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 , FPX电竞选手Tian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称 , 因压力导致身体不适 , 决定暂离赛场 。 “打游戏也会受伤?”成了网友心中最大的疑惑 。 事实上 , 不仅仅是Tian , 大约半年前 , 电竞领域“战神”级的Uzi因伤宣布退役 , 让人唏嘘不已 。
文章图片
在平均退役年龄只有24岁的职业电竞圈里 , 伤病是选手们无法逃避的话题 。
于是 , 队医开始出现在电竞俱乐部中 , 他们帮助这些电竞选手进行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 , 以帮助他们尽可能的延长职业生涯 。 只是在经营压力之下的电竞行业中 , 俱乐部的生存显然比专职队医更重要 。
文章图片
电竞选手康复的左右手 专职队医与健康机构
中午12点左右Kaden到达了EDG电竞俱乐部 。
此时 , 电竞选手们陆续醒来 , Kaden一天的工作也随之开始:给刚刚睁眼的选手们依次进行问诊 , 通过问诊发现选手的身体是否存在异常;同时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 , 了解选手的身体机能与前一天相比有什么变化;随后 , 确定当天的预约治疗人数与治疗计划 。 问诊后一小时到晚饭前这段时间 , Kaden会对预约治疗的选手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为EDG俱乐部的专职队医 , Kaden在选手们的休赛期和备赛期主要负责医疗诊断、康复治疗以及疾病预防的工作 。 在赛事期间 , 队医则随队为选手们提供急救、缓解疼痛、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医疗保障 。
较为流动且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作为90后的Kaden如鱼得水 。 最初 ,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 , Kaden想要跳出安稳的工作环境 , 他决定辞去某三甲医院康复科的工作投身到传统体育行业之中 。 于是成为了某橄榄球省队的队医 。 然而受限于传统体育管理体制 , Kaden觉得无法施展抱负 。
2020年1月 , Kaden看到EDG电竞俱乐部正在招募队医 , 他意识到电竞运动不像传统体育那样拥有较完善的队医及健康体系 , 这种机遇和挑战中或许可以让他一展拳脚 , 于是他踏入了电竞俱乐部健康管理的蓝海中 。
先Kaden几步踏入这片蓝海的是史泽远和他的团队 。
2018年6月开始 , 史泽远及其团队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关于电竞健康管理的工作 。
经过了解发现 , 电竞行业对于健康管理这方面的需求不小 , 因此史泽远和他的团队于同年12月创立了上海恒叶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叶公司) , 专门为有需求的电竞俱乐部及赛事官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
目前 , 在电竞行业中 , 像EDG俱乐部配备自己专职队医的电竞俱乐部几无寥寥 , 更多俱乐部选择与类似恒叶公司这样的健康管理公司进行合作 。 恒叶公司与IG、RNG、TES等大大小小的电竞俱乐部有着密切合作 , 会对这些俱乐部的选手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前期 , 恒叶公司会用自己专门的软件系统帮选手们进行身体评估 , 随后对选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再定期对接受治疗的选手进行治疗效果检查 , 并指导下一阶段康复计划 , 为选手制定专属的运动康复的方案及体能训练的计划 , 按照周期性执行下去 , 以此来长期为俱乐部打造健康管理体系 。
75%的电竞选手存在伤病 腰椎问题最严重
打游戏也会有病痛?这是医生世家出身的Kaden在加入电竞行业之前脑海中的问题 , “我以前就会觉得电竞行业就是打打游戏而已 , 真正来到了电竞行业才知道其实电竞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
