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送你一间房子 , 装下一段时光 。
《胡桃日记》和《小森生活》可能是我近期最关注的两款游戏 。
乍看之下你很难将这两款游戏联系在一起:一个是放置养成 , 一个是模拟经营;一个场景单一 , 一个为了建设农场得四处奔波;一个成天对着一位小姑娘 , 一个苦兮兮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
但无论是通过画风、故事 , 还是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 , 《胡桃日记》《小森生活》都向我传达了某种十分相似的内核 , 它们好像在说:来吧 , 慢下脚步到这儿坐一坐、看一看 , 有些不一样的生活在等着你呐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也许二者还存在不足 , 但我相信 , 胡桃的「日记」 , 小森的「生活」 , 正在召唤许许多多依然热爱着生活的人 , 而这部分人的精神需求 , 最终会被更多同样着眼于生活的游戏开发者看到 。
生活与日记:最平常也是最难得的日常
我承认我最初是被《小森生活》的PV吸引的 , 这支极富「吉卜力」风味的短片一下子就能抓住玩家的眼球 , 赛璐璐的画风让宫崎骏式的乡野风光扑面而来 。
而《小森生活》的开头也颇合归耕田园之道:我因为厌倦了都市生活 , 乘着电车远遁尘嚣 , 回到乡村继承奶奶留下的一处小农庄 , 从此开始喂马劈柴 , 莳花种菜——和《星露谷物语》《波西亚时光》等知名模拟经营类游戏如出一辙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乡村生活很慢 , 这里没有地铁 , 我骑着单车去买种子、采购化肥 , 为生计奔走于田间小路、森林旷野 。 繁星低垂 , 四处是虫鸣鸟唱 , 晚风拂面 , 一个人的生活清冷而又充实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乡村生活很急(换句话说有点肝) , 但一想到我种下的每颗种子将来都会成为我盘中的土豆、番茄 , 劳作便没那么累 。 生活沉甸甸的 , 如同田间的谷穗般饱满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是了 , 当一个人的生活纯粹到只拥有一处田庄 , 一方星空 , 那么他也许会和「小森」中的生活一样 , 关心粮食和蔬菜 , 了解不同鱼儿出没的季节 , 记住每道菜的烹调工序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也只有当你连一张床都要亲手制作的时候才会明白 , 人生是这么多彩 , 又是这么无奈 。 还在爱着生活的人应当明白 , 无论你在哪儿 , 生活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相比我在《小森生活》忙前忙后经营农场、扩大生产 , 《胡桃日记》则要咸鱼得多 , 甚而它的主人公胡桃也是个懒洋洋赖在被炉里涂涂鸦 , 偷吃偷吃小零嘴的少女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对这个简简单单的女生 , 我不需要操心太多 , 除了偶尔给她准备一下出门的面包、饼干、口罩 , 剩下的时间我只要戳一戳胡桃头顶上的电灯泡 , 看看少女又大开了什么脑洞 , 逛街的时候又碰上了什么「奇闻异事」 , 顺便问问她是不是考试又没合格即可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胡桃日记》颇有些《旅行青蛙》的影子 , 但与「蛙儿子」最大的不同是 , 胡桃确确实实地陪伴在你身边 , 她像个好奇宝宝 , 把各种普通却十分能引人共鸣的话抛向屏幕外的你 , 而你则在与她的互动中 , 不知不觉地浸入这段如水日常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各种对话填充在游戏里
