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1/8

作者/lewis29086
蔚来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领头羊 , 2020年全年交付4.37万辆 , 同比增长112.6% 。 蔚来定位高端SUV , 主打用车体验和服务 , BaaS的换电方式可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
2020年 , “最强风投”合肥政府注入70亿元和蔚来成立合资公司 。 有了地方政府的背书 , 蔚来的造车生意稳不稳?能否产生规模效应?究竟前景如何?
蔚来的财务状况依然堪忧
先看蔚来的财务情况 。 我们基本可以判断 , 蔚来的现金流流转正依然遥遥无期 。
1、利润端
毛利率方面 , 蔚来2020Q4的毛利为17.2% , 连续3个季度为正 。 2019年因为政府补贴水平下降 , 蔚来毛利率降至最低点-33.4% , 随后稳步上扬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2/8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净利润方面 , 公司2018年的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33.28亿元 , 达到顶峰 , 2019-2020年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 蔚来盈利尚需时间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3/8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2、费用端
蔚来的销管和服务费用高企 。 蔚来定位高端 , 所有的营销和体验店都必须是黄金地段的旺铺 。 如北京王府井的蔚来中心 , 年租金高达8000万 。 打造高端品牌的代价就是巨额的投入 。 蔚来的销售行政和一般费用从18年开始超越研发费用 , 18、19两年连续超过50亿元 。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7.88% , 同期研发费用下降43.82%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4/8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5/8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汽车服务成本高 。 蔚来主张的换电模式要求电池共用性:为了保障能够换电 , 所有车型的电池必须是共用的 , 这可能导致大型车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 , 影响体验;随着充电桩的普及 , 充电越来越方便 , 换电可能不是最经济的选择 。
同时 , 蔚来要满足换电需求 , 就必须斥巨资建高密度的换电站 , 增加服务成本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6/8
(蔚来换电站地图)
2020年蔚来累计建成的换电站达131个 , 覆盖58个城市 。 随着蔚来车辆交付数量的提升 , 蔚来的换电服务建设成本、调度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将大幅攀升 。
蔚来销售费用高企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 其69%的销量来自老用户的口碑转介绍 。 为了实现口碑销售的效果 , 蔚来对车主进行“海底捞”式服务 。 然而 , 口碑传播却并不足以支撑其销量 , 蔚来存在销售瓶颈 。
而蔚来汽车的服务成本较重 , 随着用户越多 , 服务的成本与压力也就越大 , 就要投入更多的钱进窟窿 。
考虑以上因素 , 其销管费用很难降低 , 而更有可能持续走高 。
3、现金流
来看下蔚来的经营现金流情况 。 蔚来汽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 目前还处在持续烧钱阶段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图7/8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想盈利就要多卖车 , 就得投入更多销售和服务 , 就得亏更多的钱 , 为了补窟窿只能卖更多的车 。 从2017年至今 , 蔚来已经累计亏了479.14亿 , 超越特斯拉盈利以前16年亏损的总和 , 平均每卖一辆车就亏63.36万元 。
可以测算 , 根据蔚来目前的情况 , 汽车单价通过计算在34.3万元/辆 , 以当前披露季度的毛利率计算 , 预计每辆车毛利约为4.8万元 , 蔚来至少要交付35万辆车 , 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 这是在乐观情形的估计 , 压缩研发投入 , 不开新的NIO house和NIO space的情况 。
蔚来如何实现盈亏平衡
如果蔚来想要翻盘 , 只能提升销售额 。 想做到这一点 , 要么依靠一款未来能引爆市场的车型问世 , 要么就是蔚来通过降价极大的拉动了销售 。 接下来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两种情况是否能够发生 。
先讨论第一种可能 , 即蔚来出了一款爆款汽车 , 引爆市场 , 借助新能源汽车整体大盘上涨的趋势 , 销售额出现极大提升 。
2019年Q4及以前 , 蔚来的研发费用单季度研发费用均超过10亿 , 2019年Q2甚至一度占特斯拉的58% , 排在三势力第一 。 但2020年 , 获得巨额融资的蔚来 , 研发投入不升反降 , 为了控本降费 , 研发费用直接砍一半 , 单季度只有5亿元左右 , 2020年Q3只有5.91亿元 , 占特斯拉的23.7% , 甚至比小鹏还低 。 2020Q4研发费用8.29亿元 , 略有回升 。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
文章图片
