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作者/雪夜枫鳞
刺杀一家游戏公司的两位老总 , 这个看起来非常像《刺客信条》或者《杀手47》任务目标的事件 , 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上海 , 发生在了米哈游这家处在上升通道的公司身上 。
从上周开始 , 互联网上就有传闻显示 , 米哈游公司园区现场抓获了一名想要持刀刺杀公司两位创始人的歹徒 , 刺杀之后准备跳楼自杀 , 而诱发这名歹徒刺杀公司创始人的原因仍然是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崩坏3》兔女郎事件 。
随后 , 红星资本局向米哈游公司园区所在地的派出所进行了求证 , 派出所工作人员也表示 , 此次案件并没有对外公示 , 稍后将会有具体的警情通报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这条信息发布之后 , 大多数玩家对于此事都感到震惊 , 普通的游戏事件最终演化成为社会性事件 , 非常唏嘘 。 然而 , 少数极端的玩家依旧秉持着对于游戏公司一贯的态度 , 认为米哈游这样的公司是罪有应得 , 甚至怀疑红星的新闻是在米哈游授意之下发的 , 好让他们成为受害者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过去两年以来 , 游戏出海成为了许多游戏厂商的选择 , 国际服和国内服之间的差别开始被玩家所注意 。 这种所谓“区别对待”容易让部分极端玩家将游戏厂商正常的运营模式上升到价值观行为 , 非常规手段不断涌现 。 举报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 甚至出现了刺杀这种更加激进的行为 。
不过 , 米哈游为代表的国产游戏厂商 , 制作的剧情向氪金类手游 , 容易让玩家为自己喜爱的角色付出更多 。 这种游戏机制所引发的玩家心态的变化 , 玩家自己也是非常无奈的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此次“未完成”的刺杀行为尚属不幸之中的万幸 , 然而刺杀事件背后的核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 玩家社群间的过激言论越来越普遍 , 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 类似米哈游的刺杀事件势必还会再次发生 。
“兔女郎”事件愈演愈烈 , 运营策略诱发玩家情绪
作为这次刺杀事件的主要诱因 , 《崩坏3》兔女郎服装事件自3月底开始一直没有平息 。 尽管4月22日米哈游方面发布了一篇道歉声明 , 并下架了兔女郎相关视频 , 但刺杀事件再次把兔女郎事件拉回人们的面前 。
《崩坏3》兔女郎服装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底 , 为了庆祝开服三周年 , 《崩坏3》国际版推出了一段周年纪念限定剧情 。 根据剧情的需要 , 大部分游戏中的“傲娇”“高冷”的女武神都会换上兔女郎服装进行表演 。 原本他们进行这一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还债 , 但事件圆满解决之后 , 这些女武神依旧要进行舞蹈表演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这段剧情流出之后 , 国内《崩坏3》玩家群体中就炸开了锅 。 许多玩家都对这段剧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
一些玩家认为 , 《崩坏3》国服和外服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 兔女郎剧情其实就是媚宅的外服特供 。 这种不平等其实在《崩坏3》此前的活动中就已经出现 , 国际服与国服获得的福利不一致 , 玩家自然会积累大量的怨气 。
《崩坏3》玩家希望能够在一款游戏中被公平对待 , 但一直以来的运营策略都让玩家们感受到不公平 , 最终兔女郎剧情让这些玩家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 。
另外一些玩家的不满则是基于换上兔女郎装扮的角色本身 。 这些玩家认为 , 米哈游虽然在剧情上呈现的是这些角色不得不去表演兔女郎舞蹈 , 但各种表演的方式都还是矮化了角色 。
众所周知 , 《崩坏3》中的女武神一直都给玩家一种“高冷”和“傲娇” 。 兔女郎装扮在这部分玩家的眼中 , 与之前的形象产生了巨大冲突 , 是一种OOC行为 。 尤其是一些玩家对于游戏角色投注了大量感情 , 最终产生的落差感让玩家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 因此产生了如此之大的不满 。
刺杀事件发生之前 , 米哈游办公大楼已经出现了玩家悬挂标语的事件 。 这些标语着重提及了米哈游赚国内的钱为外国人制作火辣视频等带有民族情绪的话语 , 直接引爆了各大游戏论坛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反对声音愈演愈烈之后 , 4月22日米哈游发布了道歉声明 。 声明中 , 米哈游承认在监修过程中对于部分女武神的角色设定把握不当 , 内容质量的要求也不严格 , 伤害到了玩家的心情 。 米哈游已经把本次事件中境外平台的宣传视频进行了下架处理 , 剩余内容还在继续跟进 。
