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年前不同 , 如今评价电视的“好坏”往往不能只从画质和音质出发 , 软硬件的实力、功能的丰富程度 , 都会因为消费者的选择而出现不同的评价 。 就像曾经的“画质之王”索尼 , 如今也不能仅凭一项画质就真成了“无冕之王” 。
更何况 , 在画质这一项上索尼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
文章图片
索尼目前主流的消费级电视普遍采用LED液晶面板 , 技术虽然成熟 , 不过除了成本低之外 , 与下一代显示技术MiniLED相比几乎劣势相当明显 , 尤其是在背光上的差异 , 可能会对画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
日前全球MiniLED技术的“头号玩家”TCL推出另一款MiniLED新品C12智屏 , 并且加入了量子点技术 , 软硬件的纸面实力与索尼同档位竞品X9500H相比也是不落下风 。 作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 这两款电视谁才能“称王”?
文章图片
让眼睛觉得舒服 , 谁才更有天赋?
《不如跳舞》里唱着:“让自己觉得舒服 , 是每个人的天赋 。 ”对于一生之中可能有90%的信息来自于双眼的人类来说 , 自然也想从电视上获得更好看的画面 , 这是毋庸置疑的 。
所以显示技术的发展 , 一直以来也都是电视行业的风向标 。 TCL C12以及索尼X9500H代表了当下最为流行的两大技术 , 前者是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MiniLED , 后者是更为普遍的LED 。 从原理上来看 , 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 不过从LED背光的效果来看 , MiniLED因为加入了更高数量级的灯珠 , 所以在亮度、对比度等方面都有更高的优势 。
文章图片
MiniLED面板在2020年迎来了爆发 , 其中TCL就占据了90%以上的MiniLED电视的销量 。 C12正是今年TCL推出的第一款MiniLED电视 , 同时还采用了QLED量子点技术 , 增强色彩显示 。
MiniLED+QLED的显示效果是否有数据显示的那样好看 , 与高端电视领域比较受欢迎的LED电视索尼X9500H相比呢?两者都有着先进的芯片性能、算法和画面调校 , 它们在显示效果上究竟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①背光分区
我们都知道OLED电视的对比度高 , 因为它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控制发光与否 。 而对于LED电视来说 , 背光分区就是控制对比度最关键的手段 , 同时也在影响着HDR的效果 。 以65英寸的MiniLED智屏TCL C12以及LED电视索尼X9500H为例 , 前者背光有160分区 , 后者仅为60分区 , 一般来说随着尺寸的增大背光分区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
分区背光的效果 , 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几张图片来观察 。
下图的展示效果应该最为明显 , TCL C12能够只做到显示十字部分 , 而索尼X9500H整个水平条形区域都亮起来了 , 这就是背光分区少的缺点 , 在应该显示黑色的地方 , 很容易 形成这种“漏光”的现象 。
文章图片
(左为TCL C12 , 右为索尼X9500H)
在演示视频中 , 一个缓缓旋转的球体被浓郁的黑暗包裹 , 大部分背光分区较少的电视就如同右侧的X9500H一般 , 将周围的黑色区域全部点亮 , MiniLED背光分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 左上角黑位并未受到影响 。
文章图片
(左为TCL C12 , 右为索尼X9500H)
X9500H这类传统LED电视因为背光分区较少 , 所以会导致对比度不够 , 图像的层次也就越少 。
②灰阶
夜景显示屏上的每一个点 , 正常情况下都是由RGB三原色来组成的 , 每一个基色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有不同的亮度级别 , 而灰阶代表的就是最暗到最亮不同层次的亮度级别 , 能分辨的层级越多 , 也就代表画面效果会更细腻 。
文章图片
(TCL C12)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
因为屏拍画面的缘故 , 所以与对比度、灰阶测试有关的画面可能都不如肉眼来得真实 。 事实上 , 在双眼实际看到的效果中 , C12的灰阶表现要比X9500H好上不少 , 尤其是在亮部的显示效果上 , X9500H会有明显的画面高光 , 并阶现象较为严重 , 而C12在亮部明显有更高的辨识度 , 具体可以参照两张对比图左下角区域的亮部效果 。
③色彩
毫无疑问 , 色彩才是一款电视显示的核心所在 , 对于一款加入了QLED量子点材料的电视来说 , C12在色彩上的效果是有保障的 , 而索尼X9500H是否也如用户评价的那样出彩呢?
