能手机迈向自动驾驶 , 除5G驱动外 , 光学创新成为未来长周期创新主线 。 此外 , 3D Sensing模组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由2017年的3%提升至2020年的20%以上 , 并在智能家居、AR/VR技术、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等领域也有着广阔应用市场 。
一、智能驾驶渐行渐近 , 光学创新再辟蓝海
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 , 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 。 2000年以来 , 随着通讯网络及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 , 光学镜头的创新技术不断向下游应用领域渗透 , 中国借此成为全球光学镜头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 逐步打破了日本、韩国、德国等地的光学镜头技术垄断 , 迎来发展良机 。
2006年 , 欧菲光掌握了滤光片的关键镀膜技术 , 凭借红外截止滤光片产品一举成名 , 成为该市场全球最大的厂商 , 全球市场份额更是高达三分之一 。
相比工业应用领域 , 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 。 当前 ,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 , 终端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 而光学镜头作为过去数年间手机价值增量最大的组件 , 成为终端厂商的必争之地 。
据沙利文数据 , 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9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32.4亿元 , 2018年智能手机占全球光学镜头各应用领域出货量的七成以上 。
随着大光圈、广角及多倍变焦需求兴起 , 智能手机光学镜头已从单摄向双摄、多摄像头发展 。 据IDC的数据 , 2020年三季度 , 搭载双摄及以上的手机占比已经超过80% , 其中三摄及以上机型占比约为60% , 多摄手机占比不断提升 。
【欧菲光|全球3D Sensing渗透率提速,光学巨头欧菲光增量可期】2012年 , 欧菲光开始涉足影像领域 , 经过几年时间的深耕发展 , 现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摄像头模组龙头 。 自2016年起 , 该公司连续多年摄像头模组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 。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 , 全球的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 车载镜头亦成为未来贯穿汽车电子的创新主线 , 是自动驾驶中ADAS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 , 未来增量空间十分可观 。
据统计 , 目前全球ADAS市场规模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 持续带动车载镜头市场的增长 。 在车载镜头领域 , 现阶段玉晶光电和欧菲光都已着手布局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5年 , 欧菲光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切入智能汽车领域 , 以车载摄像头业务为重点业务 , 并不断向ADAS、车身电子、车联网等领域辐射 , 产品包括中控屏、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产品 , 以及ADAS、车身电子等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产品 。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 , 2019年国内前景环视量产市场份额排名中 , 欧菲光处于前十行列 。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普及 , 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成为欧菲光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
二、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 , 3D Sensing技术渗透率提速
从2G到4G , 人类基于移动终端信息交互媒介经历了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的演进 , 而随着5G时代到来 , 指纹识别、3D Sensing模组等微电子产品技术 , 将智能终端产品的想象照进现实 。
目前 , 3D Sensing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开始渗透 , 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主要以智能手机、AR眼镜为主 , 行业保持高速发展 。 除此之外 , 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门锁、门禁、支付等人脸识别类 , 智能家居、体感游戏等体态识别类、以及扫地机器人应用的导航定位类 。
据Yole预测 , 全球3D Sensing和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至2022年的CAGR为38% , 2022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90亿美元 。 其中 , 消费电子成增速最快的应用领域 , 2016年至2022年的CAGR高达160% , 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美元 。
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 , 3D Sensing技术的渗透率提速明显 。 据Deutsche Bank数据 , 2017年3D Sensing模组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仅为3% , 而2020年渗透率约达到38% 。
不过 , 将3D Sensing技术从可选推向必选的关键是AR生态、人机交互、即时通信、智能家居、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等领域 。 例如 , 若不搭载3D Sensing , AR技术则无法体现近大远小的特征 , 虚拟与现实的3D交互将失真 。 因此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3D Sensing市场规模仍有从百亿迈向千亿的上升空间 。
自2017年 , 欧菲光便开始布局3D Sensing领域 , 同步研发结构光方案和TOF方案 , 专利数量近200项 , 并率先实现结构光3D Sensing模组和3D TOF模组的量产 , 是目前国内3D Sensing模组的主力供应商 。 除智能手机领域 , 欧菲光的产品已拓展至智能家居、安防、物流及娱乐等多个行业 。
以扫拖机器人为例 , 欧菲光开发的ToF 3D测距避障技术 , 利用前置ToF摄像头与高精度传感器协同合作 , 智能测算空间 , 可快速实现扫拖机器人对障碍物的测距和避障 。
2020年前三季度 , 欧菲光3D Sensing模组业务持续增长 , 出货量为0.79亿颗 , 同比增长38.96% , 市场渗透率和出货量显著提升 。 可见 , 光学巨头厂商3D Sensing业务随着产业放量在即 , 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新机|快准稳,捕捉每个高光瞬间! 刘衡分享EOS R5拍摄体验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