根据统计 , 75%的电竞选手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病 。 与传统体育行业一样 , 身心健康带来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电竞选手 。 尽管电竞是一个正式的体育项目 , 但电竞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 目前并不具备完善的健康体系 , 甚至一些电竞俱乐部还没有健康管理的意识 。
恒叶公司的创始人史泽远曾在《职业电竞选手常见的健康问题》一文中指出 , 电竞选手会因手指和手高强度的重复运动易导致腱鞘炎 , 手腕肿胀、疼痛;因姿势不佳、久坐少动造成颈肩腰腿的劳损 , 甚至造成肺塌陷……史泽远表示他们曾做过统计 , 比起手腕等方面的问题 , 更严重的还是腰椎与颈椎方面的问题 , 其中腰椎的问题占了健康问题的20% 。 同时 , 文章中显示除了长期久坐外 , 这些劳损与病痛也与选手个人的操作习惯是否良好有着重要关系 。
“虽然倡导选手们尽量避免易产生劳损的坐姿 , 但是选手长期已经习惯的姿势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 。 ”TSG电竞俱乐部的经理吕江涛说 , “这个东西是有优先级的 , 每位选手有自己的习惯姿势 , 我不能硬逼着选手去调整他的坐姿 , 难受的姿势发挥不出选手的实力 , 反而得不偿失 。 ”
Kaden表示 , 在他的日常问诊过程中 , 大部分选手都处于被动状态 , 年轻的选手们并不怎么在意身体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 更多是通过队医察觉才发现 。
史泽远也指出 , 面对这些劳损问题 , 大多数年轻选手往往忽视手或手腕疼痛等早期迹象 , 他们觉得身体可以自行修复 , 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 这些选手没有意识到他们所感受到的疼痛很可能会危及他们的职业生涯 , 迫使他们提前退役 。
文章图片
电竞选手的劳损高于白领数倍 减缓伤痛对成绩有利
在TSG吕江涛看来 , 电竞选手的身体的确处于亚健康状态 , 但劳损程度与天天在电脑前打字工作的“打工人”并没有太大区别 , 况且无论是什么行业 , 其身体都会有一定的损伤 。 在他担任TSG经理三年以来 , 还未曾遇到过选手因职业伤痛要去医院的情况 。
而作为健康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 , Kaden与史泽远均表示 , 电竞选手的身体劳损程度为常人的数倍 。
恒叶公司同时也有为上班白领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业务 。 史泽远认为 , 电竞选手由于高强度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专注 , 其身体劳损程度一定是更强的 。 并且电竞选手的年龄主要在16-22岁之间 , 而“打工人”的年龄多在25-45岁 。
“我相信电竞选手一旦到了30-40岁还保持这种状态的话 , 劳损情况一定比其他职业人群严重的多 。 ”不过他承认由于伤痛选手不得不去医院的情况不是高发的 , 因为选手的劳损是积累的过程 , 短时间内很少有这种显性的剧烈病痛 , 但是这种情况是绝对存在的 , 因为与恒叶公司合作的许多电竞俱乐部的选手都出现过类似情况 。
EDG的某位选手就在一次比赛中腱鞘炎发作 , “因为那段时间我也才刚来 , 也并没有很了解每个队员 , 就给他处理了针灸的方法和一些其他的医疗的方法 , 帮他当场止痛 。 ”Kaden 说 , “可能因为伤痛感减少了 , 感觉他心理压力也小了很多 , 后来那场就赢了 。 ”
文章图片
晚睡晚起不按时吃饭 存在心血管意外风险
除了身体各部位的劳损外 , 内科问题也困扰着电竞选手们 , 尤其存在着心血管的意外风险 。 Kaden表示 ,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长期的作息与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
与常人不同 , 电竞选手的一天从中午开始:12点左右选手起床后 , 除了吃饭 , 其他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训练赛上 。
训练结束后 , 教练对选手们一天的训练进行复盘 。 复盘后大部分选手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私人时间进行个人训练……选手们的一天在凌晨两点左右结束 , 甚至更晚 。 如果有选手与直播平台签约 , 有时候还需要完成一定的直播时长 , 因此会睡得更晚些 。