整体上来看 , 表现物体的色彩风格上 , 索尼X9500H与C12之间是比较相似的 , 色彩浓郁 , 饱和度较高 。 C12有此表现并不令人意外 , QLED量子点本就是高色域的代表 , 而X9500H也算是名副其实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上均为左侧TCL C12 , 右侧索尼X9500H)
但如果仔细看细节 , 你还是能看到索尼X9500H在色彩上对比C12的一些劣势 。 非常显著的一点是 , 在黄色的表现力上略微有些偏冷 。 比如下面两张图 , 左侧C12的黄色显然更符合人们对“暖色调”的定义 , 右边索尼X9500H则是略显寡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不只是黄色 , 如果物体周遭的环境颜色变化更大一些 , 那么C12在色彩饱和度上大优势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 如在几个比较典型的食物场景 , C12都会让人更有食欲一些 , 色彩饱满也更贴近现实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虽然表现风格接近 , 但表现力却差了TCL C12一筹 。 而色彩对于电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毕竟我们很多时候要通过色彩要素来判定一副画面的好坏 , 更贴近真实、讨好眼球的画面才是真漂亮 。
④肤色
色彩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类推到肤色上 , 其实还是同样的问题 , 索尼X9500H面部肤色是偏冷的 , 甚至给人一种高光溢出的感觉 , 而TCL C12的效果就比较柔和 。
文章图片
(TCL C12)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 , 人物总是最重要的“演员” , 合格的肤色表现时刻影响着感官效果 。
⑤杜比视界
两款电视其实都支持杜比视界 , 但是这个环节索尼X9500H似乎却出现了一点问题 。 TCL C12能够正常播放并点亮杜比视界 , 但索尼X9500H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 , 不仅没有点亮杜比视界 , 而且在显示上还出现了严重变色 。
文章图片
为此我们还特意查询资料并咨询了相关人员 , 确认索尼X9500H是支持杜比视界的 , 出现这类问题或许只是个例吧 。
⑥MEMC运动补偿
MEMC运动补偿功能在高端电视上几乎是必备 , 相较于刷新率只有60Hz的电视 , 两款电视面板刷新率均为120Hz , 开启MEMC后更能够消除低场频视频带来的边缘模糊问题 。 当然 , 接下来用于展示的都是4K@60帧视频 , 并没有这类问题 。
将两款电视的MEMC均开至最高一档 , TCL C12显得比较顺滑 , 没有明显抖动和果冻效应;但索尼X9500H在开到最高档MEMC时 , 为了减轻果冻效应所以会让画面不那么顺滑 , 所以作为背景的绿叶抖动就非常明显 。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的亮部效果也不错 , 但暗部就差点意思 。
文章图片
⑧画面优化效果
通过芯片和算法实现的优化技术 , 对画面的提升也会比较明显 。 TCL C12的魅丽珑调色芯片 , 以及索尼X9500H旗舰版X1芯片在电视领域内都是非常顶级的硬件 , 但是在具体的优化效果上 , 两者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 。
在同一张屏拍画面中 , 我们截取了一处细节放大展示 , 可以看到线条部分X9500H的锯齿问题显然比C12更为严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左为TCL C12 , 右为索尼X9500H)
如果是在画面压缩较为严重的场景里 , 等高线问题也不可忽视 。 在这方面 , TCL C12的效果也要优于索尼X9500H 。
文章图片
(TCL C12)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
