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百济神州
“做这一类头对头试验 , 不光得有勇气 , 真的要有过硬的药物才敢做这个事情 。 ”在4月29日下午举办的百济神州(NASQ:BGNE;06160.HK)ALPINE头对头研究中期分析数据线上媒体分享会上 ,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表达了上述观点 。
汪来所说的“头对头试验”是非安慰剂对照的试验 , 是将临床上已经使用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作为对照进行的临床试验 , 可看作是两种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的直接单挑 。
近日 , 百济神州宣布旗下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用于治疗成年复发或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ALPINE 3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中获得积极结果 。
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都属于肿瘤药中的BTK抑制剂 , 泽布替尼是首个国产BTK抑制剂 , 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 , 是首个出海的本土抗癌新药 , 而伊布替尼则由全球知名药企强生和艾伯维合作 , 是全球首个BTK抑制剂 , 2013年已经在美国获批 , 2020年更是创下全球销售额94.42亿美元的成绩 。
泽布替尼头对头伊布替尼的ALPINE研究于2018年底启动 。 汪来回忆:“当时我们觉得手上有一个‘同类最佳’的药物 , 而对同类最佳的药物最好的验证方法 , 就是做头对头的试验” , 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百济神州来说 , 需要很大的勇气 , 一个直接风险是 , 极有可能过程花费巨大 , 最终却面临失败 。
汪来介绍 , 做头对头试验需要买对方的药 , 伊布替尼当时在美国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费用大约在12万美元/年 , 且300名使用伊布替尼的患者需要用药几年 , 买药的费用加上临床本身的费用十分巨大 。
“做这一类头对头试验 , 不光得有勇气 , 真的要有过硬的药物才敢做这个事情 。 ”汪来认为 , 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药企敢于做这种头对头的挑战 , 但是目前来看 , 依然存在很多困难 。
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是百济神州旗下的另一款重磅创新药 , 对于未来是否有考虑做类似的头对头试验 , 汪来表示 , 目前 , 替雷利珠单抗还没有开展头对头试验 , 但的确已经展开了一个对照研究 , 对照组是另一款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药) , “这个试验设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替雷利珠单抗头对头对照K药 , 但是会产生这个数据 , 进行两个PD-1之间的比较 。 ”
泽布替尼所在的BTK抑制剂也称得上是赛道拥挤 , 从公开资料来看 , 目前全球有5款BTK抑制剂上市 , 中国已上市的有3款 , 包括艾伯维和强生的伊布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和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 , 其中前两个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此外 , 恒瑞医药、迪哲医药、导明医药等也有BTK抑制剂的研发布局 。
回看百济神州的另外一个已商业化的产品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 , 竞争更大 。 产品处在拥挤的赛道是巧合 , 还是公司的某种考量?汪来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百济神州成立之初 , 公司选择靶点是在临床上已经有概念验证数据、临床上有认证的一些靶点 , 其中在BTK和PD-1的靶点数据上 , 更早先做出来的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足 , 也看到做出更优的药物 , 也就是best-in-class(同类最优)药物的机会 。
汪来还提到:“现在百济神州的管线中已经有越来越多同类最优产品 , 也有first-in-class(首创药)潜力的产品 , 未来百济神州更多的聚焦点会放在能够有首创药机会的领域和药物的开发上 。 ”
【同类|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做头对头试验需要勇气,更需过硬的药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电子商务|国产创新药明星百济神州上市首日:开盘破发,一度跌19.51%
- 恐惧情绪|恐惧也分不同类型 它们的“制造”原理有何差异
- 产业化|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不同类型的科技公司要加强互动,实现数字产业化
- 冠中和|神州细胞:控股子公司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 RdRp|义翘神州:公司一直持续关注新冠研究进展,并持续开发各种相关生物试剂,目前已研发获得重组3CL蛋白酶试剂以及RdRp,PLpro,NSP7,NSP8等多种小分子药
- 成功|文都考研政治:神州十三号成功发射,航空航天热门考点汇总
- 中国|神州十三号出征在即!来自成都的叶光富入选“太空出差三人组”
- 康内|集成灶十大品牌-康内集成灶不同类型的测评,看看你适合哪一种?
- 通讯|神州泰岳:智慧线从底层协议栈、操作系统、关键工艺与材料、关键电路、平台、算法等都是公司自主研发
- 神州|一张图解带你了解“把航天员送回地球需要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