由于选手们是在私人时间进行个人训练 , 因此即便是俱乐部的经理 , 吕江涛也对此勉为其难 。 他说:“如果有队员会训练到很晚的话 , 我们会跟他说一下 , 但是也不会很强制让他睡觉 。 让他根据自己的节奏来 , 只要不影响第二天的训练状态 。 ”
打完游戏后选手还处于亢奋紧绷的状态 , 如果在此时睡觉就可能影响到睡眠状态 。 与多家俱乐部合作过的史泽远发现选手们很少会在固定时间一起吃饭 , 他们更多地会根据训练时间和个人安排走 , 饿了就吃 。 每个俱乐部的情况不同 , 但比起俱乐部提供的饭菜 , 大多数选手更喜欢点类似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外卖 。 史泽远解释道:“我常常要去各个俱乐部 , 俱乐部阿姨做的饭都相当不错 , 这些孩子就是被惯坏了 。 ”
Kaden在把脉时已经能察觉到一些选手因作息与饮食不规律 , 有心血管意外风险的存在 。
Kaden表示 , 没有发生并不代表它不会发生 , 所以需要做好预防 。 因此在2月底 , EDG健康管理中心与Kaden之前所在的某三甲医院心血管科技组的专家团队对选手进行心血管的危险评估 , 评估出他们的心血管意外的几率和猝死的概率 , 以保证选手的生命安全 。
压力会影响队员发挥 心理疏导也是重要一环
比起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 选手们心理压力造成的影响更大 。
史泽远给采访人员讲述了一个他接触到的实例:在比赛中 , 当b选手替代a选手打同样一个位置 , 并且输了的时候 , b选手会有心理落差 。 同时 , 他人对两人之间的比较非常夸张时甚至把B选手压得喘不过气来 。
Kaden记得在2020年的一场比赛中 , 一位选手本身实力并不差 , 但是由于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 , 比赛过程中选手的心态崩了 。 面对这种情况 , Kaden等随队队医会用自己所学的心理知识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 给这位选手心理上的支持 。 经过疏导后的选手的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
电竞选手与传统体育运动员不同 , 他们由于长时间的久坐 , 没有体能方面的发泄途径 。 除此之外 , 还有来自年龄、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
作为TSG电竞俱乐部的经理 , 吕江涛同时承担着对选手们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 。 有的选手会选择主动找吕江涛倾诉心中的苦恼 , 但是更多的选手选择把这些忧闷埋藏在心里 , 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去发现这些问题 , 并且对选手们进行心理疏导 。
选手的压力主要来自竞争与舆论方面 。
“电竞行业是个很残酷的行业 , 只要你在场上拿不出那种精神状态来 , 你可能就会被别人替代 。 ”吕江涛表示 。 由于天赋上限、技术水平、无法突破瓶颈期等原因产生的竞争压力像重担压在每位选手身上 。
对于来自网络的非议 , 吕江涛显得无奈 。 由于匿名性 , 网络上的恶意言语攻击总是不断的 。 “一个选手没有发挥好 , 相关的论坛或者微博上 , 甚至微博私信 , 就会有很多人对他说一些不好听的话 , 比如说你怎么这么菜什么这么弱 , 你上就是一场悲剧 , 就类似这种各种各样的话都有 。 ”十几到二十几岁的年轻选手们抗压能力弱 , 这些舆论会打击选手自信 , 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困扰 , 甚至影响比赛的发挥 。
吕江涛表示这种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 “心理压力其实也算是一个筛选标准 。 有的人跨不过这个槛 , 尽管大家都给你信心和鼓励 , 你还是走不出来 , 就只能是被淘汰了 。 能扛下来的人才能走到高处 , 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 。 ”他认为只有越纯粹的人才能在电竞这条路上走的越远 。
“摸着石头过河” 许多俱乐部因现实问题未配队医