得益于芯片性能和算法 , TCL C12的对“问题画面”的解决力度效果更显著 。
⑨4K@120Hz输入
对主机游戏玩家来说 , 电视能否支持4K@120Hz输入与游戏体验密切相关 , 尤其是这一代的XBOX和PS5性能大涨的情况下 。 在HDMI协议标准下 , 需要HDMI2.1才能支持到4K和120Hz输入 , TCL C12有三个2.1接口 。
【碰撞|TCL C12对比索尼X9500H:旗舰级的碰撞,会有怎样绚丽的画面】
文章图片
(TCL C12)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
而索尼X9500H的HDMI 2.0接口 , 最高只能支持4K@60Hz的输入 。 所以这大概也是索尼X9500H无法成为“游戏电视”的原因之一 。
⑩输入延迟
分辨率、刷新率都是老生常谈 , 对主机玩家来说电视的另一个参数也非常值得关注:输入延迟 。 具体作用不再赘述 , 一般来说在20ms内都可以算是优秀水平 。
在1080p@60Hz以及1080p@120Hz下 , TCL C12左上白块的输入延迟分别是10.9ms和1.8ms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TCL C12)
索尼X9500H在同样参数下的表现分别是16.3ms以及7.0ms , 不能说不优秀 , 只是相对于TCL C12来说还是差了一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索尼X9500H)
小结:索尼X9500H作为过去一段时间深受用户喜欢的电视产品 , 在显示效果上确实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 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单看参数、色彩、画面细节和输入效果 , 它都当得起自己的定位 。
但人比人得死 , 货比货得扔 。 在与TCL C12的对比中 , 索尼X9500H几乎全面落于下风 , 即便是有X1旗舰版芯片加持 , 同样未能在画质领域胜过C12 , 想来还有些“凄凉” 。
好的声音 , 才能让画面更出彩
音画不分家 。
声音是电视内容的载体之一 , 画面与声音的有机组合才是电视基础的影音娱乐功能 。 沉浸感、身临其境 , 这些词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要由电视的音响系统来实现的 , 所以才会要求电视有“临场感” 。
两台电视的音响配置挺好理解 , TCL C12是安桥5单元50W的音响设计 , 背部有超大冲程4英寸低音炮 , 但设计功率上限可以达到150W , 具体会根据场景和实际播放来释放;而索尼X9500H则是用上了更少见的多声道屏幕声场技术 , 在两侧靠上的位置有声场定位扬声器 , 与底部的空间平衡扬声器组成了整个音响系统 , 至于功率暂且不明 。
文章图片
声音是个比较“玄学”的事情 , 尤其是在涉及到对比的时候 , 有人喜欢高音 , 有人喜欢浑厚的中频 , 或者是震撼的低频 , 包括每个人长期养成的听音习惯 , 不同的人或许会对两台电视的播放表现出现不同的评价 。
文章图片
我们将播放几首经典的试音歌曲 , 从个人的听感出发 , 简单地描述TCL C12与索尼X9500H听感的不同 。
先听《渡口》 。 这首歌听低频和人声 , 前者表现在前奏里的鼓点 , TCL C12低频下潜足够深、回弹速度快 , 得益于背部的无源低音炮 , 比低频简直可以把X9500H自带的音响系统“按在地上摩擦” , X9500H的低频比较平淡 , 如果说C12是敲在中国鼓上 , X9500H就像是敲在一个实心的锣上 。
文章图片
人声部分 , C12的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不错 , 与人耳距离较近 , 蔡琴的“人声”味道比较重 , 而X9500H则是数码味道更浓一些 , 人声距离较远 , 听起来有一种人声在天边的感觉 。
用《鼓诗》片段来进一步听两款电视的低频表现 。 这首曲目作为中国鼓的经典演绎 , 不仅能考验对声音的控制力 , 同时短促、有力的鼓声也可以听电视的低频下潜、力度 , 是否有发散或者浑浊 。 和《渡口》的听感类似 , 索尼X9500H的鼓声在这个环节是有一些发散的 , 而C12就能明显听出厚重感和力度感 , 并且高密度的鼓声也没有出现浑浊的情况 。
