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ker|“旅行者1号”发现宇宙“嗡嗡声”

“旅行者1号”是美国宇航局(NASA)44年前发射的两艘探测器之一 , 现在仍在工作 。 它是太空中最远的人造物 , 依然向无限远方飞行 。
很久之前 , “旅行者1号”就飞过太阳系边缘 , 穿过太阳系与星际空间的边界 , 进入星际介质 。 现在 ,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 , “旅行者1号”的仪器已经探测到星际气体的持续“嗡嗡声”(等离子体波) 。 相关成果5月10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
【Ocker|“旅行者1号”发现宇宙“嗡嗡声”】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博士生Stella Koch Ocker检查了140亿英里以外缓慢发回的数据后 , 发现了这种嗡嗡声 。 “它非常微弱和单调 , 因为频率带宽很窄 。 ”Ocker说 , “我们正在探测星际气体发出的微弱、持续的嗡嗡声 。 ”
Ocker表示 , 这项工作让科学家了解了星际介质如何与太阳风相互作用 , 以及太阳系日球层这一保护罩是如何被星际环境塑造和改变的 。
继1979年飞过木星、1980年飞过土星后 , 2012年8月“旅行者1号”以3.8万英里/小时的速度穿越了日球层顶 。 在进入星际介质后 , “旅行者1号”的等离子体波系统探测到了气体中的扰动——太阳依然在施展它的影响力 。 除去这些扰动信号 , 星际气体本身也在产生一种微弱而持续的信号 。
Ocker认为星际气体中的低水平活动比科学家先前认为的要多 ,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追踪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 。 康奈尔大学的Shami Chatterjee解释了持续追踪星际空间密度的重要性 。 “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评估它 。 而现在 , 我们再也不需要通过与太阳有关的偶发事件来测量星际等离子体 。 ”Chatterjee说 , “‘旅行者1号’正在穿越星际空间 , 并随时发回细节 。 ”
“旅行者1号”拥有近70千字节的计算机内存 , 在任务开始时 , 数据传输速率为21千比特/秒 。 现在由于140亿英里的距离 , 通信速率已经降至160比特/秒 。 (文乐乐)
[责任编辑: 张梦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