EDG俱乐部从2019年招募队医 , 2020年整合升级成职业电竞健康体系中心至今 , 全职队医Kaden及同事会全天陪护并及时为电竞选手们提供治疗 。 健康管理作为一项预防优于治疗的任务 , 队医们也会根据经验及选手疾病数据统计 , 预判选手可能会发生的疾病 , 做预防性的治疗 , 从根本上切断发病因素 。
Kaden表示 , 根据目前的数据可以估算这些管理大概能够延长选手15个月左右的职业寿命 , 最终维护整个俱乐部能够平稳运行 。
Kaden认为电竞队医是非常必要的 , 尤其是在及时的伤痛处理及队员心理调整方面 , 其存在是有必要价值的 。 但由于资金等现实问题 , 电竞俱乐部的队医普及率非常低 。
现阶段 , 每个俱乐部都配备队医显然不现实 , 所以一些俱乐部会选择与恒叶这样的健康管理公司合作 。 创始人史泽远说 , 由于电竞选手的疾病更多是慢性的 , 因此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健康管理以预防严重问题的发生 , 提升选手在训练生活中的状态 , 通过各种保养延长选手的职业寿命
史泽远打了一个比方 , 在商店里的商品放久了都会积灰 , 这时候就需要擦擦灰 , 保证商品的成功出售 。 但是大多数电竞俱乐部不存在配备全职队医的资金与实力 。 对于当下的电竞行业来说 , 史泽远认为与健康管理公司进行合作无疑比聘用专职队医的性价比要高 。
深谙电竞俱乐部管理的吕江涛并不否认有队医的好处 , 同时许多电竞俱乐部并不是没有健康管理的意识 , TSG曾与某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的专家合作过 , 但发现传统体育的健康管理模式目前并不能完全与电竞行业相匹配 , 电竞的健康管理体系仍处在“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当中……
吕江涛称很多俱乐部曾与健康管理公司进行过合作 , 但对于俱乐部来说性价比不高 , 俱乐部首先还是要从整体运营来考虑 。 “九成以上的俱乐部跟咱们一样 , 只有极个别的俱乐部才会和健康公司合作或者聘请队医 。 ”他认为 , 至少在现阶段 , 对于一些中小俱乐部来说 , 队医并不是必须的 。“有队医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 有的话当然更好 , 没有也正常 , 我们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 。 ”
绝大部分电竞俱乐部处于亏损状态是电竞圈内的共识 。 吕江涛认为电竞俱乐部的核心价值在选手上 , 如果想要一个队伍打得好 , 需要补充强有力的选手 , 引援一名电竞选手少则几万 , 多则千万;除此之外 , 需要保障选手们的日常开销 , 让选手们吃好住好 , 保持好的状态;有时候还需要购买比赛席位……“聘请队医的性价比投入跟其他投入相比是一个次选 。 选手们得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隐性的疾病 , 慢性的疾病不需要经常急诊的 , 所以电竞俱乐部愿意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核心运营成本中 , 为选手提供更好的环境……”吕江涛说 。
实习生 桑旦白姆
文/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 张子渊
【寿命|揭秘电竞俱乐部队医 能延长选手15个月的职业寿命】[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选手|KPL秋季赛之后,iQOO如何定义品牌在电竞赛事中的新角色?
- ag超玩会|十大影响力电竞选手:AG上榜三人,第一实至名归,fly太可惜
- 国足|国足现实中没机会出线,如果将足球与电竞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失落的方舟|最后一届KPL秋季赛落幕,iQOO与电竞生态的故事正在路上
- ag战队|十大影响力电竞选手:AG上榜三人,第一实至名归,fly太可惜
- 清明节|热梗、电竞、二次元!央视2021清明上河图,藏着多少Z世代爱好?
- 电子竞技|真正的元老级选手,公认的中国电竞第一人,曾担任过奥运会火炬手
- 选手|真正的元老级选手,公认的中国电竞第一人,曾担任过奥运会火炬手
- 上海|中国电竞风靡南美东南亚,故事要从上海漕河泾的写字楼说起
- 电子竞技|年轻人的电竞文化,全在斗鱼直播的弹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