文章图片
《加州旅馆》经典的现场版(7分12秒)则是一首更加全面的试听曲目 , 声场、乐器细节、结象等等 。 在这个环节 , TCL C12有着不错的声场表现 , 能够听到现场鼓手大概的位置 , 有比较鲜明的空间感 , 结象较为清晰;索尼X9500H的问题主要在于声场是比较混乱的 , 空间感几乎没有 , 大概是屏幕声场带来的问题 。 两款电视细节都没有完全还原 , 比如沙锤的声音C12只能偶尔听到 , 但X9500H几乎没有就很令人失望了 。
文章图片
在其它曲目中 , 如《达坂城的姑娘》《流浪者之歌》等 , 人声表现依然是TCL C12略胜一筹 , 对于总是以人声播放为主的黑电来说 , 人声就意味着它的影音氛围会浓厚很多 。 而在高频、瞬态和动态等方面 , 目前来看两者相差并不大 。
社交功能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很不幸 , 索尼X9500H并没有加入摄像头 , 也就没有所谓的社交功能 。 在功能方面 , 日系产品似乎一直以来都比较“墨守成规” , 从X9500H遥控器上的“升级” , 我们也不难窥出这样的端倪 。
社交电视是国内家电厂商掀起的一股风潮 , 出发点是创造出一个多人互动的使用场景 , 而非是单纯地看电视 。 无论是视频通话、拍照还是健身 , 因为距离和空间的关系 , 它总归是更容易将以家庭为单位为的活动团体一同纳入摄像头中 。
文章图片
TCL C12提供了视频通话(包含多人会议)、拍照、AI健身以及隔空手势操作几个功能 。 前两种功能应该是摄像头的基础功能 , 着重考校它的应用效果和质量 。 从实际画面来看 , TCL C12的通话质量、稳定性 , 拍照的清晰度都可圈可点 。 包括多人会议功能 , 在办公场景中依然可以成为视频会议的首选 , 尤其是对于有类似“多部门云上协同”的企业 , 采购相同型号的设备本就是情理之中 。
文章图片
AI健身功能的出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 有多少上班族、白领是在每天清晨跟随着电视节目来练瑜伽的?客厅的大空间释放了AI健身更多的可能 , 各种大动作成为了现实 。 在健身应用中 , 下滑到“AI健身”功能一栏 , 选择“智能训练”便能进入AI健身中 , 用户按照画面提示站在指定的位置 , 随后根据电视画面进行动作 。
文章图片
与电视传统健身节目不同的是 , AI健身功能将会通过视觉识别和算法 , 与标准动作进行比对 , 对动作标准与否做出评价 , 更方便用户调整动作 。 根据结算页面的汇总数据 ,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根据动作的正确率估算消耗的热量 , 或者是根据错误动作合集进行改善 。
文章图片
隔空手势操作很新奇 , 即便是不开启该功能 , 同样可以在拍照中进行运用 , 用“V”字的胜利手势 , 就能触发拍照快门 。 开启之后 , 还可以用“嘘”禁声的手势来经营 , 伸出手掌暂停、播放节目 , 更多的可能还等待发掘 。
文章图片
社交功能于电视而言是锦上添花 , 但考虑到电视的用户群体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 , 某种意义上社交会成为维系情感的关键一环 。
内核上的差异
不可否认的是 , 环境会对人或者事物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 虽然TCL与索尼都是面向全球范围内发售产品的国际性品牌 , 但在产品的设计内核上却显然存在较大的区别 。 TCL去年全球出货量在2430万台左右 , 其中在国内有600万+的出货量 , 应该是最大的单一市场;而索尼全球出货量为880万台 , 国内市场全年数据不详 , 但上半年仅有20万台 , 全年成绩应该不太理想 。
文章图片
我们并非是要对比TCL与索尼电视的体量 , 而是不同品牌会因为自身的市场业务的重心不同 , 而有所调整 。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 很大一部分电视都采用安卓系统 , 但国内普遍会采用品牌深度订制后、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系统 , 而面向海外则是搭载更接近原生;而索尼则是更加简单、原生的安卓系统 。
