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电子游戏困扰家庭教育 电竞培训是“解药”吗?
半月谈采访人员:夏亮 陈地 吴晓颖
针对电竞这一“Z世代”喜闻乐见的国际交流新形式 ,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金垣洙认为 , 全球疫情背景下 , 电竞作为一种无接触又考验心智的新兴竞赛项目 , 能帮助更好地连接人心 。 在我国 , 电竞一路狂奔 , 相关产业飞速发展 , 为电竞正名的呼声澎湃响亮 。 与此同时 , 逐渐被社会主流接纳的电竞 , 也给青少年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1
电竞培训意外演变成电竞“劝退”
成都一家电竞培训机构推出培训业务 , 本来旨在为电竞储备人才 ,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 绝大部分学员短期体验后纷纷失去玩游戏的乐趣而选择主动退出 。
“儿子说考不上高中也没事 , 当游戏主播、电竞选手不需要学历 , 初中毕业就够了 。 ”一位母亲向这家电竞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侯旭诉苦 , “我想让他到你这来培训一下 , 让他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电竞 , 就能好好读书 。 ”
培训采取全日制教学 , 模拟职业俱乐部的训练方式 , 但训练强度只有俱乐部的一半 。 上午针对性地进行个人训练 , 好比足球 , 如果个人射门差就专门练习射门 。 下午是团体训练 , 分组打模拟赛 , 打完后教练复盘 , 提升学员对游戏的理解 。 晚上是自习时间 , 主要在游戏里打排位 。
侯旭介绍 , 学员很快会意识到自己与职业选手之间的差距 。 在此期间 , 有10%~20%的学员觉得这个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 就主动放弃了 。
树立正确的电竞价值观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 此前 , 很多青少年并不了解真正的电竞行业 , 主要通过游戏主播的描绘 , 产生了风光、赚钱快等片面印象 。
“我们会告诉学员什么是电子竞技运动 , 当电竞职业选手、电竞主播需要达到哪些条件 , 让他们建立正确的意识 , 认识到自己所幻想的和即将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一份职业 , 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 ”侯旭说 。
文章图片
图1/3
参赛选手在“穿越火线”比赛中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一博 摄
2
“新游戏教育”≠高枕无忧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分院体育系主任李楠认为 , 所谓电竞“劝退”班 , 其传统说法就是戒网瘾 , 带有明显的贬义 。 电竞既已正名 , 就不应该停留在过去不务正业的老观念里 。 虽然社会上对电竞的偏见有所改观 , 但大多数家庭仍将电竞视为玩物丧志 , 因此 , 当电竞培训无心插柳成电竞“劝退”后 , 这种并不主流的培训业务迅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文章图片
图2/3
《王者荣耀国际版(AOV)》中国对阵泰国 。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金加 摄
电竞是不是洪水猛兽?当电竞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 被教育部定为高校增补专业 , 被人社部认可为新职业 , 被亚奥理事会接纳为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 , 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更难了 。 越来越多喜欢电竞的孩子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 家长似乎也很难去反驳这些渴望走上职业电竞道路的孩子 。
通俗讲 , 电子游戏和电竞不是一个概念 。 前者是娱乐 , 需要适度;后者是竞技 , 需要竞争 。 当然 , 这样的道理家长讲给孩子听 , 孩子未必能听进去 , 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行”往往就能让家长无言以对 。 因此 , 当社会上有了电竞培训后 , 这些踌躇满志的孩子们似乎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 矛盾反而迎来了化解的契机 。
在职业选手眼里 , 电竞不是游戏;在家长眼里 , 电竞就是游戏;在孩子眼里 , 玩游戏就是电竞 。 电竞和游戏 , 普通人很难在两者之间划上一个清晰的分界线 。
文章图片
图3/3
来自西京学院的电竞队员在启动仪式上进行《和平精英》表演赛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潇 摄
