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浙江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拟筹建博物馆“智慧大脑”

中新网杭州3月8日电 2021年2月18日 , 浙江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 。 一场以数字化赋能撬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面的改革 , 正式拉开序幕 。 在信息化、智慧化成为整个浙江的变革大势时 , 即便是最传统的博物馆也不能置身事外 。

智慧|浙江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拟筹建博物馆“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
当下 , 通过检测系统 , 博物馆工作人员便可在电脑或是手机端得知库房里的温湿度并进行实施调控来保护藏品;通过追踪系统 , 可清晰查找到文物的运输位置并实时定位;通过监控系统 , 可依据人流量调控灯光明暗……
对此 ,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表示 , 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的指导下 ,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正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 , 下一步拟筹建全省博物馆的“智慧大脑” , 以浙江自然博物院为试点 , 对博物馆各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工作 。 待试点成熟后 , 将向全省乃至全国输出成功经验 , 避免重复投入 , 从而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
“博物馆不能站在历史发展后头 , 要站在社会发展前头 , 与时俱进 , 拥抱新技术 。 ”严洪明表示 , 博物馆应借助科技手段解码历史 , 助推博物馆“智慧化” , 让公众走进博物馆、触摸博物馆、亲近博物馆 。
而在接待参观游客中 , 博物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访问数据 , 无疑为博物馆“智慧大脑”的筹建打下良好基础 。
作为具有“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单位 ,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上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 。
2017年 ,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中国率先上传了2万多件展品信息在云平台 , 便于网友观展;2019年 , 该馆6万多件植物标本全部实现数字化 。
“从信息共享到知识共享 , 再到价值共享 , 智慧博物馆模糊了传统博物馆与数字化博物馆的界限 , 实现了博物馆展示与体验、教育与研究、分享与传播功能 , 为知识的传播搭建了桥梁 。 ”严洪明说 , 由传统型向数字化、智慧化不断转型升级 , 浙江自然博物院已走上“智慧化”的快车道 , 探索建立起一个“掌上新时代” 。
值得一提的是 , 疫情期间 , 浙江自然博物院与杭州博物文化合作共建的“文旅绿码” , 以“预约”为入口 , 打通了博物馆、景区智慧出行的各个环节 , 不仅成为游客的一种全新参观游览习惯 , 也助推景区、博物馆等旅游目的地进入“数智文旅时代” 。

智慧|浙江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拟筹建博物馆“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观众使用“文旅绿码”预约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院
据悉 , 游客使用“文旅绿码” , 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并填写 , 即可完成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多重信息云端无感校验 , 实现“20秒入园” 。
“社会人群在触网过程中 , 老年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帮助 。 所以 , 互联网产品也需要进行更多的适老化改造 。 ”严洪明介绍 ,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支持杭州市民卡(社保卡)刷卡预约参观之后 , 又率先实现了支持长三角社保卡一体化 。
两个“率先” , 让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实现更聪明、更智慧的路上 , 也变得更温暖 。
对此 ,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杭州博物文化创始人张敏评价 ,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文旅绿码”适老性的提升方面 , 能支持云端无感核验身份信息、健康码、行程卡 , 避免了重复亮码的繁琐操作 , 方便观众特别是老年观众入馆参观 。
而在借助科技手段解码历史的同时 , 助推博物馆“智慧化” , 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博物馆活化起来 , 如何做到“高雅而不深奥 , 亲和而不媚俗” , 又成为需要探究的新课题 。
2020年 , 浙江自然博物院与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杭师附小”)多次进行沟通协商 , 双方利用优势资源 , 共同策划“贝类王国一一校园微型博物馆”展览 , 让第二课堂变成了“第一课堂” 。
如今 , 杭师附小的门厅 , 俨然被打造成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模样 , 里面不仅有各种贝类的实物展示 , 还利用投影技术模拟了海洋里贝类的生活方式 。 目前 , 该校共展示贝类标本1000余件 , 计划数字多媒体展示3万余件 。
与杭师附小的合作 , 只是浙江自然博物院迈向“跨界合作”的第一步 。
“人们都觉得 , 博物馆以考古和历史为核心 , 保护着文明的记忆 , 定位是面向过去;而要做到面向当下、面向未来 , 智慧博物馆或可实现这一目标 。 ”严洪明说 , 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展品 , 脱离了原先的文化坐标和使用场景 , 使现代人一下子很难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 需要采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和当下语境来解读 , 来弥补实物的局限 , 让文物与观众对话 , 让观众参与演出 , 从而更好地实现博物馆“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使命 。
【智慧|浙江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拟筹建博物馆“智慧大脑”】数字化不仅意味着交流变得高效、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 同时也意味着对社会传统的变革 。 博物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 , 通过数字赋能 , 以高效及人性化的方式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 严洪明期望 , 未来能有更多的博物馆实现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转型升级 , 通过博物馆的“智慧大脑” , 实现“公共服务一键智达 , 数据共享一贯到底 , 运营管理一屏掌控 , 事业发展一览无余” , 进而创造更多新的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