然而 , 这种反对米哈游的情绪还是没有平息 , 极端玩家认为如此缓慢的处理措施只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处理办法 , 米哈游整天想着掏玩家的钱 , 为此策划乃至公司高层 , 不顾玩家感受 , 甚至不顾自己的国家立场 , 这样的公司即便出现了刺杀事件也有可能是转移视线的烟雾弹 。
纵观兔女郎事件 , 问题的核心只有两个 , 那就是出海游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 如何解决国际服与国内服游戏活动差异过大所引发的民族情绪问题?极端游戏粉丝情绪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 游戏公司应该如何控制逐渐失控的游戏粉圈 。
“不公正待遇”滋生极端粉丝 , 反击措施层层加码
正像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 ,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极端玩家出现 , 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所谓的“不公平待遇” 。 出海游戏的不断增多 , 让这种国际服与国内服之间的“不公平待遇”上升成为民族情绪 。
这种情绪的上升让游戏公司非常头疼 。 预言家游报曾经与多家游戏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 他们对于这种“上纲上线”也非常无奈 。 这些工作人员也向预言家游报解释 , 国内服和国际服的运营策略不同非常正常 , 两者上线的时间本来就有先后 , 文化背景上差异明显 , 自然会提供不同的福利 , 非常容易被玩家解读为海外服才是“亲妈服”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玩家体会到的“不公正待遇”不仅仅是内外有别 , 还包括了不同角色的强度差异和立绘用心程度上的区分 。 这种声音的出现 , 更多是由国产手游课金抽卡的机制所决定的 。
事实上 , 国内推出的主流剧情向抽卡游戏 , 极易引发玩家对于角色超乎寻常的爱 。 一方面 , 玩家为这些角色付出了真金白银 , 不知道要花几个648元才能抽到 。 另一方面 , 游戏的剧情也会让玩家对角色更有代入感 , 玩家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消费者和商品 , “老婆”和“老公”的称呼并非戏言 。
玩家与角色愈发紧密的情况下 , 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异更容易被玩家所注意 。 尤其是玩家在游戏中有了阵营之后 , 比较的频次也会直线上升 。
上述两种所谓的“不公平待遇” , 直接导致了游戏社群中极端粉丝的数量不断攀升 。 这些极端粉丝并非一开始就会做出刺杀游戏制作者一样极端的事情 , 他们表达极端声音的方式也是渐进式的 。
最早出现的还是类似于大字报式的转发抽奖 。 前段时间 , 《明日方舟》异客的强度问题引发的部分玩家的不满 , 微博上就充斥着大量转发抽奖微博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这些转发抽奖微博不仅会采用长文罗列事实 , 还会用红底白字的宣传口号来引起其他玩家的注意 。 这类转发抽奖式的发声也是让官方非常头疼的事情 。
如果这种大字报式的抽奖微博没有引起官方的重视 , 极端粉丝们还会考虑采取举报的方式 。 部分游戏通常有着所谓“擦边球”的立绘 , 最终还是为了服务玩家 。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 当一些玩家认为他所喜爱的角色福利不如其他角色时 , 他们同样会采取举报游戏的方式 , 并最终迫使游戏进行整改 。
当举报也无法满足极端粉丝的时候 , 他们会选择到线下张贴横幅表达自己的不满 。 除了前文提到的米哈游大楼的横幅之外 , 《恋与制作人》同样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 李泽言上线了一张Kiss的卡片 , 直接导致其他男性角色粉丝在CP22漫展现场张贴辱骂李泽言的横幅 , 并向路人发放传单诉说叠纸的不公正待遇 。

玩家|刺杀游戏家:一件兔女郎服装引发的米哈游未遂血案
文章图片

最终 , 极端情绪的滋生和游戏本身机制的推动 , 导致了事情向进一步失控的方向发展 。 米哈游的刺杀事件让整个游戏产业意识到 , 京都动画的惨剧是完全有可能发生在国内的 。
“一方面 , 我非常反对这种把虚拟世界里的爱恨带到现实 , 用举报等方式攻击纸片人甚至整个游戏的行为 。 但另一方面 , 氪金玩家对角色畸形的爱和比较欲会蔓延开来 , 不得不承认与官方部分逼氪催氪行为有关 。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 。 ”游戏玩家阿炳说 。
显然 ,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 剧情向抽卡游戏还将持续面临这一问题 。 游戏公司来说 , 在敏感问题上更为重视运营逻辑 , 不授人以柄 , 同时进一步规范玩家社群 , 和玩家之间进行良性的沟通 , 并把一些舆论上的危机在早期妥善解决 , 或许是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