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科院直面科研人员最不满意的10件事

◎采访人员 王延斌 通 讯 员 李才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科技体制改革闯入“深水区” ,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是决定闯关成功的重中之重 。 而改革效果好不好 , 职工群众无疑最有发言权 。  
5月11日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参加了一场特别的会议 。 其特别之处在于主办方鼓励自家职工“自揭家丑” , 并指定部门限期整改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这一“自我革命” , 某种程度上又一次充当了国内科研院所的“先行者” 。  
【|山东省农科院直面科研人员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这次会议名为山东省农科院“职工最不满意的10件事”公开交办会议 。 会上 , 职工评议团成员亲手将“职工最不满意的10件事”交办书交到相关责任部门手中 , 责任部门负责人分别就交办事项作表态发言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次会议是该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  
据介绍 , 自4月13日 , 山东省农科院面向全院广大职工征集最不满意的10件事 。 截至4月20日 , 共收到不署名意见表1199份 , 涉及25个大类196条具体意见 。 按照“最关心最集中最直接最现实”原则 , 最终确定了职称评定不科学、财务改革落实不到位、信息化系统水平低、学科及团队建设改革进展缓慢、科研要素保障不力、学术氛围不浓厚等职工最不满意的10件事 , 涵盖了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研条件平台管理使用、科研管理服务和生活条件及环境等方面 , 反映了广大科研人员“急难愁盼”问题 , 也是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梗阻”问题的集中体现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本次“职工最不满意的10件事”公开交办会议 , 背后的看点是“问题由职工提出、事项由职工交办、过程由职工监督、效果由职工评价” , 以后还要形成常态化 。  
为督促落实 , 职工评议团将每2个月对整改工作进行调度和评价 , 由职工代表现场打分 , 并在全院通报 。 而职工评议团成员则由科研一线代表和普通管理人员组成 , 负责对“职工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行交办、测评、督办、评价、考核等 。  
山东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 开展此类活动 , 切实解决好广大职工“急难愁盼”具体问题 , 有利于全院科研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 促进科研人员“宜居、乐业” , 提高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 ,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