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副处长送外卖赚41元,逐单处罚下奔跑的骑手们,真能月入过万?
文/陈畅 冒诗阳
编辑/杨洁
近日 , 北京卫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 , 讲述了北京人社局副处长王林变身“外卖小哥” , 送了一天外卖的故事 , 话题太火 , 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
在这一天时间里 , 王林副处长体验了接单、取餐、骑电动车赶路……12个小时内 , 他完成了5单送餐 , 赚到了41元 , 平均一小时挣不到三块钱 。 其中有一单 , 他跑了将近一个小时 , 只挣到了6块6毛钱 。 王副处长说:“送晚了要扣60% 。 ”
一天过去了 , 王副处长沮丧地坐在路旁说:“别拍了 。 真的太不容易了 , 我觉得很委屈 。 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 , 就挣这么点钱 , 离我的100元钱的目标差那么多 。 ”
一直以来 , 江湖上都有着“外卖小哥月入过万”的传说 。 这样的外卖员确实存在 , 但与王副处长12小时完成5个订单相比 , 他们获得收入的背后 , 付出的是超常的体力支出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 这个群体日夜奔跑在各个城市的角落 , 迟到被罚款、越是极端天气越想接更多的单 。
也正是他们 , 和无数外卖下单者 , 一起支撑起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利润 。
美团与饿了么在4月29日 , 相继做出正式回应 , 明确表示已逐步取消对骑士的逐单处罚 , 并将继续努力提升骑士体验 , 最近一次的骑士App也已做出相关升级 。
抢单、处罚 , 一天12个小时的奔跑
文章图片
图1/3
外卖小哥这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 , 对大多数人而言 , 亲切而又神秘 。 去年6月新冠确诊病例中 , 有一位47岁的送餐员 , 他为了养家糊口 , 每天能接50单 , 从早上七点工作到晚上九点钟 , 每晚他还要接特殊的最后一单 , 就是和下班的妻子一起回家 。 对他的流调内容也迅速传遍网络 , 让外界得以一窥外卖骑手的生存真相 。
艾瑞咨询显示 , 2019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超6500亿元 , 覆盖近5亿消费者 。 据央视财经报道 , 为了服务这些无时无刻不在下单的食客 , 2019年中国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 。 这700万名外卖小哥里 , 有多少人能做到月入过万?
【AI财经社|副处长送外卖赚41元,逐单处罚下奔跑的骑手们,真能月入过万?】“我每天差不多要跑到12个小时以上 , 有时候能跑到15个小时 。 ”北京朝阳区的一位美团外卖骑手高师傅告诉AI财经社 , 他做骑手已两年多 , 这份工作他可以实现月入过万元 , 唯一的问题是“起早贪黑 , 累的像狗 , 被人骂也得赔笑脸 。 ”
对于王副处长送外卖的体验 , 高师傅认为 , 他的速度“太慢了 , 但新人经常这样” 。 要在外卖行业跑单挣钱 , 得需要经验支撑 。 比如同时接多单、相近区域的一起送;在一家店等餐时发现出餐慢 , 要快速反应 , 赶紧先去取其他单等等 。 此外 , 对道路、小区的熟悉度 , 知道哪些写字楼不能上楼需要提前电话联系顾客 , 知道哪些商家出餐慢 , 这些经验都决定了一个外卖骑手能挣多少钱 。
“新人来跑 , 可以先做专送(全职) , 跑一个月学习一下 , 后面再转众包 , 收入会高一些 。 ” 高师傅说 。
AI财经社了解到 , 目前外卖骑手分为“专送”和“众包”两种 , 前者是全职 , 后者是兼职 。 两者差别体现在收入计算方式和管理制度上 。 在日常收入上 , 以北京为例 , 全职骑手每月送餐800单以内 , 按8元每单结算工资 , 超过800单的部分按8.5元每单结算 , 工资月结 , 优势是相对稳定;众包骑手每单价格不固定 , 可选择的订单往往配送难度高一些 , 好处是收入高 , 一单经常能挣13元以上 , 工资日结 。
“北京跑单收入要高一些 。 ”高师傅在郑州送过外卖 , 一单只能拿到4元钱 。 他表示 , 众包骑手的时间自由 , “在手机上点一下就可以开始接单” , 但相比于全职 , 订单的量不一定那么多 , 经常接到的是“不好跑的单” 。
然而 , 高师傅所说的“自由” , 对于将外卖配送作为职业的人来说 , 实际是一种幻象 。
“说是兼职 , 但实际上我们都是要靠跑单‘吃饭’的 。 ”27岁的美团骑手李明(化名)告诉AI财经社 ,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 你可以今天不想跑就不跑 , 但不跑就没有收入 。 ”