这位邻家女孩儿的形象还异常真实:她时而为胖橘猫抢了小猫咪的食物操心 , 时而给树梢上麻雀的一家画全家福 , 时而翻着图本在被炉里酣然入睡……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胡桃的生活仿佛与喧嚣的世俗隔绝 , 她的小脑瓜里好像全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儿 , 但不知道为什么 , 我就是会被她的各种小情绪感染 , 被她带进无忧无虑的天真时光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其实你很难给《胡桃日记》和《小森生活》归类 , 硬要说的话 , 它们的确有浓浓的日式标签:比如《小森生活》的主题曲直接用了日文曲目《日が落ちるまで(直到日落)》 , 而《胡桃日记》的主人翁全名七濑胡桃 , 出自日本画师Pomu笔下的一个虚拟少女形象 。
但在我看来 , 这层「浅薄」的标签后面 , 是这两款游戏的另一层面貌:生活 。
回归生活:一个总被忽略的创作视角
游戏总是承载着人们的宏大幻想 , 但也有人对「日常生活」本身保持着关注和渴求 。
很多知名游戏厂商 , 都会时不时将目光放到田园、童年、午后、旅行等等让人心旷神怡的生活片段上 , 以此为题材开发产品 。 没有血腥厮杀、没有练级赶进度、没有博弈竞技 , 有的只是对那些日常琐碎的艺术化加工 。 时至今日 , 这样的「异类」仍被不少玩家念念不忘 。
去年在NS平台大火的《动物森友会》 , 虽说被很多玩家玩成了「上班打卡」 , 但其可爱清新的风格 , 聚焦于钓鱼种菜的玩法 , 其实拥有很强的日常感 。 与动物们同住听起来很童话 , 但在其中 , 我们能体验到鲜活生动的田园生活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从2001年N64上的第一部作品开始 , 《动物森友会》就确立了系列的统一基调 。 游戏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的时间流动 , 以细腻的「生活切片」为玩法 , 鼓励玩家去感受每一刻 , 而非达成什么成就 。 悠闲、可爱、日常的岛上生活 , 不就是我们热爱「动森」的原因吗?
而索尼与任天堂旗下的工作室 , 也都曾把创作重点放到「童年」这样的题材上 。 《我的暑假》系列和《放课后少年》 , 一个聚焦暑假生活 , 一个关注下课日常 , 都营造了极强的日常沉浸感 。
在《我的暑假》中 , 玩家回到乡间优哉游哉地度过夏日 , 终日沉迷于放风筝、斗蝈蝈、抓蝴蝶、野营、建造秘密基地 , 用心体会玩耍的每一天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而在《放课后少年》里 , 我们则沐浴在放学后太阳还未下山的金色黄昏里 , 流连于学校足球场、小公园和杂货铺 。 成年后的我们 , 能够借助游戏再次重温这些曾经的日常 , 这是种多么令人感动的体验 。
恍惚间 ,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间永远用不完的世界 , 变回了那个憧憬未来的少年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这些温馨细腻的笔触 , 让习惯了将「紧张刺激」作为主要感官反馈的玩家 , 感受到了如今在现实生活中都十分稀缺的悠闲时光 。 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 我们的生活往往并没有什么宏大叙事 , 一杯茶一本书、晒晒太阳撸撸猫 , 难道就不能是人生的主题吗?刻画日常生活的游戏 , 正是从这个角度 , 击中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还记得悠哉的暑假吗?
