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采访人员董晓妍 “引力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说引力不是力 , 而是一个几何 , ……”5月15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礼堂 , 向在座的130多位高一学生做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引力物理科普讲座 。
文章图片
罗俊院士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做引力物理科普讲座 。
他从牛顿讲到爱因斯坦 ,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引力科学发展历史和故事 , 打开了关于万有引力研究的“神秘时空” , 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了引力物理的科学种子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 , 其前身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长春市第三中学和松北五省联中 , 是全国知名的中学 , 每年为各大知名学府输送大量的优秀学生 。
文章图片
罗俊院士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做引力物理科普讲座 。
罗俊院士的科普报告 , 以历史时间为顺序 , 按照人类对引力逐步深入认识的物理思想变革和演化为主线 , 介绍引力科学发展的简史 。 他从哥白尼时代对引力的认识开始 , 讲述了牛顿之前的科学家所从事的引力研究历史;而到牛顿 ,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作出了自己的伟大贡献 ,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进行应用;罗俊由从牛顿引力的局限性引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 , 一直到引力波被人类实验装置检验到而被证实其真实存在 , 最后介绍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以及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方案——天琴计划 。 作为天琴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 罗俊向同学们介绍了天琴计划的方案以及最新进展情况 。
天琴计划于2014年3月由罗俊院士正式提出 , 上个世纪90年代罗俊团队就开始积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相关关键技术 。 天琴计划制定了“0123”技术路线图 , 在关键技术上探索出“沿途下蛋”的基础科研创新模式 , 不断取得新进展 , 有助于推进引力波天文学、宇宙学以及基础物理等方面的实验探测研究 。 目前 , “0”“1”已经完成 , “2”目前关键技术的地面验证全部完成 。
来自东北师大附中高一十八班的学生齐一安是一位物理迷 , 他向罗俊院士提问道:“天琴计划在空间测引力波 , 为什么要用三颗卫星 , 并且是等边三角形?”罗俊从引力波的特性为学生进行了科普解释 , “引力波引起空间的变化是一边拉伸、另一边压缩的特性 , 等边三角形就可以有了一个参考 , 来确定某个方向的距离变化是引力波引起的改变 , 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改变 。 ”罗俊说 。
齐一安说 , 从今天罗院士的讲座中收获非常多 , 他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 尤其是介绍了这个领域科学界最前沿的进展 , 让他对这个领域更加着迷 。
据介绍 , 罗俊院士此次科普讲座是中山大学“名师进中学”系列活动之一 。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具有百年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 近年来 ,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办学理念 , 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 , 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广州、珠海、深圳三个大湾区核心城市办学 , 已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 , 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 。
据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 , 从今年开始 , 中山大学进行了招生改革 , 实行大类招生 , 并且所有大一新生都将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 , 努力让每一个中大学子有机会感受康乐园百年文化底蕴 。
【讲座|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走进这所中学,开讲引力科学发展史】图源:通讯员供图
推荐阅读
- 方面|瞭望 | 《瞭望》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如何让量子科技创新链人才辈出?
- 未来|三色讲堂系列讲座首期活动昨举行
- 大学校长|科学家用鸵鸟蛋抗体开发新冠口罩
- IT之家|苹果:全新Tech Talks讲座与Office Hour现已公布
- 秦创|“2021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成功举办
- 大学校长|中德数字孪生柏林测试中心(工业4.0合作平台)圆满落成
- 人物|北大保安现在是职校校长 网友直呼励志:读书改变命运
- 讲座|北京大学和它抖音上的430万旁听生
- 人物|中山大学硕士长沙开摩的走红网络 曾是英语培训机构校长
- 国际合作中心|科技前沿知识讲座全程高能 2021年度《亦庄学院》又上新啦!