这种差异在C12和X9500H上会有一个更明显的对比 。 X9500H采用的是原生安卓9.0系统 , 主要突出一个简单 , 比较好的一处升级是加入了智能语音助手 , 是来自腾讯的方案;而C12则是根据国人使用习惯来定制TV+ OS5.0 , 从UI动效、交互体验到本地化功能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 , 在经历了近10年“消费教育”后 , 最符合中国用户的本地化系统 。
文章图片
虽然也是基于安卓底层 , 不过视觉上TCL C12在多个频道以及不同节目间应用沉浸式设计 。 它主要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 , 一是在如极清、VIP等频道运用的沉浸式设计 , 它会将节目的海报放大到整个电视的大小 , 不过逻辑却并不是单纯的拉伸或者填充 , 而是在空白部分以海报内容进行展示 , 其它位置以海报相关的色块进行填充 。
文章图片
二是在常规的内容下 , 内容与背景的focus效果 。 停留在不同的节目卡片上 , 电视显示的背景色会适当地进行变化 , 变为卡片对应的色彩 , 帮助用户聚焦到对应的节目上 。 此外 , 在点开节目详情页之后 , 它也会有一个沉浸式的效果 , 应该算是前两者的效果合体 , 以海报+填充色的效果展示 。
文章图片
全新的栅格布局、更丰富的组件、自然的动效系统 , 赋予了TCL C12更便捷、贴近实际情况的实际体验 。 和索尼X9500H的原生系统放在一块 , 不免会让人想到安卓手机的定制系统和原生系统之间的区别 。 在前几年 , 定制系统的臃肿让手机用户不堪其扰 , 然而随着不断的升级和优化 , 如今定制系统的便捷性已逐步凸显 , 几乎没有国内用户再提到原生系统 , 过去曾被吹捧过“最接近原生”的某国产手机定制系统 , 如今却被吐槽“太简陋” 。
深度定制的系统在功能上往往也会更丰富一些 , 如TCL C12提供的四路投屏、云游戏、健康管理等功能 , 不一而足 。
AIoT生态 , 一个决定未来的选择
未来我们的房间会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像TCL这样的家电品牌 , 都已经给出了答案:AIoT , 简单来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能家居 。
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方案不能说已经完全落地 , 但至少在已经在向着成功演变 。 犹记得几年前 , 那时候的“智能家居”更多地还需要通过手机来进行控制 , 而如今 , 拥有远场语音的电视已经成为家居场景最好的控制设备 , 无论是控制效果还是从客厅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来看 , 电视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 。
只不过TCL C12和索尼X9500H , 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 。
文章图片
在AIoT中 , 一般需要有平台方案和产品生态两大基础 , 也是构建全屋智慧场景的两大核心 , 但索尼在这两个方面都是比较欠缺的 。 首先是产品生态 , 在国内就只有电视这类的产品(包含投影仪)处于产品生态内;二是平台方案 , 依靠腾讯小薇、小京鱼、小燕等不同的供应商解决 , 也变相地将完善AIoT生态的决定权交到了生态伙伴手中 , 到今天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 这大概跟邻国的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和思维有关 。
文章图片
所以我们将用更多的笔墨来描述TCL C12展示的全屋智慧场景和未来 。 TCL拥有比较完善的产品生态 , 因此也比较容易推进智能家居方案的升级 , 并且引入其他的生态伙伴(如小米 , 华为Hilink、涂鸦等) , 这是“体量”所带来的优势 。 在TCL的全场景生态中 , 与传统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 它的控制中枢并不是唯一的 , 可以是卧室的电视、厨房的冰箱等等 。