如果仅将送外卖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 无论是众包还是专送 , 都需投入巨大的体力 , 此外 , 还要面对平台的处罚 。 “客户一投诉 , 平台罚钱还不说 , 有时候还会在高峰时段限制你接单 。 ”李明告诉AI财经社 , 不久前 , 他因为一个订单没有送进写字楼 , 遭到了客户投诉 , “扣了我14块钱 , 第二天高峰时段还接不到单 。 ”这么一来一去 , 李明认为自己因为这个投诉就少挣了上百元的收入 。
比处罚更让李明感到不满的是 , 他认为平台并不重视骑手的声音 。 “写字楼因为疫情管控不允许我们进去 , 所以才没有送达顾客手中 。 客户投诉完处罚就下来了 , 平台可不可以问问我们 , 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明介绍说 , 现在美团众包中推出了“乐跑” 。 如果成为乐跑骑手 , 每月有一定的抵扣券 , 可以抵消平台的处罚 。
上述外卖小哥只是缩影 。 有媒体做过统计 , 外卖骑手中近7成的人年龄低于35岁 , 九成以上为男性;平均一位骑手每天要工作8小时、待命12个小时、配送48单 。
外卖骑手们跑的单要比王副处长更多 , 但这也是个压力巨大、变相吃“青春饭”的职业 。
配送费涨了 , 但钱不属于外卖小哥
文章图片
图2/3
度过去年疫情期之后 , 却有很多身处北京、安徽、广州、上海等地的消费者表示 , 他们的“外卖自由”消失了 。 一份线上调研资料显示 , 有68%的消费者觉得“外卖变得更贵” 。
外卖为什么变贵了?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 , 补贴没了 。
早期的外卖平台和网约车平台一样 , 用大量补贴吸引消费者和商家入驻 , 包括满减红包、返现红包、新用户优惠立减等 。 据有关媒体报道 , 在2015年左右美团外卖烧钱每月高达2亿元 , 外卖平台每单亏损七八元是常态 。
2019年 , 随着饿了么王磊一句“未来不会再有疯狂的补贴大战” , 外卖行业的补贴战告一段落 。 这一年 , 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发布报告数据显示 , 美团外卖、饿了么已包揽了外卖市场超过95%的市场份额 , 其中美团外卖、饿了么、饿了么星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4.1%、25%和8.7% 。
补贴停止后 , 平台也开启了涨价模式 。 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点评发布公告称 , 本季度总营收为167.5亿元 , 与去年同期的191.7亿元相比下降12.6%;经营亏损17.2亿元 , 同比扩大;经调整净亏损为2.2亿元 , 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值又变回了负值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美团外卖每笔订单的平均价值出现了14.4%的增长 , 这意味着 , 外卖涨价了 。
配送费的上涨 , 也是外卖变贵的一大原因 。 而这又牵涉到外卖平台对用户大数据“杀熟”的问题 。 去年12月 , “漂移神父”在《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一文中曝出 , 自己常光顾的驴肉火烧店 , 在同一时间段 , 开通美团外卖会员的账号与没有开通外卖会员的账号 , 配送费显示不同 , 分别为6元与2元 , 会员账号配送费显示贵出4元 。
美团外卖据此对外发表公开回应称: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 , 是因为定位缓存造成预估不准 。 “美团的解释我并不认同 。 ”漂移神父当时向AI财经社表示 , 第一次可以说是地址有问题 , 但第二次他点单的地址明明是一样的 , 因此他不认同美团的回应 。
实际上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 诸多分析都把矛头指向了幕后逻辑:这背后是外卖总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 外卖平台们急于盈利使然 。
一位外卖骑手应证了这一说法:“外卖的配送费是由平台收走的 , 多支付的费用并不能进到骑手的口袋 。 ”
据AI财经社了解 , 不久前美团推出了新的配送费计算方案 , 开始实行“3公里起步 , 每增加一定配送距离 , 就需要多支付相应费用” 。 以上海为例 , 在美团的方案中 , 0-3公里的配送费为3.15元 , 3-4公里中每增加0.1公里加收0.3元配送费 , 4公里以上每增加0.1公里加收0.25元 。 配送费最高的可占订单实付金额的50% 。
“美团给我们的配送费是按直线距离计算的 , 但和商家收的配送费 , 是按导航距离计算的 。 ”一位骑手告诉AI财经社 ,按照新的规则 , 商家可能要支付更多的配送费 , 但这笔钱不会进入骑手的口袋 。
骑手收入相对没有增加 , 配送费上涨反而还引起了不少用户的质疑 , 将不满情绪宣泄到鸡毛蒜皮的投诉上 , 让不少外卖小哥头疼不已 。
外卖骑手需要福利
文章图片
图3/3
外卖骑手分为全职和“众包” ,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一位美团外卖朝阳区某站点的负责人向AI财经社介绍说 , 即便是全职骑手 , 也只能跟劳务公司签电子合同 , 无论是全职还是众包 , 都不缴纳五险一金 。