【虎嗅APP|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国杀”,占据“人和”的蔚来前景如何?】图8/8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因此目前看来 , 可能性很低 。 仅从财务数据来看 , 其研发投入并没有增加而是萎缩了 。
再来看看第二种可能性 , 即蔚来以降价换销量提升 。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 , 规模效应是生存之道 。 特斯拉为了尽快实现规模效应 , 采用以价换量的方式 。 2020年特斯拉全球出货量近50万辆 , 初步实现了规模效应 。
蔚来能向特斯拉一样以价换量吗?不能 , 也不敢 。
蔚来的定位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 , 此时还是打品牌的时候 , 降价无异于革自己的命 , 打自己的脸 。
首先 , “新势力”造车面临的普遍的困境是品牌力不足 。 蔚来一旦降价到20-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 , 小鹏G3 , 理想one以及后起的大众ID.4和一堆传统车企的SUV就会群起围攻 。 蔚来固守高端生态位对标BBA , 就是避免自己陷入低端车型的价格战 。 目前高端车型数量还为数不多 , 深耕基本盘 , 对自己有利 。
其次 , 蔚来降价 , 近10万蔚来车主怎么办?“海底捞”式的优质服务怎么办?给还是不给?这可都是多掏钱才能享受的 , 要是现在20万买车就能享受 , 原来40万买车的车主会不会骂娘?蔚来是把车主当上帝当爸爸 , 也当成口碑宣传的小喇叭和拉客户的销售员 。
2020年蔚来69%的订单靠老客户拉来的 , 得罪了老客户蔚来还能活?特斯拉可以降价 , 原因除了成本降低之外 , 特斯拉可以不依赖车主 , 所以早买早享受 , 晚买有折扣 , 老车主被“割韭菜”也只能认 。
综上可知 , 摆在蔚来面前的困局似乎没有解法:
第一 , 蔚来压缩研发投入 , 新车型如何研发下线 , 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第二 , 2020年12月蔚来的门店已经开了200家 , 蔚来中心开了23家 , 如果不继续开新店就不能扩大销售规模 , 也无法解决服务质量跟不上的问题 。
第三 , 当下合肥工厂的极限产能10万辆肯定够的 , 新建3.5倍的需求产能又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 。 蔚来很可能需要持续融资来给自己输血 。
综合以上因素 , 蔚来很难有规模效应 , 现金流转正遥遥无期 。 与此同时 , 行业竞争正在加剧 。
但是蔚来并非没有机会 。
“天时地利人和”
新能源汽车眼下的格局 。 正近似东汉末年 , 诸侯混战 , 群雄割据的局面 。
特斯拉纵横寰宇 , 比亚迪割据亚太 , 老油车反应迟钝只能在边角捡漏 , 本来行业格局已定 。 但从近百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 , 生生杀出造车“新势力” , 搅动行业格局 。 蔚来就是“新势力”的带头大哥 。
若强将特斯拉比作曹操 , 比亚迪比作孙权 , 那蔚来就近似于刘备 。
蔚来自2014年出道以来一直头顶高端新能源汽车光环 , 但前5年一直烧钱产出低效 , 一度快要倒闭 , 大当家李斌还被评为“2019最惨的人” , 幸得蔚来车主后援团抱团取暖 。 生死时刻的2020年 , 有“最强风投”之称的合肥政府向蔚来抛出橄榄枝 , 注入70亿元和蔚来成立合资公司 , 才解了蔚来燃眉之急 。
有了地方政府的背书 , 蔚来又获得了五大银行128亿元的授信 , 蔚来乌鸦变凤凰般在2020年强势崛起 。 蔚来遇见合肥政府 , 可谓“人和” 。
刘备偏安益州和汉中 , 虽无力吞并另外两巨头 , 但是固守要塞当个汉中王总没问题 。 蔚来也一样 , 有江淮汽车为自己做代工 , 可以降低造车的门槛 。 有了合肥市政府的钱和信誉背书 , 蔚来也算是有一定的基本盘 , 进可供退可守 。 虽然有特斯拉、比亚迪双重夹击 , 竞争激烈 , 但是偏安高端市场 , 蔚来也能获得一定的市场 。
资本市场一直在关注蔚来何时能停止烧钱 。 上市公司蔚来花钱如流水 , 目前已经融资97.68亿美元 。 资本市场有钱 , 可以给蔚来很多钱 , 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回报 。 如果蔚来的模式跑不动了 , 资本市场不认可 , 蔚来将会被无情的抛弃 。 蔚来融不到钱将会面临新一轮的资金压力 。
位于合肥的蔚来中国有可能跟上市公司蔚来硬性切割 , 届时蔚来不能从蔚来中国获得资金帮助 。 这样对蔚来原来的客户、供应商以及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
蔚来的未来在合肥 。 合肥政府投资蔚来中国 , 并要求蔚来总部将资金及核心资产注入蔚来中国 。 结合蔚来总部的情况再回头看这一笔交易 , 可以明显看出这是蔚来给自己留的后路 。 杀子救母是不可以的 , 金蝉脱壳可以 。
小结
眼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混战 , 才刚刚开始 , 还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
这厢:特斯拉以及“新势力”车企质量问题频出 , 传统油车快马追赶 , 苹果、百度、恒大等一些非汽车行业企业跑步进场 , 各方势力都在跑马圈地;那厢: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日新月异 , 宁德时代、LG、松下、比亚迪巨头厮杀不止 。
单看蔚来 ,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 以及在合肥政府入股下有基本盘作支撑 , 蔚来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 但是蔚来在运营、销售和服务费用严重挤占研发投入 , 很可能会后继无力 。 蔚来的销售方式单一 , 超过一半的销售量以口碑转介绍来拉动 , 增长存在明显天花板 。
占据“人和”的蔚来 , 能否继续守住“一亩三分地” , 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