用户可以通过客厅/卧室的电视控制冰箱、空调、洗衣机 , 反过来这个逻辑也同样成立 , 如此一来就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互连互通闭环 , 这是完善的产品生态和平台方案带来的优势 。 电视作为全场景的“发起者”之一 , 也可以成为全屋设备的管理中心 , 查看、控制、家庭数据汇总(耗电、用水等) , 皆可由电视完成 。
文章图片
TCL旗下的的华星光电是国内Top 2的面板厂商 , 这代表TCL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更多地尝试带屏显示 , 包括冰箱、洗衣机等 , 也就意味着用户在空间上的变化 , 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家中各类设备的状态 。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 信息流转在全场景中就成为了必然 。
设想一下 , 你正在看着电视 , 画面上突然跳出来厨房的电饭煲已经做好了米饭 , 现在可以去做菜了 , 你会怎么处置正在播放的电视剧?是暂停播放 , 还是用平板电脑在厨房里继续观看?两种方式都有一定“弊端” , 但在TCL C12全场景中 , 你可以直接将电视正在播放的画面流转到厨房的冰箱屏显上 。 你可以从C12上发起 , 也可以在接收端的冰箱上进行操作 。
文章图片
包括社交功能中的视频通话 , 在路上开启的视频聊天 , 回到家中依然可以快速流转到C12上 。 随着屏显设备的增多 , 类似的无缝流转功能将进一步在全场景中得到增强 , 成为智能家居的另一大标志性场景化功能 。
用最朴素的方式去认识全场景 , 那便是可以在家中任意一处地方 , 满足用户在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 , 包括视听、社交、娱乐上的体验 , TCL C12正徐徐展开这副未来画卷 , 反观索尼X9500H才刚打好草稿 。
评测总结
画质和音质部分属于电视的硬实力 , 从电视诞生初期开始 , 这两种感官效果就一直在为我们带来足量的信息 。 只不过 , 早期电视我们没得选 , 而如今我们却有点挑花眼的意思 。 不同电视产品使用的技术、硬件和算法存在的差别 , 会让画面呈现出现较大的差别 , 这也是TCL C12与索尼X9500H对比得到的结果之一 。
文章图片
TCL C12在这两项对比结果中几乎是全面占优 , 当然索尼X9500H毕竟是一年前发布的产品 , 或许索尼现在有新的技术也未可知 。 但无可辩驳的是 , 索尼X9500H存在的部分显示瑕疵 , 却难以通过技术手段调控 , 这也是它的缺陷 。
另外 , 前面我们还提到了“环境”一词 。
软件部分的设计 , 包括UI、功能等方面 , 是要与用户习惯贴合得更加紧密 , 所以对于TCL这样一个在国内电视领域深耕多年的品牌来说 , 天然就拥有优势 。 它更容易触达消费者需求 , 更容易做出符合当前消费趋势的产品和功能 , 这也是在功能部分我们对C12做出较高评价的原因 。
而这样一款全面的TCL C12 , 难道不能将索尼X9500H比下去“称王”吗?
推荐阅读
- DevOps|“微软RD项目之领导力的碰撞”系列活动第五期——探究企业引进 DevOps 的秘密
- 全球|实现国产屏幕新突破,TCL华星独供小米12
- 长沙|“艺术”碰撞“技术” 华为云媒体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长沙召开
- 华星|TCL华星:独供小米12高精度 AMOLED 柔性屏
- 曜智|TCL:2022 年发力 75 英寸以上大屏电视,推出18 款 Mini LED产品
- 市场|电竞面板市场大变局,TCL华星为何领跑全球
- 品牌|超大屏时代已来,TCL Mini LED技术未来三年渗透超60%
- TCL|修复软件bug后 TCL 6系Google TV智能电视现已重新上架
- 彩电|TCL全球领跑?
- 产品|TCL再发力,以领先技术成为商显市场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