“每天从工资里扣3块钱作为保险费 , 没有其他保障了 。 ”一位众包骑手介绍说 。 但对于保险“保”了什么 , 他也并不清楚 , 而对于平台向骑手提供的心理咨询热线 , 他说自己“不了解”也“不会打” 。
事实上 , 无论是全职还是众包 , 外卖平台对骑手的审核、监管还都非常简陋 。 “有身份证、健康证 , 再准备一张银行卡 , 明天就可以开始工作 。 ”前述站点负责人告诉AI财经社 , 做全职骑手需要现场面试 , 但内容是“给你讲一下工作性质跟工资” , “你同意工作 , 我给你做个简单培训 , 就能上岗 。 ”
去年9月 , 一篇《外卖骑手 , 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引发舆论关注 , 把外卖小哥受困于算法导致的安全问题推上舆论峰顶 。 文中提到 , 2017年上半年 , 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 。 同年 , 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 。 2018年 , 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 , 事故196件 , 伤亡155人次 , 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 。 2018年9月 , 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 , 美团占一半 , 饿了么排第二 。
外卖骑手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同 , 但对于外卖平台而言 , 在骑手招募时 , 如何担负起对他们的安全和福利进行保障的责任 , 就变得尤为重要 。
美团在随后一季的财报中特意用了较大篇幅强调对骑手的保障 。 美团表示:“我们会在业务增长的情况下继续更好地了解骑手的需求 。 ”具体措施包括:升级智能调度配送系统 , 在配送时间和任务分配上为骑手提供更多弹性 , 开发能够保护骑手安全的算法及技术等 。
然而 , 平台究竟为骑手们提供了哪些保护 , 多数骑手现在还很难说清 。 李明告诉AI财经社 , 为了拿到更高的收入 , 他经常在深夜配送 , “很多路段没有路灯 , 有时候摔了车 , 只要伤口不大 , 我们都是就这么等着它自己长好 。 ”
餐饮外卖平台们 , 在靠着外卖业务不断创造盈利 。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 , 公司全年营收1148亿元人民币 , 创历史新高;净利润高达47.07亿元 , 实现了110.5%的翻倍增长 。 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餐饮外卖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美团的年度餐饮外卖收入达到663亿元 , 同比增长20% , 净利润达到28亿元 , 同比翻了一倍 。 外卖贡献了美团总营收近58% 。 据AI财经社统计 , 在2017-2019年 , 外卖为美团的贡献同样高达62%、58%、56% 。
外卖平台们也在考虑如何更好地盈利和提高送外卖的科技含量 。
根据天眼查显示 , 美团已经申请了“美团无人机”等多个商标 , 并拟募集资金约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亿元) , 主要用于无人配送方面的技术创新 。
在未来三年内 , 美团无人配送的范围还将扩大到上海、深圳等城市 , 在美团外卖、买菜、闪购等多个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 , 除无人机外 , 预计会在三年内落地上万台无人配送车 , 实现多场景、全天候、多城市的片区规模化配送体系 。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 , 在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为470万 , 美团支付骑手的配送费高达486.9亿 , 占外卖佣金收入的83% 。 当无人配送技术成熟 , 对于美团来说 , 也节省了很大一笔成本支出 。
但外卖小哥们自己的饭碗 , 还能在“无人”浪潮下保持多久?
推荐阅读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Top10|2021年财富增长最快十大富豪:马斯克增加1098亿美元居首
- 销售额|【行情】OPPOFindN折叠屏首销战报出炉 7699起新任理财产品?
- 人物|马斯克称未采取避税手段,财富是“完全透明的”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Microsoft|微软成为雅虎财经2021年年度最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