电竞除了热爱 , 还需要玩家有过人的天赋 , 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 最终才能脱颖而出站上金字塔尖 。 以成都这家电竞培训机构为例 , 自2017年开始 , 每年招收学员100多人 , 其中青少年占90%以上 , 只有5%的学员有机会成为俱乐部梯队人才 , 最终能签约俱乐部成为职业选手的更是凤毛麟角 。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 ,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的表象背后 , 是他们对于现实的逃避 , 以及与家长沟通的缺位 。 事实上 , 早在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便指出 , 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表达类型和发展方向 , 与沉迷网络游戏的起因和状态有高度相关性 。
从机制上说 , 电子游戏抓住了人对自我想象的向往:在虚拟现实中 , 给其真实世界无法提供的成就感 。 尤其是从未成年人的心理角度看 , 游戏提供了一种即时反馈:玩家的任何一个操作 , 都可以即时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数、等级、奖励等 。 因此 , 竞技类游戏备受孩子青睐 , 原因就在于其周期短、成效快 , 非常适合满足游戏者的功利心和虚荣心 。
从主观上说 , 通过短期电竞培训 , 可以让孩子认清现实 , 及早从缥缈的电竞职业梦中抽身 , 但从客观上讲 , 这样的“挫折教育”治标不治本 。
诚然 , 类似电竞培训这种“新游戏教育”的出现 , 让家长多了一种教育手段 , 但绝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就此高枕无忧 。 孩子沉溺于游戏 , 问题并不在游戏本身 , 而在于家长忽视、缺失 , 甚至放弃了在孩子成长关键期中的“生命在场” 。 在孩子尚小的时候 , 家长如果不能及时守护好、塑造好其心性 , 孩子生活便会被无孔不入的电子游戏所占据 。 即使没有电子游戏 , 也会以其他形式来干扰整个家庭教育 。
3
厘清电竞与游戏的“边界”
四川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主席刘叶航表示 , 电竞职业选手门槛并不低 , 需要个人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 以及至少具备中专以上文化水平 。
电竞不需要学历完全是无稽之谈 。 比如登顶世界第一的华夏英雄战队(Heroes FromChina) , 战队成员中没有人学历低于本科 , 游戏内交流一半是纯英文对话(因为不支持中文) 。
相较于传统竞技体育项目 , 电竞选手需要面临职业生涯短暂、项目更新换代快、行业发展不成熟等问题 。 如由于缺乏监管和幕后交易等原因 , 电竞博彩这座“灰色金矿”所引申出的假赛问题 , 对比赛的公正性造成严重冲击 , 青少年电竞选手可能被作为牺牲品 , 遭禁赛等于给职业生涯“判了死刑” 。 业内丑闻频频曝光时刻提醒电竞从业者:想要形成能比肩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完整生态 , 电竞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
发展电竞行业 , 不能单靠资本打造几个表面灯光璀璨的电竞之城、电竞小镇 , 还要有“红黄牌”意识 , 绝不能鼓励青少年沉迷游戏 。 比如 , 上海要求所有正式参赛选手达到18岁以上 。
【半月谈|电子游戏困扰家庭教育 电竞培训是“解药”吗?】此外 , 需要加强对电竞赛事、电竞俱乐部、电竞培训中心的规范管理 , 由当前工信、体育、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部门管理转变为由一个部门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 , 在繁荣电竞行业的同时 , 确保其健康合规可持续发展 。
推荐阅读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穿越|网文论︱Z世代网络文学写作中的主体性电子游戏逻辑
- 来袭|半月谈丨元宇宙热来袭,是风口还是风险口?
- 最新消息|科幻界的奥斯卡 雨果奖最佳电子游戏奖出炉
- 半月谈|“绿意”盎然,“芯芯”向荣:?来自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的一线观察
- 年轻人|中国年轻人夺冠EDA,半月谈:年轻的科学家们,未来可期
- 玛丽·弗拉纳根|近3米高电子游戏操纵杆创纪录
- Google|Google Assistant乱给联系人打电话 Pixel 6用户对此感到很困扰
- 手机|IDC:受芯片和供应链问题困扰 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6.7%
- 新浪数码|IDC:受芯片和供应链问题困扰 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