老实说 , 如此关注生活细节体验的游戏其实并不常见 。 模拟类的游戏很多 , 但以「悠闲日常」为主题的治愈系作品 , 在圈内却罕有热度较高的产品 。 移动平台上 , 近年来似乎也只有《旅行青蛙》等少数产品 , 引发过真正的热潮 。
但目前看来 , 这个历来由日本厂商独领风骚的小领域 , 也正在受到国内诸多团队的注意 。 除了《小森生活》《胡桃日记》 , 《晚遇》《暖洋洋之森的药师》等新品 , 已在蓄势待发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晚遇》
无论它们的玩法深度如何 , 是拥有复杂的玩法循环还是仅有简单的收集要素 , 这类游戏的创作者们 , 都在尝试借这一题材 , 去抒发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 如果说很多游戏都是在刺激玩家的感官或好胜心 , 那么这类游戏则将玩家的情感体验摆到了首位 。
我们每日都要为生计忙碌奔走 , 但游戏却使我们得到了片刻之休憩 , 让我们记起了什么才应该是生活的重心 , 这何尝不是游戏的美妙之处?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生活就是一切 , 一切为了生活
恬淡的「日记」、闲适的「生活」总能让我闻到些许是枝裕和影片的味道 。 它有点儿像《海街日记》 , 镜头细腻且人情味儿十足 , 饱含对生活的见解;又好似《步履不停》那般发出「灵魂拷问」:人生行色匆匆 , 生活步履不停 , 却为何总落后一步?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进入社会后的我们 , 或许很少再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生活是什么」这样宏大的哲学命题 。 我们被毕业、结婚、生子等「主线任务」裹挟着一路前行 , 却偏偏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抛诸脑后 。
饮食、睡眠、阅读、艺术、不起眼的爱好、不值一提的成就、阳光雨露、四季更替 , 统统都被我们划出生命价值的定义 。 似乎只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 才能为我们的人生镀上一层真金 。
但渐渐地 , 还是有些人怀念起了生活的美好 , 记起了日常的温馨 。 他们不再迷信鲜花与掌声 , 不再羞愧于将精力放到日常生活上 , 去埋首柴米油盐 。 正如无论在哪一种艺术载体上 , 我们都能看到创作者们不断致力于展现日常那纯粹的光辉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晒晒太阳 , 不好么?
回顾近年来的业界 , 我们更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 , 开始尝试将生活的不同维度 , 用不同的态度表达出来 。
《中国式家长》、《中年失业模拟器》等作品 , 是用略带戏谑讽刺的笔触 , 描写人们日常的酸甜苦辣 , 点出中国社会的共同郁结与思考;《小森生活》、《胡桃日记》等游戏 , 则用清新治愈的笔调 , 让我们看到生活细节中的美好 , 引导我们为日常而感动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但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清新小品 , 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件常被遗忘的事情——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
我们总说游戏是虚拟的 , 但这样的游戏 , 岂非就在提醒我们关注生活本身 , 提醒我们应该停下来 , 去看看我们身边的一切 。 生活题材游戏近两年引发的话题性 , 在我看来正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 它呼吁人们回到生活 , 去审视自己的存在 , 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

玩家|我也许等来了「动森」手游们
文章图片

编辑

日常就是奇迹!
我知道飞向宇宙很酷 , 明白站上领奖台很满足 , 更理解KPI达标后的振奋 , 但在这个时刻强调自我迭代、呼吁狼性的时代 , 我们其实也可以拥有一点发现生活美好的目光 , 去为内心填充一抹动人弧光 。
梭罗曾说 ,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 。
在向死而生的漫长旅程中 , 我们总要找到些什么支撑自己活下去 。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只能去苦苦追寻、埋头狂奔 , 强迫自己成为一个为目标而活的生物 。 记得《圣经》上写过:
你看天上的飞鸟 , 也不种 , 也不收 , 天父尚且看顾它们 , 你们做人的 , 为什么要忧虑明天呢 , 一天的忧虑一天担就够了 。
而我更清楚 , 世界和生活是有多层面貌组成的 。 它有浓墨重彩的一面 , 自然也有「小确幸」:我爱上班时拥挤的地铁 , 我爱周末闲暇的午后 , 我爱711便利店 , 我爱身边人的每一句鼓励 , 我爱咖啡、爱我的宠物 , 我爱还没厌倦生活的自己.....只要日子还在继续 , 我会一直把视线收在脚下 。
我不否认对「生活」的向往 , 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烦闷现实的逃离 。 因为我打心底希望能有一座院子 , 一间屋子 , 一个人在等我 。 我漫无目地收拾房间 , 拾掇盆栽与花朵 , 阳光透过纱窗洒在地板上 , 有人在桌旁笑着与我闲聊 。 时光静谧 , 岁月悠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